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听古典音乐成为习惯
2020-12-03李欧梵
李欧梵
一晚,与妻子到文化中心观赏香港管弦乐团的《莎乐美》歌剧音乐会。观后兴奋不已,次晨6点即醒,立刻起身写下一篇乐评,写完意犹未尽,于是又成此文。
记得20世纪70年代初,名指挥索尔蒂接掌芝加哥交响乐团,不到两年就将其提升为美国最著名的乐团,各报章杂志争相吹捧。该团欧游归来,芝加哥人倾巢而出,夹道欢迎,甚至连电话簿也以芝加哥交响乐团作为封面!
“芝加哥”可以,为什么“香港”不能?香港音乐界早有一块璞玉—香港小交响乐团,前年暑期受法国邀请前去演出,却得不到相关人士的全力支持,仅剩一年就要“弹尽援绝”。而香港管弦乐团请到艾度·迪·瓦特(Edo de Waart)担任音乐总监和指挥,却叫好不叫座。特别是有鉴于香港管弦乐团演出《莎乐美》的成功,团员个个像是打了一剂强心针,士气如虹,与黄大德任指挥时代的暗中有气无力的样子,“判若两团”。在此关键时刻,即使政府无力,香港的各大地产商和财团何不挺身而出,大力支持?诚然,香港管弦乐团每年的预算早已超值,但只要“货色”属世界一流,又有何妨?更遑论它对于香港文化和音乐教育的贡献。
或谓香港一向是商业挂帅,西洋古典音乐是冷门,成了少数附庸风雅人士的玩物。但我认为香港本来就是一个有音乐底子的城市。每年春季的艺术节,在音乐方面就办得有声有色,今年稍差,但至少也有贝多芬的九首交响曲可听,这并非其他城市所能比拟,即使是我曾经住过的洛杉矶,也没有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本来该城还有两个交响乐团,现在只剩一个(伦敦至少有五个,北京也有三四个)。我住在洛杉矶时,听一场音乐会往往大费周章!香港则方便多了,而且不愁临时买不到票(当然,马友友、李云迪和郎朗的音乐会是例外),何乐而不为?因此我发现,自己在香港听音乐会的机会反而比在美国各城市为多。
听音乐和看电影一样,是习惯,而且现场绝对比唱片更动听。世界第一流的大师来为你献艺,为什么裹足不前?我猜原因之一是普遍的“反智”风气,以为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学一样难懂。我的逻辑反而是:看不懂,所以才要看,看多了、听多了,自然成为习惯。如果有人认为我的论点仍太高调,我不妨如是说:如果你喜欢《歌剧魅影》,不妨听听普契尼的《托斯卡》和《蝴蝶夫人》,毕竟上演的都是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