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理论研究:内涵、路径与策略

2020-09-14胡小勇许婷曹宇星徐欢云

电化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赋能教育公平基础教育

胡小勇 许婷 曹宇星 徐欢云

[摘   要] 新时代,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结构性变革,“公平而有质量”成为基础教育公平的发展目标。研究结合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内涵新变化及技术演进历程,提出从粗放帮助走向精准帮扶、标准化供给到多样化优质供给是信息技术赋能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价值;并基于技术手段、实施焦点、政策项目分析信息化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总体路径;立足国家层面发展路径的整体实施特征,梳理了面向区域、城乡、校际、群体等教育公平差异化需求的实践焦点和模式。最后,文章从顶层设计、资源配置、智力流转、精准帮扶与多元评估等角度提出了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 教育公平; 赋能; 路径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胡小勇(1978—),男,江西奉新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创新、智能教育理论与应用研究。E-mail:huxiaoy@scnu.edu.cn。

一、引   言

教育公平,关乎国计民生,历来备受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在读学生数量最多、学龄最长,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1],其公平性问题备受关注。新中国成立70余年以来,所取得的教育成果举世瞩目。进入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更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教育公平的内涵有所变化。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新时代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更美好教育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公平而有质量”成为教育的新使命。另一方面,智能社会已经到来,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驱动下,信息化手段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教育质量上的作用得到了整体跃迁,这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基于此,本文以“公平而有质量”为目标,深入剖析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内涵和诉求的变化,以及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路径和策略。

二、基础教育公平的内涵变化与技术演进

(一)基础教育公平的内涵变化

1. 教育公平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视角对教育公平的内涵进行了阐释。社会学主张教育公平即教育机会均等,如贺拉斯·曼[2]最早倡导机会教育均等;科尔曼[3]强调教育均等的关注点应从“投入平等”转向“产出平等”;格林提出的平等和最善原理,关注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在经济学视域下,教育公平是指教育决策者在政策制定及资源配置时的价值取向;而伦理学领域则更多探讨教育伦理与道德的话题,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罗尔斯的正义论。在众多论述中,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的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阶段论影响广泛[4]:(1)教育起点公平,指每个个体都能克服经济、家庭、阶层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2)教育过程公平,指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公平的对待,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3)教育结果公平,指个体最终能获得符合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教育,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三个阶段依次递进,与教育使命相呼应,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共同诠释教育公平的内涵。

2. 基础教育公平需求的新变化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平衡”是指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依然较大,教育资源难以均衡覆盖到每个个体;“不充分”是指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仍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差异化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使命:“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此背景下,基础教育公平的需求也正在发生转变,如图1所示。

(1)教育起点公平:从配齐资源,到配好资源。教育起点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其基本要求是从基础设施配置、信息资源匹配、师资配备等方面保障每个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权利。尽管我国已经逐年加大基础教育设施和资源的建设力度,但质量参差不齐、共建共享程度低、分配不均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进一步加强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把好资源质量关,优化配置模式,增强资源投放的精准度。

(2)教育过程公平:从有效教学,到高效教学。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式都有所变化,教育活动的流程面临优化与重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高效教学模式、自适应推送学习内容,成为教育过程创新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教育公平急需结合新时期育人需求来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高效教学的新途径。

(3)教育结果公平:从个性化教育,到规模化的个性化教育。教育结果公平的终极目标是关注教育主体的差异性。如何从尊重个体差异、教育效果与质量评估、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等方面为每一位学生构建个性化的特征模型,并产生与其相匹配的数据分析结果,据此实现大规模化的个性化教育[5],成为新时代实现教育结果公平所要面对的挑战。

(二)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技术创新

1. 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更替

科技變革推动着人类社会变迁和时代更替。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与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这一要素加快渗透到生产力系统中,掀起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科技发展体现加速度,以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推动人类社会由数字化、网络化向数据化、智能化转变,实现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更替。

2. 新一代智能技术的特征与价值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构建万物互联、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新一代智能技术体系既体现单一技术的升级与创新,也显示众多技术的集合创新,其特征包括:(1)数据化,指对数据进行收集、聚合、分析与应用,强调数据的生产要素与生产力功能;(2)互联化,指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以节点的形式交叉互联,从而实现信息的开放共享;(3)智能化,指在无人为干预情况下,智能系统根据任务需求自主实现对目标的灵敏感知、自适应判断与决策。

(三)信息技术为解决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赋能

价值尺度,是指衡量客体对主体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标准。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价值尺度,是指把基础教育公平作为目标,衡量和检验信息化在促进其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步入新时代,这一价值尺度的变化包括了赋能解决“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两方面。

1. 技术赋能解决“不平衡”问题:从粗放帮助走向精准帮扶

从技术赋能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的角度来看,价值尺度呈现出从粗放帮助走向精准帮扶的整体结构性变化。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时期,教育信息化也进入新的发展转型期[6]。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以信息化推进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作用日渐凸显:首先,信息化能对教育数据进行全过程、伴随式采集,实现对帮扶各要素的识别与分析,科学调整资源投放的精准配置。其次,信息化手段能促进教师智力资源的在线流转,并建立起教师智力推送和学生特征精准匹配的智能体系,给贫困地区学生创造与名师对话的机会,缩小弱势群体在受教育水平方面的差距。再者,基于互联互通的技术和开放共享的云平台,加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幫扶方的协作交流,引导帮扶对象有效使用信息化工具,跨越因“正确地使用技术、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差异而造成的新数字鸿沟[7]。

2. 技术赋能解决“不充分”问题:从重视标准化供给到追求多样化优质供给

从技术赋能解决“不充分”发展问题的角度来看,价值尺度呈现出整体的质量性变化:从重视标准化供给到追求多样化的优质供给。其所内含的价值取向,是使每个人的发展潜能得以最充分的发展。信息化促使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从面向群体的供给,向面向个体的精准、个性化、适应性的供给转型[8],为满足新的个性化教育需求提供契机。随着新技术逐渐融入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的运作流程中,逐渐形成互联互通、开放灵活的服务供给体系,教育供给侧全要素的效率得以提高,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推动教育供给从普惠性统一服务走向广覆盖、多层次、高品质的创新服务,带动基础教育公平实现质量上的飞跃。

三、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路径

(一)信息化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总体路径

我国人口基数大,地域辽阔,受各地经济基础、资源匹配、师资队伍等条件制约,基础教育失衡现象普遍存在。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把信息技术视为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制定并实施了系列重大政策及工程项目,形成了既着眼于系统整体发展,又兼顾多层次重点突破的总体路径:“建设施、配资源”的“铺路搭桥”起步阶段,“以应用促建设”的“提质增量”加速发展阶段,以及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供给模式促创新”的“精准可持续”纵深发展阶段[9](见表1)。

(二)立足国家层面发展路径的整体实施特征

1. 系统部署、多方联动,推动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工作的协同实施

其一,政府引导。由政府设计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蓝图,确立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发展战略、技术规范与绩效评价,建立与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特点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体系。1998年,教育部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2年,教育部颁布我国首个教育信息化长期战略规划,足以窥见我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整体设计和全国部署。其二,项目推动。坚持国家信息化建设理念,全面贯彻实施以保障资源配置均衡。例如设立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开展“国培计划”“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项目,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其三,绩效考核。注重建立组织管理、督导考核等保障措施机制,将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考核加分项、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评聘考核内容。其四,多方联动。坚持融合创新,引导教育、工信、财政、通信管理等多部门参与信息化建设,设置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实现多元投入、协同发展。

2. 分层分类、迭代推进,保障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有效落地

不同阶段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实施,遵循着“研究、试点、示范和推广”的迭代推进历程。首先,研究阶段。研究教育信息化的理论、实践及其发展趋势,加强相关管理机构、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之间的纵向沟通与横向交流,研究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价值。接着,试点阶段。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2012年,教育部启动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2017年,选拔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等161个具有主动创新机制、并将理论实践落地的单位作为优秀试点。随后,示范阶段。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由各省市独立调研教育信息化开展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设样本进行示范推广,如浙江省之江汇教育广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案例。最后,推广阶段。宣传先进经验和典型模式,引领、带动其他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形成了从示范区宣传到主动适用、再发展地方特色的规模化推广模式。

3. 全面渗透、重点突破,实现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要素的全覆盖

我国在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政策措施,体现为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和对重难点集中突破的专项方案。从关注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到关注教师能力、教学模式、学生发展、现代化教育管理及评估等,沿着系统化、全方位、多要素的方向发展。在全面渗透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和优先领域,全国部署、调动全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和参与,加快实现面向基础设施资源匹配、信息化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教育管理与评估信息系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等要素的全覆盖。在重点突破上,对基础教育公平实现中的重难点进行专项攻关。围绕优质师资建设,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助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三)面向教育公平各类差异化需求的实践探索

我国受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悬殊、城乡二元化、校际资源分配不均、群体个性差异等多重因素影响,使得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教育存在沟壑,这也推动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多样化实践探索。

1. 面向区域失衡的实践探索:开放共享供给,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受路径依赖影响,很多区域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处于保守封闭、自给自足的状态,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可充分提高信息化教学效益的优质资源仍十分短缺。因此,整合区域内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形成总量充裕、种类丰富的一体化资源库,逐步由浅层、低水平应用向深度应用整合、全面融合創新的发展阶段迈进。推进各地区优质教育发展的实施措施主要有“三通两平台”建设、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数字教育资源云平台或开展大规模教师培训等,以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形成整体规划、多维推进、以点带面、逐步拓展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10]。如有研究采用SPOC式翻转课堂来推动和促进偏远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11]。

2. 面向城乡二元化的实践探索:以城乡互助推进教育一体化进程

城乡教育差异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失衡[12]、教师专业培训不足[13]等方面,以信息化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成为紧迫任务。伴随“精准扶贫”“对口帮扶”等工作的推进,各地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作出诸多有益尝试。如2015年沪江网发起“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等公益项目,利用CCtalk为农村贫困地区输送优质课程。王继新等提出通过构建包括城乡教学共同体、区域学校共同体、城乡教师共同体和城乡学生共同体的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共同体,以促进乡村薄弱学校及教学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14]。杨俊锋等提出采用链接城市和农村学校的混合同步网络课堂的规模化应用,来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15]。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西藏林芝等地区搭建20余个手机教育云,通过便捷的平台提供移动学习服务,实现精准帮扶;以及依托信息化建设探索出“送课上门”、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双师课堂等促进城乡协同发展的新形式,从而促进乡村教育实现深度公平[16]。

3. 面向校际失衡的实践探索:倡导智力流转,实现优质教育共享

为推进优质教师智力流转、促进校际协同发展的举措主要有:以“中心校带教学点”“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逐步实现“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模式的制度化。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网络共享课堂、河南汝州运用直录播系统实施的一校带多校,这有助于为优质校与薄弱校合作搭建平台,促进校际共同发展。

4. 面向群体差异的实践探索:兼顾群体特征,持续缩小群体间差距

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引发差异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失衡的又一表现形式。要办让人民满意的优质基础教育,不仅要完善普惠性建设,更要兼顾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少数民族、残障儿童等面临的困境。如北京市教委启动“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通过在线辅导与答疑,提供个性化、优质的教育服务,解决因父母务工而造成流动儿童学习基础水平不同等障碍。各地通过“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等信息化项目,帮助农村儿童摆脱上学远、上学难、上学险的困境。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信息化工作,遵循“小步伐慢走”理念,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广教育信息化建设[17]。(4)落实“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送教上门”“专递课堂”,拓宽特殊儿童受教育渠道,落实“一人一案”原则,减少对边缘化儿童的排斥。

5. 契合基础教育公平差异化需求的多样化实践探索

在满足底线均衡的基础上,找出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失衡的问题症结,实现面向群体差异、多样化需求的优质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研究者不断探索不同条件下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实践模式和案例。结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的发展现状,以区域、城乡、校际、群体等不同范围差异化需求为参照,建立基础设施、资源匹配、教学模式与方法、师资共享与流转、学生素养、教育管理与评估等各要素的对应映射表,差异化实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可见一斑(见表2,篇幅所限不作详述)。

四、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的推进策略

(一)顶层设计:加快信息化工作前瞻部署,推进落实进度

针对我国教育总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从顶层设计上发挥信息化的作用。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以教育需求和目标为出发点,组织制定宏观政策,加快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超前部署,形成科学、规范的行动方案。二是坚持需求导向,把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放在首位,构建差异化的实施路径并分类推进。三是多方参与,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信息化、教研等教育系统专业机构形成工作合力,建立起一体化、体现多方利益需求的工作机制,发挥整体效益。

(二)资源配置:创新教育供给服务方式,全面优化配置

创新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服务方式,是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环节之一。新时代,应加快制定数字教育资源标准规范,开发多层次、有特色的互联网化、新型数字资源,并利用大数据技术汇聚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依托云平台实现资源的众筹众创。围绕用户需求特征,建立以智能、个性、精准为核心的一体化基础教育数字资源服务体系,以全局、互联、系统的理念发展“互联网+”的资源服务新业态,为全体学习者提供丰富的、适切的智能化教育资源服务。

(三)智力流转: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智力成果共享

促进教师智力资源流转,是促进教育智力资源均衡的重要举措。首先,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根据地区特点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加强精准测评。其次,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构建流动制度、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智力资源协同流转机制。如教师通过直播教学、在线辅导、精准诊断等方式贡献智力资源,实现虚实融合的服务与经验共享,促进区域间教育联合发展。再者,创新资源整合与服务竞争性一体化机制,探索教师智力资源与服务的准入标准、监管评价标准,增强服务供给的保障力与活力。如北京市通过双师服务平台整合教师智力资源[18],实现优质师资的跨区域在线流转与精准匹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的兜底服务。

(四)精准帮扶:构建立体化无缝学习体系,探索帮扶新模式

首先,构建面向教育精准帮扶立体化无缝学习体系,从学习分析、知识服务等多维度融合的角度形成无缝学习体系建构方法。其次,架构无缝学习体系技术环境,设计线上、线下等不同情境的技术环境。再次,以教育精准帮扶中的需求为切入点,对偏好、预期、所处背景和已有教育水平要素及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界定,形成指向教育过程公平的精准帮扶机制。最后,打造教育精准帮扶模式,从协同教育、远程教育等角度构建教育精准帮扶模式。

(五)多元评估: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创新科学化测评方式

教育评价对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导向作用。首先,加快评价机制改革,健全教育质量检测机制,借助新技术推进评价范式向过程性、显性的精准评价转型。其次,构建智能评价环境,利用智能录播系统、移动APP技术跟踪不同时空、环节、状态的教育数据[19],实时把握评价对象的个体情况,以数据驱动支撑专业化教育决策。再次,促进测评方式多元化,如通过云平台建立师生电子档案袋,全方位记录教与学全过程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精准督导教育过程、检验教学方法、测评教育质量。

五、结   语

以信息化推动基础教育公平发展,既是响应新时代号召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如何发挥信息化在解决新时代教育主要矛盾、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优势,这需要把握需求、立足国情。本文梳理了信息化促进新时代基础教育公平的内涵、路径模式和推进策略。技术在教育中的价值,并非由技术自身来简单决定,而是由设计和使用者决定的。因此,如何借助信息化力量绘制基础教育公平发展蓝图,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朱之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1-7.

[2] 单中惠.贺拉斯·曼和美国的普及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5(1):83-90.

[3] COLEMAN J S.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J].Integrated education, 1968,6(5):19-28.

[4] HUS?魪N T.Social influen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C]//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al equality.Washington,DC:OECD Publications Center,1975:182-186..

[5] 張志祯,张玲玲,李芒.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应然分析:教学自动化的必然与可能[J].中国远程教育,2019(1):25-35,92.

[6] 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18(1):7-14,34.

[7] 陈纯槿,顾小清.互联网是否扩大了教育结果不平等——基于PISA上海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15(1):140-153,191-192.

[8] 余胜泉,汪晓凤.“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供给转型与变革[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1):29-36.

[9] 徐欢云,胡小勇.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图景、焦点与走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6):29-34.

[10] 杨宗凯.“三通两平台”促进教育教学创新——以苏州教育信息化发展实践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8):17-20.

[11] 柳春艳,傅钢善.基础教育SPOC式翻转课堂应用路径在贫困地区的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6):107-113.

[12] 刘成新,徐宣清.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异研究——以山东省“十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3):18-22.

[13] 郭绍青,李小龙,张乐.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调查与分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9):56-61.

[14] 王继新,吴秀圆,翟亚娟.共同体视域下的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3):12-17.

[15] 杨俊锋,崔丽霞,吴滕,潘慧,洪河条.混合同步网络课堂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2):50-56,77.

[16] 中国教育新闻网.手机移动数据云助力教育援藏[EB/OL](2018-05-19)[2019-10-15]. http://www.jyb.cn/zgjyb/201805/t20180519_ 1079421.html.

[17] 石玉昌.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70年:经验总结与路径新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4):131-138.

[18] 陈玲,余胜泉,杨丹.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双师服务”实施路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7):2-8.

[19] 朱成晨,闫广芬.现代化与专业化:大数据时代教育评价的新技术推进逻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39(5):75-80.

猜你喜欢

赋能教育公平基础教育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增效机制与实现路径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