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徽章技术的创业教育评价系统设计
2020-09-14党建宁王多仁景恬
党建宁 王多仁 景恬
[摘 要] 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进程中,数字徽章技术在教育改革与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依据数字徽章的技术特点,基于成就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和期望理论,分析了数字徽章系统的设计模型和实施框架,从创业想法培育、创新创业训练、创业项目孵化、企业实际运营等徽章收入的四个来源,创新成果、创业绩效、成果转化和带动就业等奖励支出的四个方面,以及评估判定的三个层级,对双创教育中的课堂教学、项目培育和创业实践活动等多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构建起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动态评价体系,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 数字徽章; 创业教育; 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党建宁(1976—),男,甘肃正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E-mail:jndang@163.com。
一、引 言
数字徽章技术应用于教学评价,已逐渐被教育领域广为接受,并可为未来新型教学评估体系的构建给予一定的技术和理念支持。目前数字徽章技术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将数字徽章技术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构建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既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一种探索性的创新尝试。本文结合数字徽章的功能属性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需求,将虚拟数字徽章技术与现实评价方式相结合,尝试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基于数字徽章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的框架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按照互联网思维的构建模式,它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进行修正,逐渐达到最优及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进入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而基于数字徽章技术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是将数字徽章技术的设计体系与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用于评价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综合评价系统。
(一)創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利兰提出的成就需求理论,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三类:成就感、权力感和归属感[1]。学生基于这三大类的需求驱动,会形成较强的行为动机,能够充分调动其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此外,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真正使员工对工作感到满足的因素与工作内容相关,而使员工对工作不满的因素都与工作环境或者关系相关[2]。赫茨伯格将前者定义为激励因素,而后者则为保健因素。本文根据该理论,在构思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时综合考虑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进行设计。保健因素如创业想法培育模块中的课程学习、在线学习、创业讲堂等,创新创业训练模块中的团队组建过程等;激励因素如多个模块中的训练项目、创业项目、创业竞赛、孵化项目和企业运营,以及评估模块中的实际应用等。
除了成就需要理论、双因素理论,还有北美著名心理学和行为科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也从不同的角度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弗鲁姆期望理论认为,需求与目标之间是通过“努力—绩效—奖励”三因素建立起来的,若想激励员工,必须让员工认识到,工作奖励可以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奖励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通过努力工作就可以提高绩效[3]。本文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时,充分考虑期望效应的影响,通过激励学生努力获取虚拟和实体性质的创业徽章,借助认证评估模式考核学生以进行奖励惩罚,利用产业园孵化基地等学校支持的项目消费创业徽章,进而建立起动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
(二)数字徽章评价系统的设计模型
在数字徽章程序框架的设计研究方面,Sungjin Park等人的研究较有代表性。Sungjin Park在数字徽章设计框架中采用了相互排他的集体穷举方法(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 ,MECE),从11类线上线下教育游戏中选择了943个数字徽章进行深度分析,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自主徽章设计框架的不足。该框架包括交互性、学习活动类型和投入时间三个维度,如图1所示。X轴表示学习者参与某项活动的互动程度,划分为无须互动的个体活动和需要互动的群体活动,Y轴表示获得徽章所需的学习活动类型,划分为身体活动和概念活动两类,Z轴表示为获得徽章而投入学习活动的时间和努力程度,分为短期简单重复活动和长期复杂困难活动[4]。
围绕该三维框架,Sungjin Park等人继而将可用于学习评价的徽章类型归结为练习、掌握、学习、研究等八种类型,本文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活动实际需求,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见表1。
(三)数字徽章评价系统的实施框架
Rogers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提供了一个创新设计的实施过程框架,用来表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如何设计、引入、交流和采用新的创新。Rogers认为,创新有五个具体的特征(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和可观察性),这些特征归因于不同的采用率。于此,他进一步将创新设计过程表述为: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从最初对创新的认识到对创新形成态度,到决定采纳或拒绝,到实施和使用新想法,再到确认该决策的整个过程[5]。Jill Stefaniak 和Kimberly Carey通过对多个数字徽章实际案例的深入考察,利用创新扩散理论来探索数字徽章在高等教育中的采用情况,从而识别出阻碍或促进徽章系统成功实施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的大多研究结果将创新的复杂性因素归结为是否成功采用徽章的障碍,但同时,数字徽章的可用性问题、教师工作量、缺乏对徽章目的和价值的了解等,也是影响徽章采用的主要因素。因此,Jill Stefaniak提出,数字徽章系统设计中首先需要考虑目标和价值的一致性,这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考虑徽章的用途,即回应“为什么要使用数字徽章?”在考虑使用徽章时,应首先以学习目标来驱动决策,明确徽章如何支持预期的学习成果目标,以及通过徽章如何在该领域制定最佳实践活动。二是考虑徽章的设计,首先是徽章体系具有健全的标准,可以通过元数据将学习技能验证信息嵌入徽章。其次是需要让最大程度的利益相关者群体都参与到徽章体系的设计中来,以便提升徽章的公信力和认同感。最后是确定徽章的有效期,包括是否过期并可随时更新等。三是考虑徽章的技术,即技术的可靠性,这是确保徽章活动保持严格性和可信度的关键。同时要确保技术的可用性,建议数字徽章系统从小微认证开始并始终保持简约化。技术的采用始终要关注某项可用技术的启示性以及平台和用户的局限性,因此,较为明智的做法是使用现有的开源徽章平台并分阶段进行。此外,在制定实施计划时,建议对教师进行培训,以确保未来评价的一致性。
基于此,Jill Stefaniak等提出了融创新设计与目的价值于一体的数字徽章实施框架[6],见表2。
本文在此框架的基础上,考虑到数字徽章系统的整体设计、平台实现以及实施应用等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数字徽章设计的程序框架,主要由数字徽章的分析设计、数字徽章系统平台、数字徽章实施三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
该框架基本采用了原框架中的数字徽章分析设计的指导原则,即:目标明确、设计风格简约、应用成熟元数据库、统一设计标准、与最终的设计产品高度关联等。数字徽章实施需进行设计目的分析,明确对所设计的徽章产品的应用目标,这样有利于使设计与产品保持高度的关联性。其次用简约的线条、图形、数字、字母等作为徽章设计的基本元素,并且这些元素能够在已有的成熟的元数据库中查询到,在分析环节制定徽章产品标准,使得设计能够有据可循、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数字徽章的平台是支持数字徽章的设计、实现、运行的基础性支撑平台。选择平台的原则有:使用开源系统,该系统能够建立角色、分配任务甚至允许部分任务外包,能够减轻教师繁重的工作,有利于保护开发的数字徽章品牌。去除了原有框架中的与学习管理系统链接的这一原则,认为开源系统可以与学习管理系统平行运行,不再使之成为学习管理系统的分支。上述四个原则的使用能够简化设计流程,优化设计工具,减少工作量,保护和提升徽章的品牌价值。
数字徽章的实施策略是由招募多方人员参与,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培训评价人员,创建买入环节等部分组成。本文提出的框架不再使用原有框架中的交流价值观念,这是由于此元素和培训评价者、分配任务内容重叠,同时不再使用执行已有的评价标准这个元素,这是由于执行已有评价标准这一元素严重限制了实施过程的进行,在整个设计、平台选择、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完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相对固定的,不是绝对完美的。数字徽章招募多方的团队和人员参与制作,这些人员的引入能够代表或者表达各方在数字徽章产品上的利益和诉求,比如创业徽章的设计制作中引入行政教辅人员、创新创业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多个专业的学生团队以及校友等,这样可以收集多方信息,集合众人智慧,发挥群体优势。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数字徽章的实施,这是新观念、新事物推行的现实手段,根据Rogers创新扩散理论的基本观点,一项新事物总是有一批人会率先采用,而后才逐渐散布给更多的人使用。数字徽章正是具有先进性的新事物,它的实施也是由变革代表先使用,然后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实施。培训评价人员,统一评价人员的认识,使不同的评价人员对同一个评价项目和评价问题具有一致的正确的看法,可以提高项目实施的信度。创建买入环节,彰显数字徽章的重要性,能够提高学习者重视数字徽章的程度,激发其拥有更多数字徽章的动机与愿望。
这三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的,动态变化的,是设计、平台和实施的多次循环,在第一次循环中,应按照顺序进行,以后的循环中可以交叉进行各部分工作。因为最初的设计并非充分详尽,设计者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其作出改变。
三、基于数字徽章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的功能模块
基于数字徽章技术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的设计思路主要通过两个维度进行衡量。从系统运行的角度看,该系统通过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商业货币理念,建立虚拟性质的创业币流通体系,为每个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建立单独账户,系统在初期为每个账户充入一定额度的创业币(默认为100)。从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来看,遵循“想法—孵化—企业”的教育理念,首先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创业想法,继而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待项目成熟后,进入创业孵化,继而创立实体企业进行实际运营。具体而言,包含三个环节,即创业徽章收入模块、奖励模块和评估模块,共同构成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
(一)创业徽章收入模块
收入模块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系统的一级模块,可划分为四个纵向递进的二级模块,即创业想法培育、创新创业训练、创业项目孵化和企业实际运营模块,这四个二级模块也同时包括若干三級模块。学生在参与这四个模块时都会根据参与情况获得不同额度的创业徽章。
1. 创业想法培育模块
主要是体现高校的教学特色,帮助并引导学生形成创业意识和想法,通过课程学习、在线学习和创业讲堂这三个模块进行创业徽章的获取和积累。(1)课程学习。通过开设必修课、模块方向课、组班教学课、双学位课,根据学习成绩,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2)在线学习模块。一是选修慕课,二是自主学习慕课,三是直播课堂,四是网络教程中的学习,根据学习效果,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3)创业讲堂模块。一是论坛讲座,二是创业培训,三是创业沙龙,四是读书报告会,按照组织者、参与者、活跃者等类型,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
2. 创新创业训练模块
该模块下设六个并列的三级模块,即团队组建、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项目、创业竞赛和创业活动。一是团队组建模块,学生以不同的创业想法,组建创业团队,共同进行创业项目实践。根据各个团队成员的参与度、活跃性、合作性和贡献率等,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二是创新训练模块,指各个创业团队的创新训练,可结合导师研究项目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训练,也可根据团队项目的需要开展市场调研分析、技术方案设计或商业模式论证等。根据创新训练计划书及成果质量,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三是创业训练模块,各个创业团队在创新设计之后,开展具体的商业模式试运行、产品雏形的设计开发,或者进行精细化的市场细分和用户定位等。根据创业训练计划书及成果质量,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四是创业项目模块,创业团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根据项目立项的等级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五是创业竞赛模块,创业团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根据项目获奖的等级,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六是创业活动模块,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创业活动,根据参加频次及学习效果,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
3. 创业项目孵化模块
该模块下设五个并列的三级模块,即团队优化、项目路演、融资创投、承接项目、企业合作,主要功能是针对入驻孵化园区的项目,进行深度实践和孵化。一是团队优化模块,进入孵化园区的团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再次组合来自不同专业的成员,根据团队组建和优化效果,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二是路演推广模块,项目在孵化期间,通过校内模拟和校外实践等多种途径,积极开展项目的路演推广活动,根据路演活动的级别和效果,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三是融资创投模块,项目在孵化期间,通过校内模拟和校外实践等多种途径,积极开展项目资金的融资创投活动,根据融资活动的额度和效果,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四是承接项目模块,项目在孵化期间,通过对项目的不断磨炼和打造,使之具备服务市场的能力,根据其所承接的校内服务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的数量和效果,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五是企业合作模块,项目在孵化期间,获得与社会实体企业深度合作开发的市场机会,根据合作层次和效果,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
4. 企业实际运营模块
本模块下设两个并行的三级模块,即企业运营和创业项目。项目经过孵化训练后,如果已经具备了成立实体企业的条件和能力,可注册成立正式企业,开展真实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运营。在创业项目模块中,企业在运营期间,仍可以实体企业身份,推选项目继续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其他国家级创业竞赛或项目评定,如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级众创空间、中外创业大赛等。根据项目获得的不同立项级别,可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
(二)创业徽章奖励模块
奖励模块设置创新成果、创业绩效、成果转化和带动就业等几个并行层级的二级模块,针对项目运行的实际成果,给予一定额度的创业徽章奖励。
1. 创新成果模块
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发表的论文、专著、专利和发明等,根据发表级别和类型,可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奖励。
2. 创业绩效模块
学生在创业项目孵化和创业企业运营中,根据其成功获得融资情况和与其他企业达成的意向性合作情况,可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奖励。
3. 成果转化模块
学生在创业项目孵化和创业企业运营中,其项目成果获得成功转化,包括被企业购买专利成果或获得政府部门采纳实施等,根据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可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奖励。
4. 带动就业模块
学生团队在创业项目孵化和创业企业运营中,根据项目需要,招聘学校的毕业生或在校生作为企业的专兼职员工,根据招聘数量和管理效果,可获得相应额度的创业徽章奖励。
(三)创业徽章评估模块
创业徽章平台系统根据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创业徽章数量,以及因表现优异所获得的创业徽章奖励,对其创新创业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分别测定为A、B、C三个等级,可分别实现创业徽章消费支出、兑换和扣减功能。
1. A级模块
学生创业徽章的额度累计达到初始额度的五倍以上,可评定为A级,可兑换实体创业徽章,包括方孔币和铲型币两种。该实体币不进入流通领域,仅作为创业纪念供个人收藏使用。获得A级标准的学生,除享有兑换权利外,同时向下兼容B级标准所享有的消费支出等功能,但如有违反创业徽章运营规则的行为,仍可参照C级标准进行扣减。
2. B级模块
学生创业徽章的额度累计达到初始额度的五倍以内,可评定为B级,其构成包括:(1)创业咖啡模块。学校成立创业咖啡运营项目,学校保障环境设施建设和基本原材料供应,由获评为B级的创业学生通过竞选的形式进行一个轮次的实践经营训练。所有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可用创业徽章进行消费支出。(2)创业服务模块。创业服务模块既包括创业团队通过运用创业徽章购买其他各个创业团队提供的服务,如财务管理、融资投资、法律咨询、工商税务、营销策划、软件开发、美工设计、新媒体运营等,也包括创业团队在运行过程中聘用相关学生开展基础开发、调查研究、创业推广、活动组织等服务型工作而使用创业徽章支付的劳务支出。(3)创业集市模块。学校定期举办创业集市,所有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个体和团队均可参加集市中买方卖方的角色模拟活动,通过创业徽章的线下交易活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4)创业实践学分模块。创业徽章系统在一个运行周期之后,根据学生所获得的创业徽章额度,进行相应的成绩分数换算,并测定其学分绩点等级,记入学生的创业实践学分。
3. C级
该等级主要是对学生违反创业徽章系统运行规则,或者未达到创业徽章系统的训练要求而采取的相应扣减创业徽章的评估监管,其扣减范围和类型分别如图4所示。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将数字徽章技术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相结合,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估系统,借助创业徽章进行教学效果的认证评估,衡量学生通过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应用程度以及创新素养和创造能力水平,并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系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该系统便于学校动态跟踪教学效果,同时也能为師生提供理论与社会连接的过渡平台。后续的研究中,一方面可对现有模块的指标结构系统进一步优化和拓展,另一方面可以以数字徽章技术的认证为基础,通过实战促进创业项目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迭代升级,为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共同打造学分互认的平台,实现创业教育的流程化、模块化和体系化。
数字徽章是新时代的产物,围绕数字徽章技术构建的认证模式将逐渐涵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全过程,也将会是教育评估未来发展的新形态。基于数字徽章的教育评价,既需要深入探究其理论意义,也还需要广泛探索其实践价值,而这必然会丰富和优化现有教育评估系统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范式、机制与路径。
[参考文献]
[1] 魏海勇,李祖超.知识型人才激励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基于成就需要理论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6):169-171.
[2] 戴蓉.对大学生学习激励的再思考--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7):81-84.
[3] VROOM V H. Work and motivation[J].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ory & practice, 1964, 35(2):2-33.
[4] PARK S,KIM S. A badge design framework for a gamified learning environment: cases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for badge design[J]. Jmir serious games, 2019, 7(2): 1-12.
[5] 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M]. New York: Free Press.2003:475.
[6] STEFANIAK J, CAREY K. Instilling purpose and valu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badges in higher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 2019, 16(1):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