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0-09-13王明长
王明长
摘要:新课标的改革对于现在的初中历史老师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更加详细的备课配合新课标的改革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拓展思维的发散,扩宽知识面教师应该作为这一系列的主导,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利用多元化教育、有趣的教育方式、愉快的课堂氛围来帮助学生更好进入学习气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收获到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教学
分类号:G633.51
历史课不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学史能使人明智,参考前人的处事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现在的学习方法。而在于历史的教学上,更多的记住重点内容,所以背记这种枯燥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对于这种方式的抵抗也是很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初中历史教学变得更加容易让学生接纳就是一个问题了[1]。教师应该更多的给予学生一些历史趣事以及小故事,不论是古代史还是近代史还是欧洲史,历史上的趣事总是不少的,以故事的形式分享出来也比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了初中阶段相对来说学生的自制力变得更强了,老师不再需要在课堂上维护纪律了,也能有更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学习意识加强对历史的掌握度。
1.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好奇心
对于初中的历史课来说,这首先是一门新的课程学生第一次接触,在以往的生活中他们接触历史很多的都是电视剧,而现在的电视剧过于不严谨加上胡编乱造对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而且初中历史并不是一个细致的课程,它是大的广的世界历史对于首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学习透彻应该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应该熟悉课程带着趣味性去讲解,让学生提起学习历史的兴趣,适当的时候为学生们“划重点”避免学习的内容过于多,形式过于散而没办法完整的记住。适当的提出一个引导思考的小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或者是让学生去收集关于课程上讲到的历史时代的小故事来分享,让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更加的感兴趣,比如说,部编版人教初中教材中,教师在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节课程的讲解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出一些思考,让学生们猜测在长征的道路上工农红军们遇到了什么事情,有什么的重要战役之类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就会主动的开始思考遇到的问题之类的,更好的深入历史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面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对课程的了解度。
2.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提高问題
初中生虽然自制力有所提升但是却是更加的活泼好动,如果历史的教学课堂非常的枯燥那么虽然学生还坐在教室里但是心早就不再这里了,为了抓住学生让他们能认真的听下去真正的开始钻研,教师必须要做到将复杂冗长的历史课分解讲解,每一个重点知识点都讲到并且拓展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知识面的拓展也是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最主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变通不能一成不变,教学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学生老师自己也会收获到知识,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的上课模式,对于不同的年级、班级不同的教育环境都要在教学上做出一定的调节,尽量保持自己最好的教学状态,再将学生拉入这个状态[2]。增加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要过多的批评他们更多的是鼓励,用这养的教育模式能够使学生喜欢上历史的同时也喜欢上教课教师。
3.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初中的教育方式和其他时段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更加需要温和的教育方式,适当的鼓励不要太尖锐的提问都是关键,更多的和学生沟通成为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做老师,知道更多的关于学生的事情不论是情绪上还是生活学习上,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更好的了解到学生适应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和不懂的地方,直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解释和鼓励这样对学生的勇气、胆量、自信心都有很大的提升,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更加能了解学生的方式。拓展知识面以应对更多的考试也是老师需要做到的,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和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定制不同的拓宽知识面,对于能吸收更多的学生提出更深的问题,对吸收不太好的学生仔细一点的温习学过的知识,这也让他们产生一种竞争的意识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
结合上面所说的每一个方面,定制专属初中历史教学的教案在必要的时候灵活变通是教学上的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可以得知在教学中不应该是学生围绕着老师转,而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能更好的给与学生教学。学生也能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了解到文化的差异、行为习惯的不同、看到更宽更广的世界。对学生的培养教师将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的提高历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真正吸收的知识量。
参考文献
[1]中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应有之义与培养策略[J]. 张曙辉. 教育评论. 2018(12)
[2]农村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与实践[J]. 苗庆硕. 中学数学. 2019(09)
[3]张秋红,辛宁,丁素娟.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