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20-09-14靳霞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

靳霞

摘  要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吕梁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创新创业实践三方面分析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现状及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更好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能力

1 引言

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2015年11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其中一项重点任务是“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寻找适应地方性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当前紧迫的任务。

2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文献综述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创新创业教育最早是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會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将课程、教师和其他资源有机结合,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通过相关文献的研读学习,可知国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比较成熟,各个国家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日本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经历了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逐步形成“官产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模式[1]:核心是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设置具有体系性、层次性、实践性的创新创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配备最优的师资来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再如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致有两种类型,即聚焦模式和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2]:聚焦模式最早起源于哈佛大学,是将所有的资源都由商学院或者是管理学院调配,目的是专门培养专业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全校性创业教育模式是在全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又分为磁石模式和辐射模式。

我国学者对创新创业模式的研究  我国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了50年的发展。基于知网数据库的文献查询结果如图1所示,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文献有44 109条。从图1可以看出,2013—2019年增长幅度最大,学者有的从创新创业体系入手研究,有的对创新创业模式进行研究。其中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有3000多条,占8%左右。常见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三种。

1)以学校为中心的“3+1”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3+1”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最普遍的一种模式,即前三年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实践,最后一年在企业定岗实习或者承担一定岗位的实习任务。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的了解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即学生选修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创业教育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启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普及创业基础知识[3]。这种模式同质化现象突出,理论与实践发生偏差,没有与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2)以校企为中心的订单式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随着校企合作的加深,订单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青睐。在订单式创新创业教育中,企业和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实行联合培养,主要的课程由双方联合开发。订单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既体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也体现了服务于地方经济的需要。

3)项目引导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通过引入孵化基地、仿真模拟项目及设立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方式,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如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了解决学生的创业场地问题,投资建立校内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并充分依托山西的地方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先后与山西省电子商务协会、太原服装城合作,共同打造山西省“淘宝”创业航母等项目,开通创业信息网,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指导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从最初的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中心慢慢地过渡到政、校、生、企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由单一的以就业为目的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到现在的全面覆盖、全过程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技术的全方面覆盖,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3 地方性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现状分析:基于吕梁学院的调研

吕梁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采用“3+1”及订单式混合型教育模式。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吕梁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效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置情况、师资队伍情况、实践锻炼等方面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研。此次问卷主要通过问卷星发送,共回收有效问卷4048份。在填写问卷的学生中,共涉及全校15个系部,覆盖大一到大四所有在校学生。

课程体系方面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通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体系指标主要从课程类型、主要考查方式等方面开展调查。吕梁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包括就业创业课程、通识教育选修和专业实践类课程,其中就业创业课程为通识教育必修,含五门必修课程。第二课堂模块为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不占用课堂教学,含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各类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等,包括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学科竞赛)、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参加开放实验专业实践活动、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各类正式出版的报纸和刊物上发表文章和论文、开展调查研究、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及志愿服务等。专业实践类课程包括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

通过问卷分析出学生对吕梁学院创新创业类课程体系的设置不清楚,有58%的学生认为他们只上了三门以下的创新创业课程。可以看出,学校现有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教学方法来看,以教师讲课为主,互动方式安排比较少,所以在回答“在学校内,除教学外你所接触到的创新创业形式有哪些”时,有73.3%的学生选的是专题报告会、讲座,如表1所示。可见,学生对于课堂中接触的创新创业教育认识还不深入,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有讲座、竞赛等方式。

师资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通过传授创新创业新思想和先进的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学校的授课安排,部分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缺少相关的研究和教学经历,学校针对创新创业教师开展的培训次数少、效果不好,采取的方式大多是派出学习、开会、交流经验,而对学习的效果没有明确的考核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有40%的学生对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不满意,更希望有创业经验或专业的教师指导创新创业(见表2)。

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感受创业的真实环境。吕梁学院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学科竞赛、专业见习、实习等途径开展,与企业达成协同育人模式,例如:2015年,吕梁学院化学化工系与山西金州化工签订订单培养;2017年,吕梁学院经济管理系与衡信财税企业达成“衡信财税工商订单班”;吕梁学院与大万源公司校企联手,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等。但是通过问卷调查,对“在学校内,除教学外你所接触到的创新创业形式有哪些”,有53%的学生回答“通过学科竞赛接触创新创业实践”,对于实习及见习的方式知之甚少。实习见习一般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影响不大。

4 地方性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进建议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平台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新的挑战,现阶段应充分借助新媒体手段,依托学校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宣传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創新创业活动。同时可以借助信息平台,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在师资队伍培训及考核中应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广大专业课教师转变观念,在讲授专业课知识时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实际的做法灌输于课堂之中,不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

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主体,是顺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应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特点、年级结构,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安排合理的理实结合的课程体系,新增专业创业案例研究、创新实验项目等具有开发性和挑战性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用已有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将思政元素引入课堂,培养一批创新创业能力强、道德水平高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双喜,郑越.日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12):28-32.

[2]陈荣明.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及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3):80-83.

[3]刘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况调查及分析:基于全国938所高校样本[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4):67-76.

[4]黎勇,崔延强.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与区域社会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34-40.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