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山东某地居民心理状况调查研究
2020-09-15冯玉韬贺心秀孟腾腾刘赟赟
冯玉韬 贺心秀 冯 冰 孟腾腾 钟 海 刘赟赟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患者[1],疫情在短期内迅速蔓延,截至目前已有27个以上的国家发现了此类病例,已对社会的有序运行和民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2,3]。随着多个城市NCP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不断增加,少数城市封城、交通运输停运、企业停产停工, 加之一些媒体的不实报道,朋友圈等网络平台谣言的传播等,人们的恐慌心理不断加剧, 导致出现囤积口罩、抢购“双黄连”等医疗用品的行为。这些表现从心理学上看来,都是大众心理恐慌的表现。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可以引起对疫情的重视,采取科学良好的心态自我保护,而过度的紧张则可能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4]。例如:紧张焦虑、强迫洗手、反复关门窗等,甚至一些人开始出现焦虑、恐惧以及睡眠障碍等严重的应激反应[5]。早在2003年我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期间,就有大量研究揭示了我国居民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变化[6,7]。如徐永芳等[8]于2003年对南宁市的部分居民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SARS流行期间,人们的行为方式有所改变,不同时期人们的心理状况存在差异。而针对本次的NCP疫情,为减轻疫情给群众所带来的心理伤害,国家卫健委将心理危机干预也纳入到了疫情防控整体部署措施中[5],从整体层面全面控制疫情对人们带来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为了了解疫情期间山东省济宁市民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做到早期、及时、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也为今后进一步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于2020年2月11日~2月20日对居民进行了有关NCP流行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山东省某地区350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年龄16~70岁;受教育程度为小学以上;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神志清楚,非精神病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星”电子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前,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向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说明问卷填写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征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后,以微信的形式发放问卷,共发放电子问卷35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342份,有效回收率为97.71%。
1.2.2 调查工具
1.2.2.1 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近1个月外出旅游情况、健康状况等。
1.2.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9]此表由Derogatis LR编制(1975),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更能准确刻画被试的自觉症状等特点。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适合16岁以上的人群,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共包括90个项目,通常用以评定1周以来的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心理状况。量表分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10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按照5级评定(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一般因子分超过2分提示存在问题,问卷总分为245分,超过160分提示存在心理问题。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经过单因素分析后,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CP流行期间居民SCL-90评分与全国常模[10]比较 入组的342名居民其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从事非医护工作的一般居民165名,医务人员177名。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一般居民SCL-90总分及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医务人员(P<0.05),且一般居民SCL-90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而医务人员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 (P<0.05)。见表1。
表1 山东某地区居民SCL-90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
2.2 山东某地居民心理问题检出率及资料分析 342名调查对象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为57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67%。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农民、健康状况较差、近1个月有过NCP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的调查对象检出率较高(P<0.05)。见表2。
2.3 NCP流行期间居民心理问题的多因素分析 以存在心理问题(SCL-90总分>160分)为因变量,以受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状况和近1个月有无NCP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为自变量,带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近1个月有过NCP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者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P<0.05)。见表3。
表2 山东某地居民心理问题检出率及资料分析[n(%)]
表3 山东某地居民发生心理问题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调查NCP疫情期间的342名山东某地居民,其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调查地区与湖北疫区相对较远有关,有研究显示,对于NCP等未知传染病,距离越近心理反应愈强烈[8]。另一方面可能与调查人群中心理水平相对更好的医务人员比例较高有关(医务人员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不从事医疗卫生的一般居民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其SCL-90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当面对严重公共危机时,个体会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所调控功能异常,进而引发情绪、认知、行为、生理上的变化[11],此外,疫情期间绝大多数一般居民只能封闭在家,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渠道主动、被动地接受媒体轰炸似的报道,加之整个社会的紧张气氛和不实传言,加剧了人们的心理异常感受[12]。而医务人员SCL-90总分及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低于一般居民,与贺莉萍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一般居民总体文化水平偏低且缺乏相应的医学专业知识,对疫情缺乏正确的认识有关,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与医务人员存在明显的差距。本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水平较低的居民及农民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更高,可能因为其分辨各种疫情消息真假的能力较低,更容易获得虚假、夸大、错误的信息[14],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这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上述问题。本研究发现,近1个月有NCP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的人群心理健康水平差,可能由于与常见的流感病毒等相比,目前NCP为新发现的未知病毒,传染性强,重症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2],且目前暂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方法,导致该人群担心自身或家人被感染,从而导致心理普遍恐惧、焦虑、紧张、敏感[15]。
综上所述,目前NCP疫情仍较为严重,防控形势严峻,虽然本次调查的居民SCL-90总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医务人员尤其是低学历者和近1个月有过NCP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史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仍须进一步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16],疫情防控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因此疫情防控需要上升到全盘考虑的高度,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积极采取诸如临床与心理手段相结合、网络与实体相结合、医疗专业机构与社区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传播真消息、真科学、正能量,不忽视任何群体并根据不同群体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重点干预疫情防治健康素养薄弱人群,才能在疫情下有效化解疫情给居民带来的心理危机、保障人民群众在疫情下的心理健康[17,18]。
由于疫情特殊时期,本研究通过网络调查,可能导致一部分老年人或对网络操作不熟悉的研究对象缺失。另外,由于工作繁忙,导致医护人员中抗击疫情一线人员比例偏小,可能造成研究结果的偏倚,希望今后能克服上述困难展开更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