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高校实验室效率评价模式研究

2020-09-15沈娟娟

科教导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师资双创竞赛

沈娟娟

(宁波财经学院 浙江·宁波 315000)

0 引言

从2015 年初开始,国家陆续发布了诸多有关“双创”的政策文件;2018 年,“双创”升级版一系列政策出台。在这个大环境下,双创活动在全国各大高校轰轰烈烈的展开,从而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国内学术界对于双创的研究还处于初始状态,目前双创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都处于摸索阶段。

高校双创教育具备相关性、复杂性、互动和合作、高投入、分享性、新颖性等特点,双创实验室是一个多种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在双创教育建设投入持续增加的同时,高校应该注意其投入产出效率。在双创背景下,要探寻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差距,可以对高校实验室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找出低效缘由,并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以保障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

1 高校实验室创新创业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以xx 学院机电学院实验室为例,实验室面积约1200m2,包含创新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旨在服务专业课教学实践及大学生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培育。但目前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无法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实验,也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需求。此外,实验师资队伍的创新意识薄弱,也影响着双创人才培养。在实地参观考察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宁波产业园、宁波硬功馆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后,整理调研数据,以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考虑到数据的获得性和可对比性,同时根据双创背景下高校实验室效率评价体系创建原则,本文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数量指标进行评价,且采用数学模型对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客观反映实验室创新创业管理的水平。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研究者的理论分析初步选取4 个子系统指标体系,即反映人员自身创新创业水平、创新创业与人力资本投入的关系、创新创业与平台建设投入的关系、创新创业与经费投入的关系,建立高校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

图1 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潜变量人员自身创新创业水平( ):能够反映创新创业开发的力度,反映人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与实验室效率的关系。观测变量包括了创新创业能力 、人员学习能力 。

潜变量双创与平台建设投入的关系( ):能够反映出高校平台建设的实力。观测变量包括了实验室硬件建设投入 、软件建设投入。

潜变量双创与人力资本投入的关系( ):能够反映出效率与双创师资力量、双创指导教师积极性的关系。观测变量包括了双创师资引进 、双创师资素质提升 和双创师资考核与奖励 。

潜变量双创与经费投入的关系( ):能够反映出创新创业与经费投入的关系。观测变量包括了双创教育经费投入 、创新创业研发经费投入 和 创新创业活动经费投入。

2 基于PLS通径模型的高校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评价模型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如图2 所示。从评价模型结构图2 可知,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包含观测变量的各种原始信息,综合反映出样本数据所蕴含的信息。根据样本数据对评价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以下分析研究:(1)定量评价高校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的水平;(2)分析制约高校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的关键因素。

图2 基于PLS 通径模型的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评价模型

3 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提升措施

以xx学院机电学院为试点,通过上述模型的数值分析,我们得到制约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的主要因素为经费投入与双创师资不足、人员创新创业能力欠缺。由此,提出以下提升措施。

(1)依托学生专业社团,进行实验室开放,提升人员创新创业能力、缓解师资不足。对机电学院实验室进行开放,以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工程训练小车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等竞赛项目为主,依托学生专业社团组织一批可塑人才固定培养,从培养的这批学生中选拔出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竞赛、工程训练小车竞赛等相关的省赛与国赛的学生。老队员对新队员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将近几年来对这几个比赛的经验做一个传承,依托竞赛,培养人员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也通过以老带新来缓解双创师资不足问题。此外,各社团设计制作的创意产品可孵化为学生科研,或成为学校双创博览会上的展览物品又可义卖出售,极大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应用性创新能力。

(2)依托校企合作,缓解师资不足及双创实验室经费压力。实验室建设的经费一般都是通过学校拨款,经费数量有限,造成双创活动开展质量普通。通常,与高校合作的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可缓解双创资金压力。通过校企合作,也可缓解师资压力,提升人员双创能力:可定期邀请资深工程师进驻实验室,进行相关指导,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选拔优秀成员,参与项目组成员的现有实际项目,以企业化管理方式完整跟踪一个项目的研发过程,由此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双创及就业能力。

4 结语

本文根据高校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评价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原则,选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指标,构建基于偏最小二乘(PLS)通径模型的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评价模型。多角度定量评价高校实验室创新状况,分析制约实验室创新创业效率的关键因素。从而深层次的思考双创背景下实验室建设和规划模式是否合理,提出措施以提升高校实验室的创新创业效率,由此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双创及就业能力。

猜你喜欢

师资双创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创新思维竞赛(3)
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
创新思维竞赛(6)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