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9-14赵驿
赵驿
【摘要】:初中教学工作对学生非常重要。它不仅在小学执行学生的学习任务,而且为高中甚至深造奠定了基础。初中教学工作是所有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教学工作已经逐步改革,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在强调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抓住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气质和修养,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素养;现状;对策以及改进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极为重要,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的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学科。讨论和研究现状和扫盲对策,希望能为师生提供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帮助。
一、初中語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1.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对我国的人文素养不够重视
在教学中,受我国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经常认为学生课本的基础知识是关键。教师强调语文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感意识,抓基础的诗词鉴赏和默写等教学,并教会他们死记硬背并使其成为灌输的教学工具。它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尽管当今的素养教育的要求下,但许多教师尚未落到实处:当他们教授人文素养教学时,随便讲讲,做做样子,完成基础的教学的任务。这直接导致了人文素养教育的进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学生对人文概念不清楚,没有在人文素养进行系统的培训
在进行实际教学人文素养培养中许多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概念比较模糊,而老师在课堂中強调人文素养,为了指导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往往是由于该领域学生意识薄弱,培养人文素养学的效果不高,反过来影响了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部分老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够,没有正确的培养方式
老师作为教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并在学生初中学习绝大多数时间陪伴着学生成长。因此,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并传授解惑育人,同时对于学生来说,老师不应该仅仅是老师,而且还必须是朋友、兄弟和父母,但是,有些老师的道德行为不规范,在教学和活动中不尊重学生,他们谩骂嘲讽学生,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1. 剖析语文课本教材,深入了解作品中的人文精神
可以纳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对学生有利,他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或多或少的知识,一些简单或深奥的道理。但是,有许多文学作品需要仔细品读和分析,以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中生通常可以理解浅显易懂的作品,而更深奥的作品应由老师引导和理解。例如,在7年级的《春》中,作者通过描述春天的美丽来描述对春天的喜爱,而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希望无限,活力无限的思想感情,同时,本文要求学生在仔细品味景物以得出结论后,才能对其进行剖析,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分课本教科书,并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本课的人文精神对初中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并教会他们懂得利用时间。
2. 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学生在初中阶段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没有好的老师,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传授了学生的知识,还以身作则,提高了人文素养,匹配了人格魅力,达到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当教师起到一个好的表率作用,学生将潜意识地模仿,以潜移默化方式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并塑造初中生的个性形象。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互相帮助
老师通常只教学生某种形式的知识,而不是真切领悟到其中的道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课堂着重放在自主学生的学习,分组讨论和学习,互相帮助和彼此弥补上。在语文课堂中同样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文学作品有些很难理解,您可以尝试让学生独立学习。通常有两个因素影响学生,一个是个体,一个是同伴,因此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例如,课文《背影》,该文本描述了世界上最真挚的父子感情,文字描述了父亲背影的画面,作者描述想体现什么?这时,我们需要分析文章以发现人文精神,作者在文字中回忆父亲的后背想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这篇简单文章的背后蕴含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感情。在教学本文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本文中描述的画面,以体会其中人文精神。
结束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在实际的中学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人文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全面促进发展,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打下基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吕向铭.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J].课外语文:下,2017(2)
[2]于满山.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