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参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对策研究

2020-09-12李国林张艳洁付志新王刚何振平

文存阅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科普互联网+

李国林 张艳洁 付志新 王刚 何振平

摘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需要高等院校发挥其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本文着力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高等院校的社会科学科普资源开发、开放、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从而来确保高校科普开发的质量、开放的效益,使得高校能够更好的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

关键词:高校;社会科学;科普;信息技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是全社会共同的认知和行动方向。在2012年我国首次举办了高校科普开放日活动,全国各省市的197所高校参与了该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院校蕴藏着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高校不仅抓教学、抓科研,还要抓科技普及。”[1]

一、高校社会科学科普工作重大意义及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迫切,社会思潮对人们的冲击也越来越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需要更多正能量的出现。社会科学的科学化、新颖性、新媒体化的传播,对于健全民众科技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而科学技术中蕴含的科学文化、人文精神,增加文化的吸引力,提升科普传播的力度。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精华,弘扬传统文化精髓,有助于健全人的品格,提升社会的文化自信。同时,社会科学的知识更容易被人所接受,消化吸收的坡度相对自然科学要小很多,也更容易做到通俗易懂[2]。

但是在目前,高校科普工作还在起步阶段,开放的院校较少,开放的时间短暂、固定,开放形式单一,被动式开放居多,科普资源比较少、形式单一,适合大众需求的资源稀少,科普积极性不高。而高校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方面的这些方面不足表现也更加突出。为此,需要研究应用好高校的科研和人力资源来做好社会科学科普工作,肩负起高校的社会责任。

二、互联网+对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自媒体兴起,网络去中心化,去权威化,人人都是媒体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媒体和社交紧密联系;网络资讯发达,泥沙俱下,网络伪科学和负面意见领袖市场泛起;而网络的传播的便利,也带了大量各式各类的外部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这些都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互联网环境下,运用新媒体开展文化传播的实时性、互动性、体验性、聚合性、迅猛性等特征又给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3]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社科科普开发与开放对策研究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高校社科科普开发体系,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会科学文化资源和产品,为文化惠民奠基。

以传递科学精神和文化知识,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制精神为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更要培养创新精神。在主题选择上,选择人们喜闻乐见的、社会关注的文化主题;可以根据当前突发情况和突发舆情,有针对地选取。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大战略背景下,突出选择面向“三农”的社科科普资源,从文化层面引导农村、农民的振兴和现代化。

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来展示科技文化资源;提供讲座、科普网站、舞台剧、影视片、展览、体验式实验、手机报、游戏、书籍印刷品等多种多样的科普文化资源和产品。当下,短视频形式的社交媒体方式的表现形式,广受大众欢迎;微视频形式的微课教学,深受学生喜爱。那么高校的社科科普视频也应该精心设计和制作成短、微视频形式,符合大众的口味。比如笔者参与的“燕赵渤海的秘密”的科普网站,就大量运用微视频的形式来表现渤海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比纯图文的内容,更能为读者所接受。充分依托高校实验室、实训室的功能,社科科普项目能实就不虚,注重体验性;虚实结合,增强效果。而游戏化的科普产品和资源,更能引人入胜,体验性更强。而在实物不能够或不易展示的社会科学相关的科普资源,可以借助虚拟现实的技术,运用虚拟体验式参与方式,让时空再现,相信更能让人印象深刻,带来别具一格的社科科普体验。

依托计算机网络、移动网络平台传播;借助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方式,扩大科普传播的范围和影响。比如笔者参与的“燕赵渤海的秘密”的科普网站,还会把相关科普资讯,发布到公众号,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推广。随着自媒体、新媒体的崛起,为了引领社科科普的话语权,高校等社科普及部门应该打造自己品牌的大V和网红,及时更新内容,保持持续热度。

为了扩大社科科普的深度和广度,高校可以联合社科研究院所、科技馆、电视广播电台、民间研究人员,发挥集团作战的力量,充分调用高校的人力、物力资源,有规划,成系统的,开发社会科学科普资源和产品。同时,开发的社科客气普资源积极的向社区、中小学开放,征求使用者的感受和建议,修订和完善相关资源和产品[2]。

在高校中,大学生是宝贵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也是最有干事激情的高校群体。充分发挥广大的青年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热情,在高校的科普资源开发与推广工作中,引入大学生科技志愿者,加入开发与推广队伍,深入基层,扩大高校科普的广度和深度,也让学生在其中得到锻炼和升华。

(二)研究“主动营销”式的高校社科科普开放机制,实现科普文化资源面向大众开放的常态化,保障文化惠民的时效。

信息化时代,最不怕的是信息找不到传播途径,最怕的是不去传播信息。高校通过科普去完成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使命,就不能“身在深闺,人未识”,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需要积极的、主动的去传播;需要去主动、积极地识别、挖掘社会大众在社会科学、传统文化方面的需求和契机,去打造适合大众口味的社科科普产品和资源。

为了发挥社科科普开发的群体性力量,建立高校科普联盟,互通有无,优势开发,合作开发,避免重复性开发,防止出现大量盲区。建立统一的科普信息发布平台,主动的、及时公布各个高校的科普文化资源和场馆的开放信息,使民众及时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积极谋求在新闻出版和电视媒体上发布高校科普开放信息,尝试运用短信息、手机报等推介方式发布信息。优先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网络,开展网上展览,网络传播科学文化,随时随地就可以参与。积极寻求与电视广播机构、新闻出版、科技馆厅等部门合作,在电视、新媒体上在多种传播媒体传播科学文化,提高民众的受益面。

合理引导大学生科技志愿者、社会自愿者,甚至是中小学志愿者,参与科普开放工作,提供优秀的人力服务资源。

四、高校科普的激励机制研究

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在社会宣传、科普投入、科研立项政策、科研业绩认定、科普考核与奖励,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高校社科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中来。比如在社科课题立项中,规定一定的、与课题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科普的考核任务。相关部门加强科普业务相关培训、科普专门人才培养,从而使得更多的社科研究人员,有能力、有效率地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加强科普志愿者管理与引导,通过培训和实践锻炼,使得学生得到能力提升;通过科普开发与科普推广的志愿者時间认定和综合素质加分,确保学生的积极性。总之,从多方面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校和师生员工在科普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在科普开发和开放方面的愿力、动力、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更好保证科普开发的质量和效果,保证科普开放的效益和效果,从而更好的完成好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等这一重大社会责任。

运用互联网思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环境下,提升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科普资源开发的质量,提高高校社科科普开放的效果和效益,运用激励机制确保高校社会科学科普工作的成效,高校能够更好的履行自己服务社会的社会使命,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制精神,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社会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顾敏佳,刘益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科学普及的发展历程——以全国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会议为主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v.41;No.195(04):24-29.

[2]危怀安,蒋栩.协同视角下高校科协科普资源生态圈构建[J].中国高校科技,2018,(001):36-39.

[3]丁育萍.新媒体技术在科普传播中的应用研究[J].传媒论坛,2019,002(002):128,130.

课题项目:

2018年河北省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燕赵渤海的宝藏,编号:18K53503D)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科普互联网+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社会科学总论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