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经皮导管引流联合甲硝唑冲洗在化脓性肝脓肿中的应用价值
2020-09-15赖辉强龙高云黄吉荣程昌盛
赖辉强 龙高云 黄吉荣 程昌盛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广西梧州市 543000)
化脓性肝脓肿(pyogenic liver abscess,PLA)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菌进入肝脏内并大量繁殖造成局部化脓性病变的感染性疾病,若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病死率极高[1]。既往研究显示,PLA的致病菌中厌氧菌较为常见,且随着年龄增长,大多PLA患者合并有肝硬化、糖尿病等疾病,加之抗生素使用过多及手术的介入,均加大了厌氧菌的感染概率。目前PLA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单用抗生素或联用经皮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具有微创、恢复快等特点,可有效控制炎症的进一步扩散,以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2]。甲硝唑对厌氧菌的敏感度极高,是治疗厌氧菌的有效药物[3]。本文通过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导管引流联合甲硝唑冲洗在化脓性肝脓肿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PLA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PL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PLA的诊断标准,经腹部超声或CT等检查确诊为PLA[4];(2)脓肿未破裂;(3)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不同程度增高。排除标准:(1)合并有精神障碍;(2)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3)有凝血功能障碍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1),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52.35±10.62)岁;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53.46±10.7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血小板、肝肾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在未确定病原菌前均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甲硝唑经静脉滴注进行抗感染治疗。所有患者经CT增强扫描确定脓肿位置、大小及范围后行PCD治疗。在B超引导下确认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路径,使用1.0%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切开皮肤约0.5 cm,B超引导下将穿刺针沿穿刺路径准确进入脓腔,拔出内芯,退出金属针套同时置入引流管,固定引流管于体表皮肤,并缝合切口。抽净脓液,将最先吸出的引流液进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术后,观察组患者在导管引流下联合甲硝唑冲洗,对照组患者在导管引流下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当患者血液分析、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临床症状缓解,引流液体清澈,超声检查脓腔直径<2 cm时,即可撤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脓腔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3个月,观察是否有并发症发生。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脓腔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比较 (x±s,d)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PLA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认为PLA常见的致病菌有克雷伯菌、链球菌、肠球菌及部分混合微生物,对于较大的脓肿,单用抗生素治疗其浓度不足会导致在脓液中渗透不良,未能完全达到治疗效果,而传统的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高[5]。PCD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症状,抗菌药物联合PCD已成为PLA的标准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脓肿>10 cm的患者疗效更显著[6]。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PLA患者行PCD后的失败率较高,可能与多房脓腔无法完全融合有关[7]。B超引导下经皮导管引流是一种微创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操作,能准确到达病灶部位,清除病灶脓液,且B超引导无放射性危害, 能动态、实时观察穿刺针位置与穿刺途径,可有效避免损害到其他脏器及肝内重要血管,减少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8]。
本研究在患者术前完成增强CT检查,能更准确地定位脓肿位置、大小及脓肿间隔,并在B超引导下行PCD治疗,对多房脓腔行间隔穿刺引流术可增加引流效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的血液培养均呈阴性,可能是患者在接受血液培养前进行了抗生素治疗,导致厌氧菌的阳性率偏低。甲硝唑对厌氧菌及阿米巴原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其他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9]。在脓腔内利用甲硝唑进行多次灌洗,可增加腔内抗生素的浓度并有效延长抗生素的半衰期,能减少腔内脓液聚集,达到迅速减轻脓肿及周围炎症反应,快速减轻患者症状的目的[10]。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在抗生素治疗的前提下进行PCD治疗,术后观察组患者在导管引流下联合甲硝唑冲洗,对照组患者在导管引流下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可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表明经导管引流联合甲硝唑冲洗脓腔可有效提高抑菌效果和脓液引流效果,与曾尤松等[11]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经皮导管引流联合甲硝唑冲洗治疗PL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缩短患者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少,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