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探索研究

2020-09-12杨超

文存阅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工作模式志愿服务党建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了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工作。本文从实际调查出发,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工作模式思考。

关键词:党建;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工作模式

近年来,全国各地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了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社区“双报到”工作,在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深化党员志愿服务行动、探索建立机关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引导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渠道,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本文就某市某社区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现状,随机抽取30位社区居民和6位社区管理干部作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志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对策,作了简要的探讨。

一、党员“双报到”的概念

“双报到”是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所在地区的街乡镇党(工)委报到,按照街乡镇党(工)委统一安排,参与街乡镇或下辖社区村的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工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回居住地社区村党组织报到,按照社区村统一安排开展服务。[1]“双报到”工作主要从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基层党组织,另一层面则是在职党员。党组织到所在地社区报到,主要任务是按照区域化党建的要求,与所在地社区党组织或社区内的其他基层党组织结成对子,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主要任务是按照“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要求,全面参与社区党组织统筹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

二、数据统计分析

(一)人口学统计

该社区属于搬迁社区,居民大多是拆迁搬入家庭。其次,周边经商的小商户为了工作、生活方便租住了社区居民空置的房屋。因此,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为19-40岁。从受教育程度看,分布比较均匀,主要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大学及研究生学历共7人,不足20%,说明社区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因此,加强社区文化类志愿服务活动非常有必要。

(二)志愿活动开展知晓度

社区管理属地内有一个教育园区,包括两所高职高专学校,还有多所高完中、中职、幼儿园等其他各类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频率较高,但仍有30%的受访者不知晓。分析原因可能是受访者是新搬入社区的居民或商户,也有可能是因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期宣传和后期回访不到位原因造成。

(三)志愿活动开展满意度

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满意度,社区干部明显高于社区居民。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社区干部参与或组织了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和知晓率较高,同时在活动准备和过程中都倾注了精力,比较有情感认同。而社区群众参与的不全,或者志愿服务活动不是自己需求的,又或者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没有达到受访者的要求等。

(四)志愿活动类型

通过对社区居民的调查,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内容比较丰富,涉及了12个方面,群众对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知晓率还是较高的,除了就业创业服务、青少年成长服务、扶孤助弱服务3项。因此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对这3项志愿服务需求很大。

通过社区干部的调查,可以看出调查数据基本与社区干部对志愿服务满意度的调查数据吻合,同时可以分析得出社区干部对志愿服务的及时性和需求项目比较关注。说明社区与提供志愿服务的组织和单位或者个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开展统筹性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五)志愿服务信息获取途径

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活动知晓主要是从居委会通知和社区宣传栏得知,更有23.3%的居民未接到通知。可以说,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社区治理仍然依赖最传统的方式,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发展还是存在方式和方法上的不足。

(六)志愿者类型

从志愿者服务类型来看,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主要是有政府、学校、公司背景的服务团体,也就是“双报到”的单位主体和党员个体,是具有组织性质的,缺乏的是民间的志愿服务组织,这将是社区进一步开展好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方向。

(七)回访方式

从回访方式看,各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均开展了回访工作,开展实地回访要高于线上回访率。开展回访工作有利于掌握志愿服務活动开展的质量及群众需求、满意度的反馈,便于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志愿服务活动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上,社区居民和社区干部认识基本统一,主要体现在一是服务时间不精准;二是志愿者缺乏培训,专业技能不扎实,不够专业;三是对社区状况不了解,服务效率低;四是社区服务的参与形式、途径单一四个方面。说明志愿服务活动需要比较专业的人员进行统筹安排,对参与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应该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培养,择优上岗。

(九)社区居民期望的社区志愿服务

通过调查,社区居民对医疗保健服务和扶孤助弱服务两项需求比较强烈,对社区治安服务、环境卫生服务、青少年成长服务有较大需求,这几类需求均是具有政策性和技术性的,能解决社区居民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难题。

(十)志愿者需要的素质

通过多年的社区治理,社区干部认为要完成好社会服务,需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团队的协作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说,社区志愿服务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或团队进行管理,对志愿者进行培养,同时志愿服务队伍也需要更专业化的发展。

(十一)志愿者管理中需改进的方面

社区干部通过开展工作,深知要做好社区志愿服务工作需要从体制机制上有创新,特别是在权责利的划分上要明确,在奖惩和准入机制上要有相对应的规定条款。

(十二)需要获得志愿服务的群体

社区干部更关注社区居民中的弱势群体,可能与社区干部平时开展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工作中的痛点、难点有关,希望通过社区志愿服务得到有效解决。

(十三)希望哪类群体提供志愿服务

社区干部对各类志愿服务者都抱有开放欢迎的态度,特别是以大学生、社会爱心人士、社区工作人员为主的志愿服务团队,因为这类服务人员以爱心奉献为主。

三、“双报到”志愿服务对策研究

(一)“双报到”志愿服务清单

按照调查结果及分析,从社区角度拟定《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需求清单》,针对社区范围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家住社区的党员。

(二)“双报到”志愿服务方式

党员到社区党委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应充分运用原有的社会志愿服务平台,主动认领服务岗位、认捐公益项目、认交居民朋友,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需采取适当方式,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与评判。

参考文献:

[1]“双报到”:城市基层治理的北京经验.首都治理.2019.2

作者简介:

杨超,男,四川广元人,汉族,学院数字艺术系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项目《党员双报到背景下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探索研究》(项目编号:2019C17)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工作模式志愿服务党建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的理性构建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机构的专业化建设研究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