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你认识“双相情感障碍”

2020-09-13吴美岭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双相发作

吴美岭

双相情感障碍属于一种精神类疾病,此病并非由思维因素导致,而是心境因素导致,属于一种心境上的障碍,在发病的过程中患者具备清晰的意识,所以双相情感障碍又被称作狂躁抑郁症。在双相情感障碍病发的时候,患者的情绪表达极不稳定,呈现出间歇性的高低起伏,狂躁和抑郁两种负面情绪会不断的轮流交替发作,而在病情未发作的时候,患者的表现则与正常人没有两样。

一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属于一种心境障碍类疾病,英文名称是BipolarDisorder(BP),指的是躁狂和抑郁混合发作的一类疾病。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明确其发病原因,但根据有关数据调查,其发病过程中,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以及生物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对其发病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临床治疗中应急因素和遗传环境是被判断为该病诱发的重要因素,具有一定交互作用,具体临床表现也可以分为抑郁发作或者躁狂发作,或者两者一起发作。

二 双相障碍发作时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可以根据患者发病特点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

(一)抑郁发作

(1)人口学特征

根据临床上的遗传学研究表明,遗传学因素在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比例,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如果父母之中有一位患有情感障碍,那么其子女的发病率也会较高,大约为25%,如果双亲都患有情感障碍,那么子女的发病率则会更高,大约为50-75%。在以往的临床治疗案例中,通常女性患得单相抑郁的几率更高,是男性的两倍,但在双相障碍中男女的性别差异对患病率没有显著影响。

(2)抑郁发作特征

首先,病症特点对比单相抑郁而言,双向抑郁的发病更急,病程维持时间比较短,但是发病次数很频繁。其次,双向抑郁的发病特征包括情绪严重不稳定,很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患者在脑中思索着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思维内容大多没有逻辑,大脑时刻保持着紧绷的状态,思维散漫且迟缓,睡眠时间过长,体重增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通常这类患者都会伴有程度不一的酒精依赖或烟草依赖,严重的患者甚至抱有自杀念头。

(二)躁狂发作

(1)心境两极化

这类患者通常给人一种整天嘻嘻哈哈、精力特别旺盛的感觉,随时随地都保持着高亢的情绪,似乎永远都不会感到疲累,情绪起伏特别大,没有规律,时常给人一种阴晴不定的感觉,也许在交谈的过程中一句话不符合他的心意,就能使他爆发出强烈的愤怒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做出破坏性行为,但往往这种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患者很快就会平静下来,转怒为喜,让人摸不着头脑,觉得诧异无比。

(2)思维奔逸

这类患者通常都反应快速,脑袋里思绪良多,自己给自己制定了许多目标和计划,整天滔滔不绝,甚至觉得自己的思想都跟不上嘴巴,说话一般不经大脑,没有思考过就说出来了,言语过多,口若悬河,在说话的时候为了强调自己的论点,还会比划动作来加强表达性。

(3)活动增多

患者通常有着比较旺盛的精力,兴趣十分广泛,而且整天风风火火的,精力过度旺盛,仿佛自己不会疲倦一样,整天看起来都是忙忙碌碌的,喜欢去管人家的闲事,但是什么事情都是虎头蛇尾,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而采取一些哗众取宠的行为,行事上专横跋扈,喜欢给别人解答问题,喜欢指挥别人。

(4)躯体症状

通常面色红润,心率加快,瞳孔增大。睡眠减少,难以入睡,醒来的很早,睡眠无规律,食欲过强,喜欢暴饮暴食。

(5)轻度躁狂发作

轻度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称为轻度躁狂,可持续数天,情绪升高,精力充沛,活动增多,幸福感明显增强,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毅力,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求减少。有时他们易怒、自负和鲁莽,但不伴有幻觉、妄想和其他精神病症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不大,有的患者有时达不到影响社会功能的程度。普通人往往难以察觉。

(三)混合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状同时出现在临床上是罕见的。它通常发生在躁狂和抑郁迅速逆转的时候。例如,一个躁狂发作的人可能会突然变得抑郁,但几个小时后又会再次躁狂,给人一种“混合”的印象。然而,这种混合发作的状态一般时间较短,大多数会很快转入躁狂或抑郁状态。躁狂和抑郁的症状在混合发作中并不典型,经常被误诊为分裂情感性障碍或精神分裂症。

三 双相障碍怎么治疗?

(一)个体化治疗

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和主要发病症状以及身体情况等条件因素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治疗初期应该从低剂量用药开始,根据患者的受药情况依次加重。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

(二)综合治疗

应该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干预措施,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预防患者产生自杀的念头,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三)长期治疗原则

因为双相障碍是终身性疾病,会不断地以循环方式发作,所以应该采用长期治疗防止患者抑郁障碍发生频率过多。急性期的治疗目标是尽快控制患者症状,缩短患者病程。巩固期的治疗目标是配合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防止患者症状复发,帮助其恢复社会功能。

(四)药物治疗

目前在临床治疗上有效的药物为抗躁狂药碳酸锂和抗癫痫药,又被称为心境稳定剂。针对躁狂症状病发明显的躁动患者,可以联合使用精神病药物,可采用氯丙嗪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喹硫平等抗精神病药物,針对复杂性患者可以使用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受药性进行严密观察,避免患者因为药物不良反应而产生影响。针对双相抑郁患者,不主张采取抗抑郁药物,有诱发躁狂症的危险。

小结

综上所述,双相障碍更多的是一种心境上的障碍,属于心理疾病,而非思维上有缺陷或损伤,其在发病过程中仍具备正常的认知行为能力,主要的诱发病因与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存在关联性,在双相障碍发作的时候又根据患者的发作特点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抑郁发作时通常表现为思维混乱、注意力难以集中、嗜睡和自杀倾向等,而躁狂发作表现为精神亢奋、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和起伏过大,混合发作则是两者一起发作,这种情况较少。医生在诊断病人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避免误诊。

猜你喜欢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发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双相抑郁也是抑郁症吗?
警惕隐藏在自言自语后的癫痫
双相型障碍概述
奥氮平用于非精神分裂症治疗及不良反应国内研究进展
双相障碍:天才与疯子之间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心境稳定剂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