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改的实践性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020-09-13赵鑫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践性课程改革初中语文

赵鑫

摘要:初中课程不断深入改革,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初中语文教师逐渐摸索适应新时期的教学模式。但是当前初中语文课改仍然存在着实践性问题,包括初中语文教师不合理的合作安排、程式化问答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及过度追求多媒体教学模式,为此笔者提出了针对实践性问题的解决策略,为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新方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实践性

一、初中语文课改的实践性问题

随着初中课改的不断深入,众多的语文教育者实践探索、大胆创新,在教育教学上总结了一套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对现行的教育改革大有裨益。但是,初中语文的教学改革,在实践上笔者认为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课改的理解亟待提高,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不合理的合作安排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促成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扬长避短,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从教育从业者来看,合作学习的安排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相互扶持、互相帮助的有利环境。学习小组的组员们能够在学习探索中快速成长,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以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从学生视角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摒弃了过去低效自我学习模式,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完成小组任务,使学生更有动力完成学习目标。尤其是小组讨论能够有效为小组成员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发扬长处。但是,在初中语文的课程改革实践当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被教师不合理运用,甚至错误地使用在教育教学中。有的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同学们在小组中的自主性,过于放任,没有提供建设性指导,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而有的老师运用这种模式过于随意,动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根本核心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出来。

(二)程式化问答互动的教学方法

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初中语文教师单向授课的传统模式,更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能设置几个有趣的问答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探讨,将所学有效运用到课堂互动当中去。但是这种程式化的问答设置,看似具有探究性与互动性,实则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难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问答互动的方式教师会尽量引导学生回答出教师所设定的正确答案,并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对错,这会严重限制学生发挥想象力,导致学生思维固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这种模式会让老师将视线重点集中在积极发言的学生上,而忽视了其他保持沉默的大多数学生的看法,因此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最后,如果教师连续提问,会让学生对课堂的趣味性产生质疑,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厌学心理。

(三)过度追求多媒体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使用多媒体教学也成为评价教师上课综合水平的条件之一。初中学校大力开展多媒体教学评比,以考核初中教师的课改成果,其中是否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被列为初中课堂教学的成功尺度之一。课堂上运用现代科技工具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后,是否真正实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课程改革不能本末倒置,多媒体教学工具应是辅助教师对人进行培养,重视人的能力的开发与挖掘。另外,有的教师重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无法脱离多媒体工具,当外部因素导致无法使用多媒体时,教师的教学受到严重影响,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降低。

二、初中语文课改教学实践性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是要制定短期和中长期的教学目标,摒弃功利主义的思维方式。初中语文教学是润物细无声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并不是投机取巧就能够完成的[2]。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根据时间段制定教学目标,按照计划负责任地培养学生。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树立终身育人的教学理念,踏实教学研究,仔细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与学生共同提高。

二是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过去优良的初中语文教学传统,而是汲取过去教学留下的精华,推陈出新,以创新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过去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种教学思想依然是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现代的教学方式应当充分利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初中一年级学生课堂上,教师既应鼓励学生朗读,欣赏课文的语言魅力,同时也应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课文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与创作者背后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3]。

三是要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标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方法应当基于课程改革标准的基本内容加以发挥,深入研究科改的基本内涵,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制定教学安排。初中语文教学关系到国民素质的培养,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意识到这其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发现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例如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盲目使用,积极同教研小组探讨并寻找解决方法,为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4]。

四是要重视打牢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精心设置课堂互动的提问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改革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课文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以实现教学目标。课堂提问的互动方式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双向交流的良好手段,教师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但是滥用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得教学效果适得其反。那么教师在备课当中,应当注意如何巧妙地设置问题,每个问题的难度是否适中都是值得考虑的。同时教师在发问的时候,应当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并把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效串联。

五是要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多媒体工具营造了生动形象的画面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与多媒体充分融合,相辅相成,不能把自己变成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者和朗读者。采用多媒体工具时,教师应当将多媒体平台作为自己的辅教,让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利涛. 初中语文课改的误区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 2014(4):3-3.

[2]王荣生,宋冬生.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M ] . 北京:高等教学出版社,2011.

[3]刘浩. 追求精致课堂:例说语文课堂教学[ M ]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4]张丽颖. 浅谈初中语文课改的实践性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現代语文旬刊, 2016(12):37-38.

猜你喜欢

实践性课程改革初中语文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