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渗透爱心教育的方法分析

2020-09-13朱怀艳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爱心教育方法分析小学语文

朱怀艳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出要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爱无疑是最好的情感体验,学生对于父母之爱、同学之爱、教师之爱、祖国之爱甚至是陌生人的友爱都是迫切强烈的。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爱心教育的渗透,让小学生能够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心教育;方法分析

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作为现代化教育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出要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爱无疑是最好的情感体验,学生对于父母之爱、同学之爱、教师之爱、祖国之爱甚至是陌生人的友爱都是迫切强烈的。对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对爱心教育的渗透,让小学生能够实现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的现状

1.1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忽视学生主体性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能够树立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展开爱心教育时所采用的案例、方式都是老旧的,对于新时代的接受丰富资讯信息的当代小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早已不再适应。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仍旧会下意识的采用一些老旧的案例。如,在五年级的《开国大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展开爱国教学。但是在语言以及案例上教师却是选择的“六十年年”阅兵仪式。虽然整体上并没有失误,但是对于“七十周年”阅兵仪式正在赤手可热的时候,学生的主观性都会更偏向于最新的热点新闻,而非是有点时代历史的教学内容。

1.2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忽视教师主导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教师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地位。但是在现有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自己在爱心教育中所发挥着的重要地位。如,教师在展开长辈对小辈的关爱教育中,受到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的影响,往往无法做好从一而终。因此在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许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无法把握一个良好的度,若是过于严厉导致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友爱,而过于友爱则无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因此整体上,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身份地位的界定成为语文教学渗透爱心教育的教学难题所在。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的优化方式

2.1  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渗透爱心教育

语文是一门文学性、历史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爱心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念和情感认知的基础所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就拥有大量的爱心教育内容。如,四年级《火烧云》、《蟋蟀的住宅》《鸟的天堂》等课文是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从而热爱自然,热爱小动物。五年级《开国大典》、《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则是要教导学生能够热爱祖国,为祖国而感到骄傲,为祖国而感到悲愤并且能够自强不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的是如何渗透爱心教育,让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感知并且认同蕴藏着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爱心教育内容。要求在课堂中能够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發展,让小学生能够利用自己的认识方式掌握到课文中所蕴含着的爱心教育内容。如,在展开《鸟的天堂》的课堂教育中,教师先通过对鸟的天堂的辉煌巅峰场景的照片的展现,观察学生们看到照片的表现,通过观察教师发现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了惊叹赞美的样子。之后教师再展现一张被破坏和毁灭掉的鸟的天堂的照片以及相关视频,让小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份观影体验,这份体验的表达形式不受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表达的习惯,自行选择文字、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通过对学生的观影体验的查看,教师可以掌握到学生对于自然,对于动物的爱心情况。可以说,让学生在爱心教育面前能够发挥自己的最直接的表现,并且作出最直接的回应,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渗透的爱心教育的方法。

2.2  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渗透爱心教育

在爱心教育中,教师一直是榜样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若是能够身先士卒,拥有对自然的热爱,对国家的挚爱,对于学生的关爱等,教师在言行举止之间就会展开这种爱心教育。如,展开六年级《山中访友》一课教学中,教师本身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保持着敬畏且热爱的心情,并且热衷于交友访友。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先通过自己访友过程中发生的小意外这一故事导入课文,由此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同自己朋友之间的深切情感,之后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并且提出作者的生平故事,告诉学生作者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文学家。然后引导学生展开对课文的精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而将学生带入到作者的心境以及身境中,由此学生能够感受到对于生活、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正是要让教师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做好以身作则的作用。如此才能够带领尚未形成独立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小学生,能够拥有强大的爱心精神。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展开爱心教育不够系统、整体,忽视了小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导致小学生的爱心健康教育发展并不完善健全。对此,在当今时代,展开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心教育渗透,要求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发现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情感感知方面的差异性,发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让学生不仅仅语文能力得到提升,爱心健康水平也可以得到提升。对此要求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现代教育工具,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再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都能够从语文教学活动中获得爱心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岑钰;;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年22期.

2.王秋云;;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德育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8年11期.

3.周乔云;;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德育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8年03期.

猜你喜欢

爱心教育方法分析小学语文
以“爱”为基础,做好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
提升矿业类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优势的方法分析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