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声”题材真人秀《声入人心》的创新与展望— 兼议韩国《幻影歌手》创制启示
2020-09-14姚逸苇刘旭光
姚逸苇、刘旭光
Brief Analysis of Innovation and Prospects of the Reality Show Super Vocal with the Theme of “Bel Canto”
2018年底,湖南卫视推出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因高质量的选手、新颖的形式和精致的制作收获大量关注,以豆瓣评分9.2成为当年评分最高的电视综艺节目,并获2019年度“1号台长嘉奖令”。
将《声入人心》放在我国电视艺术史上看,其突破了以往“流行”题材音乐选秀的定势与“美声”题材大多依附专业比赛(如“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下文简称“青歌赛”)的尴尬境地。创新无疑可贵,但我们仍须清醒地看到,放眼国际电视制作业,也曾出现过韩国中央东洋放送株式会社制作的《幻影歌手》(The Phantom Singer)这样突破音乐选秀壁垒、引起巨大市场反响的优质作品。《声入人心》正是在“青歌赛”不再举办,大众音乐选秀向偶像化偏移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交叉类型产品。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放眼国际,可以知进退。本文拟从对比研究入手,探究以《声入人心》为代表的“美声”题材音乐节目的创新特点与差距,总结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我国音乐节目中“美声”题材的展现概览
自1 9 8 4 年“青歌赛”创办以来,我国电视荧屏上不乏各式各样的音乐节目。音乐竞赛节目作为一种重要类型,是以音乐技巧为考核内容,通过一系列的竞争以选拔优秀演唱者的节目。随着我国综艺节目策划意识、技术手段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音乐题材本身广泛的受众群体决定了创制的常态化。
若按观众参与程度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以“青歌赛”为代表的专业竞技比赛,该类节目通常以唱法分类进行竞技与评判。其评审通常由歌唱家、词曲作家等专业性较强的专家及学者担任,观众主要以“围观”的心态与“仰视”的姿态接受着精英文化的造势与话语灌输。另一种表现形态主要以“真人秀”为主,强调观众主体性、娱乐性,并将评判权交还给节目受众。自2005年《超级女声》火爆以来,到引起巨大反响的引进节目《中国好声音》,无一不是充分尊重大众意见,观众拥有(表面上)最终的决定权。在“限歌令”推出后,音乐选秀的热潮开始降温。近年来,在大众舆论及市场机制的裹挟下,随着《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偶像养成类节目火爆势头(该类节目通常会选择“颜艺俱佳”的偶像型选手作为胜出者),音乐选秀类节目渐渐偏移传统,走向更全面的选拔标准,但也存在因“造星”而忽视技能专业性与社会教育功能的倾向,值得警示与反思。
“美声”源自意大利,其原文“Bel Canto”意为优美的歌唱,它“以音色优美、富于变化、效果共鸣、统一声音,并且音与音连接匀净平滑、花腔装饰乐句流利灵活为其主要特点”①。“美声”明亮、具有穿透力的音色特点,非常适合激发并表达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②,但也正是由于其主题的相对单一,使得其发展相对缓慢。
在大众眼中,“美声”以其高欣赏门槛著称,其演唱者在荧屏上主要集中出现于“青歌赛”等传统声乐演唱比赛节目,其他常常以“美声”混合“流行”“民族”等唱法的方式散见于更大众化的“流行”题材真人秀节目中,如《中国好声音》的平安、《十三亿分贝》的廖佳琳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众对于“美声”的误读,即“美声”仅作为一种高难度唱法,通常追求技巧,而忽视了“美声”实际上包含了对演唱者的气质、形体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
作为一档主要展现“美声”题材的真人秀节目,《声入人心》选取了36位来自专业音乐院校、接受过多年专业训练或市场锤炼、气质与形象俱佳的男性演唱者,力图扭转大众对“美声”的刻板印象。廖昌永(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尚雯婕(歌手、电子音乐制作人、投资人)、刘宪华(加拿大籍华裔艺人,曾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担任出品人。传统意义上,“出品人”作为主要出资方的法定代表人,一般决定作品的市场走向,节目组借用这个头衔旨在帮助选手进一步接近市场。另外,每次公演舞台均邀请一些歌唱家与制作人共同担任评审,进行专业的点评与职业推介。
该节目已制作两季,却出现了第一季火爆和第二季相对沉寂的现象,这也引发了我们考量与反思:该节目在策划与制作创新上到底有哪些进益与不足。
二、《声入人心》的形态创新动因分析
一档节目在策划伊始自然需要考量宏观背景与市场环境,《声入人心》正是在市场“蓝海”及行业风口上发力致效。
(一)审美文化转向:宏大叙事转向个人视角
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在社会文化转型和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影视创作的叙述视角逐渐由宏大叙事转向更私人化的表达。“青歌赛”作为传统声乐比赛,着重展现来自全国各地的歌手在声乐领域的纯熟技巧与综合素质。选手历经数月的比赛后,这种仪式化的塑造最终把人“神化”。再加之“美声”自身专业门槛过高,观众更是报以敬而远之的态度。廖昌永参加《声入人心》时便说,此行是为了消除大众对“美声”的误解。我们也看到节目所选择的选手不仅拥有纯熟的演唱技巧,也拥有俊朗的形象。风格统一的选手群像在节目宣传品相上天然地呈现其优质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大众对“美声”演唱者的误解。
《声入人心》参演选手
相比“青歌赛”强力竞争模式,《声入人心》六分之一的入选比例更高。在真人秀节目的基本特征中,任务是决定其走向的核心,而具体规则保证了任务执行中的方式和尺度③。在具体的节目进程中,为了考验每个选手的团体配合度,展开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组合方式,这也保证了选手之间能够充分交流,彼此成为表演中的依赖者和生活中的互助者。
此外,节目邀请了诸位已经成名的歌唱家、歌手参与节目,而为了防止选手在高压的比赛气氛之下产生过度紧张的情绪,取消了淘汰制度,从而吸引了诸多选手在舞台上勇于尝试多样风格、展露“真我”。
(二)“大而全”向垂直细分题材聚焦
中国传媒大学关玲教授曾指出:“中国综艺节目有一个发展规律,大概在七年左右会有一个主要的形态。”④历史发展到2017年左右,在政策规制、审美疲劳等因素的影响下,以往追求受众最大化内容的“大而全”题材被“小而专”的垂直细分题材所取代,它对个别题材进行聚焦和深度拓展,即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点满足受众,从而凸显个性、确立自己的不可替代性⑤。
“美声”作为一种专业要求甚高的演唱技术,需要付诸大量时间用以磨砺技术与养成综合素质。因此,普通大众对带有精英文化色彩的美声唱法向来敬而远之,诸多大众认为“美声”等同于“炫技”,常常以发声位置稍稍挪后从而“戏仿”这一严格的唱法。《声入人心》自然需要以诸多手段回应这种大众误读与误解。
2016至2017年,韩国《幻影歌手》的制播成功也深度启发着《声入人心》团队的策划者。2018年国内素人选秀成为一大风口,最终这一“美声”题材的新节目方案在湖南卫视内部的创新大赛上一举中标。
《声入人心》在选曲与编排上,两季共演绎创作241首歌曲,大部分为艺术歌曲、歌剧与音乐剧选段,紧扣主题,便于纯正的“美声”演唱展示。同时,节目大量编排了耳熟能详的民歌、流行歌曲,选手通过“美声”的演绎激活了通俗歌曲,焕发出神奇魅力,其中《慢慢喜欢你》《她真漂亮》《鹿 be free》等歌曲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广泛“出圈”转发传播。此外,还在每首歌曲演唱前以压屏字幕条的方式注明歌曲的出处、作者、创作时间、原作情节梗概等,这也方便大众在欣赏歌曲前随着前奏逐渐进入歌曲意境,更能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产生代入感。
题材的细分不仅体现在表现内容,也影响了规则与评判标准的设定。由于《声入人心》不采用淘汰赛制,但引入了音乐剧制作中区分演员A/B角的分类方式,选手通过数周的车轮战争夺“首席”方能有机会演唱,否则只能作为“替补”并有可能得不到该周的演唱机会。这种角色的区分,一方面补充了因缺少淘汰环节带来的戏剧张力缺失,另一方面也引领观众更全面地认识了音乐剧市场的残酷现状—只有成为A角才能享受更多观众的青睐。
(三)内容碎片化与传播立体化
如今,互联网社交媒体传达内容更为碎片化,电视节目内容因“媒体融合”能够实现瞬时传播,而真人秀节目形态因记录方式更为多元,因而庞杂的素材更利于推广。
具体来说,在“青歌赛”的舞台上,参赛选手除了展示歌声及回答评委提问以外,因其“即时传真”的现场形态,几乎没有其他的表现机会;但真人秀节目都可以运用戏剧的手法在冲突中表现性格,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真人秀节目还可以将戏剧性结构与纪录片式语态相结合,突破以往“青歌赛”封闭而固定的现场空间,展开现场追述。如《声入人心》第一季第三期的二重唱组合环节,选手贾凡不顾众多“倾心”于与他组合的选手,选择了相对实力较弱的陆宇鹏。在这一行为完成后,便采用现场追述的方式,讲述了贾凡实际上早就打定主意要选陆宇鹏,想和他一起完成音乐梦想,成功利用纪录片式话语的自由揭示悬念,塑造更鲜活立体的人物。
以上内容的碎片化再结合多种渠道的社交媒体传播方式,能够多方位地延展节目宣传效应,甚至粉丝还会利用节目资源进行内容的再生产,如“表情包”等。“真人秀+多屏联动”更能激活互动方式,利于节目的传播与收益。
三、《声入人心》的策划差距—与《幻影歌手》对比
《幻影歌手》是2 0 1 6 年底韩国推出的以寻找四重唱组合成员为目标的“美声”题材音乐选秀节目,《声入人心》在节目流程、花字包装、舞美设计上对《幻影歌手》略有借鉴。但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二者在制作水平和策划意识上仍有一定差距,以下列举两点具体分析。
(一)政策规制下节目定位与诉求不清晰
相比而言,《声入人心》不仅在概念上模糊化处理,在“限歌令”的背景下,有意回避了其竞赛属性,而且在节目包装的视觉识别上,借鉴了前几季《歌手》的鎏金型包装,失去了其独特的品牌识别力与仪式化符号。《幻影歌手》的英文名是“The Phantom Singer”,很明显来源于英国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节目借用这个音乐剧的概念互文阐释了节目寻找尚未走入公众视野的、拥有融合“美声”与“流行”演唱技能的歌手。同时,音乐剧的经典标志(LOGO)便是主人公的面具,这也成为《幻影歌手》的主LOGO和仪式道具,加强了节目整体的品牌辨识度,也增加了节目本身的神秘感与魅力。
《幻影歌手》作为选秀节目,自始至终贯穿了要寻找最合适的四重唱组合成员的概念,因此在节目架构规则时,便从二重唱、三重唱逐渐过渡到四重唱的组合对决试验,整体安排较为合理。而《声入人心》最终角逐出的“六大首席”实际上既可以是“六重唱”,又可以进行内部多元组合,这仿佛还是承续了传统比赛选出“第一”的逻辑,而且是六个“第一”。
不清晰的节目诉求直接关系到规则设置时显露出的随意性,如《声入人心》前几期还是二重唱之间的对决,胜者上位首席,败者继续成为替补;后几期却匪夷所思地出现二重唱对决三重唱、独唱对决重唱的对决。
与《声入人心》明显打着“美声大众化”的旗号不同,《幻影歌手》从选拔伊始便提出题材范围包括“传统声乐(艺术歌曲)”“流行歌剧”“音乐剧”“K-POP(韩国流行音乐)”,实际上内含融合“美声”与“流行”的鸿沟之意。而《声入人心》第一季第一期后采时,阿云嘎提出“让观众们了解音乐剧”,而上方字幕却打的是“让歌剧的风采走进大众的视野”,这也折射出节目制作者对于二者概念的分辨不清,还不如索性专注营造走向大众的“新形态音乐”的概念来得讨巧。
(二)不完备的市场机制导致出品人功能失当
据统计,韩国音乐剧制作公司有20多家,每年制作200多部音乐剧,其中10%能够长盛不衰,每年为韩国创收3000亿韩元(约20亿人民币)。⑥相比之下,中国音乐剧市场不仅创收较低,规模也较小,这是由于我国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市场培育和运作体系不完善、音乐剧教育体系不全面、表演和主创人才匮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因此,笔者以为,《声入人心》应当着重指导选手成长,进行市场推介,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欣赏式”点评。
《幻影歌手》的评审阵容既有演唱专业的评审,聚集了“流行”(韩国称“歌谣”)与“美声”(韩国称“唱曲”)双重领域的演唱专家,又有作曲家、指挥家等“幕后”专家,整体结构上更为合理。《幻影歌手》的评委还承担了具体指导选手的功能,如在第一季第一期中,选手朴有谦名声在外,但现场发挥不尽如人意。评委金文静直言很失望。随后,经过金文静的引导,朴有谦的演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演唱效果大大加强,也因此得到了晋级机会。相比而言,虽然《声入人心》的出品人同样承担评委功能,但对于选手歌曲的演唱发挥仅能做到基本的表现力点评而甚少做到具体指导(仅廖昌永会就演唱技术做一定点评)。
综上所述,《声入人心》虽然在“美声”题材的展现上较我国以往的音乐节目有一定的突破,但放眼国际,与同形态的节目相比,如《幻影歌手》,仍在策划上有一定的差距。
四、从《声入人心》看“美声”题材音乐节目的发展方略
前文对《声入人心》进行了横向、纵向的对比,总结了其创新和不足之处,下面我们试图从节目定位、节目操作、节目推广三个角度,为以《声入人心》为代表的“美声”题材音乐节目提出发展策略,以求节目能够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明确节目定位,辨析基本概念
节目定位的不准确会导致方向的偏移与制作的失当。如《声入人心》在首期节目中,借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节目搭建了华丽的座位阵,加入了“选座位”的真人秀环节。该环节在选秀节目中已泛滥,毫无新意的设计反而会让观众产生观感上的排斥。
此外,“美声”演唱的作品主要来源于经典歌剧、音乐剧,但二者在演唱要求上差距甚远。歌剧历史悠久,要求演唱者经过科学的声音训练,习得高超的演唱技巧,“唱”大于“演”;而音乐剧则是现代商业化之后出现的市场产品,主要依靠麦克风拾音并加以混响,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演”大于“唱”。因此,节目制作者需要对二者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方能做到节目呈现中不闹笑话,根据歌曲风格适当地进行舞台包装。
蒙特威尔第曾说过,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声乐作品要风格多元化,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具有中国风韵,易被接受。⑦要让美声唱法融入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流行元素,方能将之推广到百姓中间,保持艺术的传承与活力。
在《声入人心》第二季中,由于节目固守第一季的制作逻辑与类型,导致内容僵化、传播乏力,依靠少数明星的引流措施无法生效,值得警示。后续第三季应当抓准富于荧屏表现的“美声”歌唱家和音乐剧演员,不妨以老带新,以旧选手与新人碰撞,激活新的人物关系火花。
(二)优化评判标准,贴近“美声”本体
在评判内容上,“青歌赛”自第十四届开始,不仅考察选手对音乐作品的演绎,也引入了益智竞赛的思路,用现场答题的方式对选手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既丰富了节目内容,又尝试了专业知识的科普教育。《声入人心》虽然以“先导片”的方式展现过一次“音乐知识测试”,但其作用与意义却讲述不清,形式大于内容,让人摸不着头脑。在第三期歌曲演唱前,还会以“音乐知识”的小片来介绍歌曲的背景信息,到后期则一律简化为压屏字幕条的方式介绍。
一方面,由于“美声”本身有较高的欣赏门槛,而大众媒介需要考虑更多的受众,因此需要将传统“美声”题材作品进行音乐改编以适应大众。另一方面,“美声”拥有较为严苛的训练方法和演绎技巧,在保证其情感传达的同时,评委更应该着重分析其演唱的难度并给予专业的引导,这样才能使观众对陌生化的内容感到好奇,从而对这门艺术感到敬畏而尊重。
(三)完善市场策划,形成产业承接
当前市场上音乐选秀节目的后续发展方向较为单一,即签约节目合作方经纪公司并展开演出对接等活动。完善的节目后续运营方案既是比赛选手的动力,也是维持品牌运行的活力源泉。《幻影歌手》推出的四重唱组合虽然短暂地延续了节目热度,但取得的市场反响与后续活力仍然有限。从“美声”题材来看,或许以重唱方式进行演唱会巡演还过于偏向“流行”做派。歌剧、音乐剧演员最终还是需要回到自身的市场以实现其价值最大化,正如《声入人心》人气选手郑云龙所说,“我不会改行”。对于职业的坚持是选手可贵的品质,节目运营也应该与演出机构、演出团体进行充分合作,从节目直接输出到剧目市场再获得大众的关注,是一条良性的产业承接路径。
相比电视制作的“季播化”,许多剧目的演出采用全国巡回多轮制。目前,《声入人心》的全国巡演畅销不衰,但如果节目与歌剧、音乐剧等演出深度绑定合作,既可以助推剧目演出的宣传,又可以反向促进节目影响力的扩大,有利于激活后续节目制作。
此外,《声入人心》第二季在编排上过于紧靠第一季,造成了粉丝应接不暇、节目事倍功半的效果,这提示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以音乐沙龙等多种有效形式耐心觅人才、做精品。
结 语
音乐节目作为我国重要的节目类型,其题材范围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扩大。《声入人心》将目光锁定“美声”题材,相较以往的音乐节目在策划与制作上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尤其是以真人秀的方式延展了多重叙事空间,这其中更关注个人视角、垂直细分题材、内容碎片化与传播立体化的特点也有力地推动了“美声”逐渐走向大众。虽然《声入人心》傲居豆瓣2018电视综艺评分榜首,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与韩国《幻影歌手》这样同题材、同类型的节目横向比较时,仍存在品牌辨识度低、节目定位与诉求不明晰、出品人功能失当等问题,第二季节目反响的平淡也给制作平台与团队敲响警钟。今后,“美声”题材音乐节目需要在节目定位、评判标准、市场策划等几大方面进行优化升级,以求我国综艺节目生态的健康发展,用精英文化内容引导社会关注与尊重各艺术门类,从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注 释
①唐福珍《当前美声唱法在我国发展的误区及技术规格的把握》,《乐府新声》2015年第2期。
②刘嘉华、张礼仁《音乐真人秀节目火爆背后的缺憾—解析美声在我国的传播困境与出路》,《新闻战线》2017年第6期。
③苗棣、毕啸南主编《解密真人秀:规则、模式与创作技巧》,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版。
④关玲《〈中华好诗词〉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年第12期。
⑤刘波维《电视综艺节目垂直细分传播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年第8期。
⑥陈健莹《管窥韩国音乐剧产业化之路—首尔、大邱音乐剧节调研之行》,《歌剧》2014年第8期。
⑦张策《美声唱法在中国—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几点思考》,《音乐创作》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