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
2020-09-13代璐曾敏
代璐 曾敏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除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外,还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接受德育教育。语文是中学学生所学内容的基本学科,语文本身又是一种与人文紧密相关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语文老师应该利用语文教学来加强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就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展开了讨论,主要分析了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基础知识或是技能,还要求学生能够不断的发展德育教育,语文教师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素质,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教学的氛围当中,也就能够使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逐渐的积累经验,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德育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地进行改变。那么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当中逐步的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来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用应试教育来要求学生,就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变得刻板,学生不能够根据实际灵活的对知识进行运用。在新时代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中不断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小组中选取组长来带领组员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组长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民主投票进行选择,突出公平的原则。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应该尽可能的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学生存在什么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开导和解决,使学生能够真实的认清自己的能力。还有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学生们受到环境的影响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品质。
二、通过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所用的教材中有很多的作品都是能够反映出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尤其是贯穿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都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启发。教师应该妥善的利用这些作品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逐步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在进行教学工作之前认真的备课,准备那些教材中对学生能够有比较积极的影响的作品作为重点精读的文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进行教学之前要尽可能的准备更多的资料,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就应该准备更多的有关于抗战的资料,不管是其他的文字描写还是具体的图片或是视频都应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进教学的氛围当中,也就能够更好的体会到文章中所描述的感情,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了解这些内容之后在进行文章的品读就能够更好的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感受,对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也更加有帮助。又或是在教学《背影》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作者的写作背景,通过对文章中的语言和动作的赏析也能够很好的使学生体会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明確父爱的伟大,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或是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联系实际的生活中与父母之间的相处,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进而明白父母的不容易。
三、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只能够停留在书面上或是口头上的教育,而且授课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并不能够很好的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这时就需要就是能够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使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巩固自己学到的内容,这样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就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例如可以利用教室内有限的空间设置阅读角,在阅读角放置一些学生能够读懂并且能够培养他们道德涵养的书籍,也可以多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假期中多阅读一些书籍,同学之间如果有很推荐的书籍也可以带到班级中或是推荐给其他学生看,能够在班级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感情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四、总结
素质教育本身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传统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师应该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变更自己的教学理念,结合课本的内容和实际生活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涵养,加强语文教学的道德渗透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学礼.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7):18-19.
[2]徐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人文之友,2019,(8):249.
作者简介:代璐,重庆市南华中学校教师;曾敏,重庆市铁路中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