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2020-09-13李秀梅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班主任

李秀梅

摘要:班主任一直是班级里的核心人物,班主任不仅要照顾学生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开始阶段,学生的一切都是从白纸开始的,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式是一种常用而且非常有效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

前言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一种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具备良好心理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具有积极的生命活力以及良好的生活状态,为社会的发展积极地贡献力量。小学生阶段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也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班主任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责任与义务。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仅仅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渗透式的心理教育健康方式,让小学生阶段就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一、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含义以及重要性

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在“咨询式”、“课程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渗透式心理教学的含义主要是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工作中,在正常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小学生以后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具有重要的优势。渗透式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渗透式的教育方式延长了心理教育的时间,能够克服课程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其次,渗透式的教育方式让心理教学更加全面,让学生的发展也能够更加全面。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都是比较有限的,渗透式的教学方式也能够使心理教育更加简单化。最后,渗透式的心理教育实现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而且渗透式的教育将全面发挥各个教师的作用,也能够减轻班主任的任务量。

二、小学语文班主任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

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教育氛围的营造仅仅依靠教师本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共同配合。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班主任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班主任要放下自己教师的架子及时地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班主任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与关爱,从而才能够在班级里营造一个融洽的教育氛围。其次,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展示的地方,放上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育。最后,学生在教育中要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工作,参与到各种教育活动中,从而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2.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融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语文的课本中会选择许多的文章,每个文章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需求进行编写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在语文课本中会介绍很多比较优秀的人物,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语文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优秀的品德素质。教师要注重挖掘语文教材背后的内容,让学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语文内容中包含丰富的心理教育的内容,教师一定要及时地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实际生活中的榜样进行教学。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非常容易地获取到各种信息。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非常优秀的榜样让学生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具备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语文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素材,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素材。

3.开展各种心理教育主题班会

虽然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渗透到各种教学中,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积极地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常采用的一种方式。班主任在班会期间设计多种活动形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能够加强学生对心理教育知识的学习。在主题班会中班主任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发言,从而教师才能够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内心。总之,灌输式地教育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从而才能够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发展。主题班会不仅是进行心理教育,而且,也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说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教师才能够帮助学生提出更加合理的意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采用家校联合的教育方式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家长的共同配合。而且,家长往往是最了解学生的人,家长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学校里的事情,对学生的教育不管不顾。因此,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也要及时地与教师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情况,对学生尽心及时地呵护与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共同指引,让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少走弯路。家校联合教育的方式更能够体现渗透式教育的含义,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每个角落中。

总结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较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加重要,班主任在教学中要同时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与知识教育。而且,班主任在教學中要充分地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班主任也要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与家长进行及时地沟通,才会对学生的心理更加了解,让学生能够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总之,当学生具备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会. 论小学语文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C]// 2018.

[2]祝贺. 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小说月刊月刊(11):272-273.

[3]李一鸣. 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s2).

[4]蔡艳. 小学班主任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 新课程导学(12).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班主任
我的“自画像”
我的班主任①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