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文化的构建策略
2020-09-13杨超男
杨超男
摘要:语文课堂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古今优秀文化的主阵地,初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着眼于课文的时代背景,追溯历史,了解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本精髓的品评中感受先贤们的思想,接受优秀文化的洗礼。各学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也是可以借鉴的资源,恰当的融合多样文化元素,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语文离不开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在生活中践行文化活动,既拓展了语文课堂文化,又传承了优秀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文化;构建策略
语文作为母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是文化,第一,它负载着文化;第二,它传承着文化;第三,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语文的文化气息越来越凸显出来,而作为传承这种文化所形成的语文课堂文化,也应为我们所关注和思考。一节有效的语文课,应该也必须对课堂中的每一个人施加一定的“文化力",使他们“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使命,不仅在于课程知识与结构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要改进课堂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构建语文课堂文化。如何构建语文课堂文化?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1.走进时代背景,了解文化渊源。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取的课文,特别是古诗文大多是经编者再三斟酌的经典作品,大都是脍炙人口,传诵久远的名篇,无一例外地折射出古今优秀文化的魅力。这么多精品,在教学中如何着手?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多了解课文背景。如在《〈孟子〉两章》的教学中,我就注重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大的变革。孟子处于各国新兴封建势力先后进行变法的战国中期。据《史记·孟轲荀列传》载:“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强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子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孟子称颂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世,主张“法先王”,行“王道”、“仁政”。在列国纷争和人民斗争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孟子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章句下》)的看法,强调统治者应重视人民的作用,这在当时有一定进步性。通过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两千多年前儒家文化的进步性。
2.挖掘文本精髓,感悟先贤哲思。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些优秀篇目,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如《〈论语〉十则》,教学中我从三方面总结了文章的内容:学习态度要谦虚(三人行,必有我师)、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先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学习方法上要时常复习、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修身做人方面要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士不可以不弘毅)、懂得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学们欣喜地发现,每句话既浅显又深奥,朴素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思,温婉中透露出人生的真谛。每句话都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句话都与你的学习密不可分。而此时的孔子,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圣人,而是生活在身边的一位慈爱博学的长者。吟咏《论语》,耳边似乎响起和颜悦色的一声鼓励,一声提醒,似乎是严师的谆谆教诲。
3.整合學科资源,融合多元文化。
新课改提倡跨领域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是各学科课程共同的需要。通过将不同学科整合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使语文教学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整合艺术科、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学科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彩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多元的课堂文化。
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学科之间有许多联系,有效的利用三者之间的联系,可以为各自学科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与课程间的整合。
原始艺术中,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的。诗歌合乐,可以唱,具有音乐的节奏。在现实生活中,音乐以她扣人心弦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情理交融的歌词,时时处处的拨动听者的心弦,触动听者的灵魂。因此合理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音乐元素,能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感悟情感,塑造品质。教学实践中可以完成语文和音乐的相互渗透,以达到情感培养目标,如用音乐烘托、铺垫情感,渲染情感;通过音乐欣赏,来释放情感;甚至可以借助优秀的音乐作品来充当时尚的“例子”,作为语文课堂知识学习的素材。在教学诗歌鉴赏时,音乐往往扮演着引路人的作用,引领学生走入诗人所描写的意境,烘托气氛。如教学《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听配乐朗读,初步感知词的情感基调和内容;再让学生和乐自读,细细体会词的意境和情感;最后让学生吟唱,唱出韵味;这番体验下来,词意词情已然在心。如若让学生再谈一谈由词所见所想所感,无需老师过多分析,学生就自然参透作品了。诗词与音乐相融,让语文课堂呈现出多元文化,更具古典韵味。在教学修辞方法、表达技巧等专题时,优秀的流行歌曲歌词就是最好的教材,比如说周杰伦、林俊杰等众多学生追捧的歌星的作品(不一定他们作词)都非常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化典、想象等技巧,以此为素材,既吸引学生眼球,又高品质完成了教学目标,可谓一举两得。
语文教学也可以实现和美术的完美结合,其实很多语言文字都可以转化成形象的画面。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段文字课文配有插图,读文字看插图这实际上就是语文与美术的整合,也是多元文化的应用。还有不少诗歌与美文,都兼具画面感,比如《使至塞上》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浩瀚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上云霄,奔流的黄河之上落日浑圆,让学生结合文字展开想象,用素描画出情景,将文字用美术画来展现,体现多元的课堂文化。
加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利用网络,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素材,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动性,已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和熟练应用。除此之外,语文教学还可以与其他学科,如科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相整合,只要愿意尝试,语文课堂定会呈现更丰富的文化。
4.丰富生活体验,拓展课堂文化。
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生活中的生动场景,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材料。当生活体验成了学习资源时,学习场所就可以无处不在,学习活动也不局限于围绕文本而进行了,比如举行“记者招待会、采访、表演课本剧、组织讲座、观看电影、参观游览等活动经历都可成为学习活动,都可以作为课堂文化的拓展方式。例如学习了《孤独之旅》,学生知道了杜小康因家庭变故随父亲到陌生没有人烟的芦苇荡放鸭,他经历了恐惧害怕到内心平静再到面对现实,最后经过暴风雨的洗礼变得坚强,他的孤独之旅就是他的成长之旅。因为《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為了让学生对故事背景和人物有更多地了解,我让学生观看《草房子》的电影,拓展了课堂,拓深了文本。
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既需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又需要去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情境,拓展课堂,融入更多地文化元素。
因此,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积累文化素材。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把生活场景移入课堂,进行语文内容的情境整合,再现生活,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更有价值的知识;在生活中实践,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与渠道,使学生在生活这个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如中秋节举行“咏月”诗歌背诵比赛,对月亮文化进行探幽;元宵节让学生制作灯谜;在新的农历年到来时谈谈年的由来、生肖文化,写写春联……,以此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拓展课堂文化的目标。
语文是一种文化,应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应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文化之中。但这种文化整合弥散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中,从本质上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文化。语文是文化传递的主要载体,我们可以通过挖掘文本蕴含的文化精髓、融入其他学科可用的文化元素、立足于生活链接文化资源来关注语文课堂的文化属性,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和生命的成长!
参考文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