APP下载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教学方式探究

2020-09-15丁洁

决策探索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学前教育

丁洁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教学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高校与幼儿园进行改革的选择。这种“园校合作”的渗透式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高校教育与实践相分离的情况,已经成为了当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本文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教学方式探究为切入点,提出了更好促进“园校合作”式人才培养的方案,旨在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园校合作;学前教育;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开始越发注重孩子的学前教育。许多家长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因此,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往往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而轻视实践的作用。在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常常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适应才能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之间的过渡,造成了社会与学校之间人才供应的短缺,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自身的发展。以高校和幼儿园合作为基础的培养模式能够保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学开始就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发展现状

学前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学生将在这个阶段完成自己的智力启蒙与知识启蒙,甚至学前教育将会影响人的一生,足见学前教育在人的教育生涯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也仅仅是步入21世纪以后的事情,学前教育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相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这与学校的培养有关,因此,要解决目前学前教育的困境,首先就要从学前教育专业入手。

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作用是许多高校存在的问题。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直接面临的就是学龄前儿童,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够保证启蒙教育的质量。但是,从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专业教学情况看,大多数院校实践教学往往都流于表面,缺乏实际意义。相当一部分院校仅是对行将毕业的学生展开实践教学,无法让学生的理论及时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很难在短期内达到专业素养的提升。很多院校的实践教学仅仅是让学生在幼儿园中扮演保育员的角色,无法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幼儿园教师的实际工作,这也就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适应幼师职业的情况。

随着全面二胎政策的开放,我国人口增长迎来了另一个高峰。数量迅速增加的新生儿群体使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这些幼儿园招募到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相关从业素养普遍不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目前学前教育阶段相关师资力量的缺乏。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的意义

(一)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意义

缺乏实践是目前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困境。由于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素养成为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在未来激烈社会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但是,专业素养往往又无法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来培养。因此,开展幼儿园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合作成为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素养的绝佳机会。学生可以在与幼儿园教师的接触中,及早地了解到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可以更好地将自己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二)对幼儿园的意义

当今幼儿园大多为民办,专业人才缺乏、教师专业素养偏低的问题普遍存在。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合作,可以让幼儿园教师更多地接触到专业理论知识,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在实际办学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随着幼儿园数量的迅速增加,竞争也在加剧。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幼儿园的办学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通过开展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合作,能够改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让理论更好地指导教学,从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促进幼儿园综合办学能力的提升。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方式

(一)改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传统实习模式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只有行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才开展实习,时间非常仓促,并且距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已经有一段时间,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园校合作”就是要改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传统实习模式,把幼儿园当作高校的实践教学场所,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幼儿园中接触实际学前教育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理論,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促进幼儿园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

幼儿园方面应积极地引导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高校教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让幼儿园教师能够更好地总结工作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丰富的经验和完备的理论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园办学,高质量教学的幼儿园又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园,这样又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开展新型师生合作

开展新型师生合作主要是通过加强高校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幼儿园教师进行“师徒配对”,通过一对多的模式,让一定数量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做幼儿园教师的副手,以参加实际工作的形式来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师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交流,达到二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只有不断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幼儿园教师师资水平,才能够共同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的培养模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双赢,对于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常亮.学前教育专业驻市高校与幼儿园园校合作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2]陆晓燕.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2015(12):72-73.

[3]张楠.浅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4):240-241.

[4]杨春菊.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000(011):217-218.

[5]孟秀凤.浅析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10(028):102.

[6]龙有成,范燕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反思与改革策略[J].戏剧之家,2015,000(009):224-225.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学前教育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