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分析
2020-09-15马洺远林纲毅刘文亚马灿鑫
马洺远 林纲毅 刘文亚 马灿鑫
(汕头市中心医院血管介入科 广东 汕头 51504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与患者长期吸烟、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诸多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下肢动脉狭窄、甚至完全闭塞,进而导致下肢远端缺血,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1]。本次研究为论证我院2016 年11 月—2019 年11 月60 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分别行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两种不同治疗方案患者单位时间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6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n=30 例):男、女分别17 例、13 例,年龄65 岁~80 岁,平均年龄(74.62±1.52)岁,病程2 年~7 年,平均病程(3.32±0.32)年。对照组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n=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6岁~78岁,平均年龄(74.58±1.48)岁,病程2 年~7 年,平均病程(3.76±0.34)年。本次研究对象在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验证无显著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符合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fontaine Ⅲ期,患者均伴有间歇性跛行以及静息痛。(2)患者均接受药物保守治疗且治疗效果不佳,在了解本次研究目的及方案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抗拒相关诊疗干预患者。(2)排除血常规相关检测结果异常且确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患肢局部麻醉后,医师结合患者术前患肢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闭塞动脉血管位置,解剖并适当游离病灶所在动脉上端与下端,术中常规抗凝后行人工血管动脉旁路移植,人工血管上下端分别与闭塞动脉上下端吻合,吻合后行造影以观察吻合情况。
1.3.2 实验组(腔内血管成形术):患者患肢局部麻醉后,医师参考患者术前影响学检查结果,采取Seldinger 技术对患肢股动脉实施逆行穿刺,置入5F 动脉鞘后沿导丝将导管置入病变血管下段,外周注射肝素常规抗凝后尝试在导管与导丝的引导下通过血管狭窄部位,导丝置入成功后即导入扩张球囊,球囊压力控制在6atm ~8atm 且维持60s,扩张后再次行下肢动脉造影,从而全面评估患者血管重建实际情况。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康复情况,若患者术后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造影均显示畅通且膝下至少一支动脉达到足部为治疗显效。若患者术后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造影均显示畅通,但膝下未有任意一支动脉达到足部,但患者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则表示治疗有效。若患者术后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造影欠通,且不适症状未明显改善,则表示治疗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康复情况,具体情况,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康复情况[n(%)]
3.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其中临床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西洛他唑、安步乐克等血管扩张药,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与中期患者,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且伴有间歇性跋行、静息痛等症状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若未及时性有效治疗可引引发下肢溃疡或足坏疽[2,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者下肢皮下软组织以及动脉血管造成的创伤大,血管腔内介入术与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对患者下肢皮下组织及动脉血管造成的创伤小,在应用导丝、导管疏通下肢闭阻血管的同时应用气囊,通过扩充气囊,借助球囊体积扩大时产生的压力压迫下肢闭阻血管内粥样斑块,使斑块受压破裂[4,5]。
本次研究显示应用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照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诊,总有效率为76.66%,显著低于行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实验组术后3 个月复诊总有效率,综上,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效果优于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
综上所述,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血管成形术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