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

2020-09-14张新亮武伟丽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实践融合教学

张新亮 武伟丽

摘要: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激发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进学生对课堂的理解和思考。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未来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只有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实践

1.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系统的本质

1.1实现教学系统诸要素“信息化”

(1)信息技术通过测试帮助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方式、知识掌握水平和其他信息,并根据预测的信息为学生进行学术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的信息化学态势分析平台具有高效的检测和评估功能。因此,信息技术会影响第一手信息来源,从而影响教学活动。

(2)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要参照对象是教科书,这就是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流动的信息形式主要是语言和文字符号,而信息的传递形式单一,这必然使学生感到缺少乐趣。在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可以以图像、声音、视频以及其他非语言和文字符号的形式提供信息,传播的信息的是多样、直观和生动的感,可以通过感知接受外部信息,激发学生的感官来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丰富了信息的表现形式和信息的内容。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数字化资源,例如多媒体培训材料、电子书、视听微型课程和在线课程。与此同时,丰富的信息内容也创造了许多信息传输渠道,从而丰富了信息的交换和转移方式,改变了教学方法,甚至改变了教学模式。。

(3)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参与机会,并在个人参与过程中获得实用信息。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的三中心理论清楚地强调了学习活动和经验的重要性,并引入了诸如“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成长”和“教育就是经验的转变”之类的教育概念。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是教育”,“社会是学校”,“教学是一体”的教育理念。尽管这两件事着眼于不同方面,但它们都强调了参与和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学生通过个人实践、参与和获得的实践信息将更加令其难忘。传统教学还将包括实验方法和实践练习,但是现实世界中总是存在许多局限性,这也限制了经验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信息技术能够模拟现实世界中的不同场景,为学生带来各种更直接的体验。例如,通过科学课“研究宇宙的秘密”,可以使用多媒体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并体验宇宙的秘密。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去科学体验馆。在特殊的虚拟实验室中,由于使用了特殊的设备,学生可以直接体验宇宙的奥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的。由信息技术创建的虚拟实验室解决了远程教学中理论教学的距离与实验教学之间的矛盾,同时避免了未知的危险。信息技术使教学实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学习者有机会体验各种活动,而这些活动实际上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完成的,因此无法使学生获得大量有价值的实用信息。

2.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1计算机技术及其教育应用

计算机技术和教育的应用经历了计算机五次升级,第五代计算机结合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进行了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了人机信息的交互。在教育信息化的早期,计算机主要用作支持教学活动的媒体。一方面,计算机可以帮助教师或代课教师执行某些教学任务,传递知识并提供对学生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计算机可以帮助教师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评估学习效果,还可以完成教学的管理任务,例如图书馆管理和管理学生的信息档案。

2.2通信技术及其教育应用

通信技术可以在不同地方执行信息传输,并在不同时间进行信息交换。通信交流自古以来就存在。最早的交流是使用语言和文字进行的,交流方法简单,内容单一,随着通信技术本身的发展,通信的方法和内容不再单一,可以进行语音信息传输,进入了电气通信阶段。如今,通信技术集成了许多技术,使信息传输变得更快、更灵活、更方便。在教育中使用通信技术的突破是现代通信技术应用到教育和教学方法的革命性转变。

2.3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教育应用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造就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确保了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各种信息的传输的便捷性,并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也引起教育方法的巨大变化。例如,网络上的多媒体课程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及时性和计算机交互性,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通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视频点播技术实现了点播服务,学生可以从计算机资源库中下载有趣的内容以进行自学。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方式

3.1数字化、多媒体化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香农早在1940年就证明了“在某些条件下,离散序列可以完全代表连续函数”这一著名的采样理论。采样理论为下一代数字技术奠定了特别重要的基础。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多媒体化了丰富了教学内容,教科书的课文是教学课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传统的教学课程中,教科书只是以纸质形式呈现。除了所提供知识的内容有限之外,单个文本表示形式还对知识的传播产生影响。数字化可以转换纸上的教学文本,并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更生动的形式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并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获得更直接的体验。

3.2网络化延伸教学空间

空间形式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方式和教学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完全改变了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教学空间和时间的扩展打破了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使课堂不再永久局限于教室,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师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教师组织课程并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可以看出,传统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要扮演知识、活动组织者、导师和评估者的角色。在在线教学中,教师成为设计者,是教学活动的指南以及在解决问题和探究中的合作者,凸显了教学活动中“双主”效应。

3.3虚拟化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方法

虚拟化消除了不利的物理空间限制,不管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如何,只要使用虚拟教学设备和相关软件,就可以将它们放置在虚拟空间中以实现现实空间中的所有元素(包括信息资源等)的转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程度较低的偏远地区的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问题。虚拟化在中观水平上创建了上述学习环境,同时也在微观水平上创建了学习情境。虚拟化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存在感,这种感觉与与个人的感知有关。舒伯特试图用认知理论解释远程存在的机制。他认为,“空间远程呈现”可以被概念化为一种“认知感觉”,源于学生对虚拟空间的无意识学习和过程反馈。在虚拟化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穿戴适当的设备,并且与外界相对隔离,以避免旁观者干扰,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虚拟学习环境。在这种令人上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多种感觉渠道进行感知,从而增加了知觅的全面性。根据具体的认知理论,特定经验与抽象概念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这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它导致了学生的認知和交流方法发生了许多变化,有利于抽象概念的学习。

结  语

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主题作为认知工具创造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重构和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评估方法,以整体优化为基础,达到聚集的效果,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全面提高实践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政涛.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责任”[J].开放教育研究,2020,26(02):13-26.

[2]欧佩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下的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20(03):58-63.

[3]于翠翠.新中国70年教学技术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育史研究,2020,2(01):27-37.

猜你喜欢

实践融合教学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