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的三把金钥匙
2020-09-12尹菲
尹菲
摘要: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被众多语文教育者推崇的阅读方式。朗读教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开创颇早,也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程”。朗读教学有规可循,如抓住这三把钥匙,则可事半功倍:长句子停顿读;关键词重音读;品课文有感情读。
关键词:停顿读;重音读;有感情读
古人云:“读诗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胸围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获取情感体验最重要的方式。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朗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最直接方式。
课标规定的朗读目标,每一学段都出现了“朗读”二字,足以见得朗读指导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重要性,“正确、流利、有感情”正是直接对语文课堂的朗读指导提出了要求。再者统编版教材对课文的选择和课后习题都进行了较大的改动,课后习题更是对朗读有了明确的要求。笔者通过对一下课文《小猴子下山》一次又一次的试教,初步探索出三把朗读金钥匙。
一、长句子停顿读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一年级的孩子由字到词到句,都有了很大的认识,对于句子短小的诗歌类文本能够读出节奏感和韵律感。但是对于长句子的朗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往往会出现不断句,一口气读到底、断句错误、拖音严重。因此在遇到较长句子时,必须教会学生停顿读。
课件: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生1读。)
师:谁来当小老师点评一下?(生2:我觉得他读得太快了,没有一点停顿。)
师:那你来读一读。(生2朗读。)
师:谁发现他读得和前面同学有点不一样的地方?(生3:“小猴子”和“下山来”中间有停顿,“走到一块”和“玉米地里”有停顿,“他看见”和“玉米结得”和“又大又多”之间都有停顿。还有后面的“扛着”“往前走”这些地方都出现了停顿。)
师:哇!你们一个读得有停顿,一个分析很到位。你们俩掌握了朗读的第一把金钥匙——长句子停顿读。(板贴)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生齐读。)
现场听的感觉非常奇妙,原先小学生朗读的共性问题拖音没有了,每一位同学在朗读的时候都能做到正确停顿。
二、关键词重音读
汉语的魅力就在于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不同的重音朗读,不同的处理方式,意义可能也就大相径庭。以“明天我去南京”为例,若重音在“明天”,则突出时间;若重音在“我”,则突出主体;若重音在“南京”,则突出地点。汉字抑扬顿挫,密咏恬吟的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课件: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师: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1读。)
师:老师发现你把“非常”读得特别重,这是为什么?(生1:因为我觉得小猴子可能是一只没见过世面的小猴子,所以他看到这些又大又多的玉米,是高兴万分的,因此突出了“非常”。)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看来你已经完全拿到了朗读的第二把钥匙——关键词重音读(板贴)。同时我也听到你提到了“又大又多”这个词语,那这个词语放在课文中应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生2读。)
师:老师感受到你把“又大又多”这个词语读得很缓慢。这也提醒了大家,重读不一定都是响亮地读,也可以是缓慢地读,重读的处理应该就是突出我们通过课文感受到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朗读指导的效果是可见的,每一次的朗读都在进步中提升。正是因为学生明白了关键词重音读,才能于细微处把握蕴藏在课文中的大情感。
三、品课文有感情读
有感情朗读课文是朗读中的最高要求,要求学生朗读时通过轻重、抑扬、停顿等变化,把文本的感情传达出来,同时又有主体的感情参与其中。这是在前两种朗读技巧的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朗读。
课件: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生1读。)
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生2:他把动词“掰”和“扛”读了重音,读得比较慢。但是我和他有点不一样,我觉得带有动词的这两个地方,应该读得快一点。)
师:话不多说,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听你的朗读了。
師:掰玉米时,小猴子可是非常干脆、快速的,所以,这里快一点,没有问题。小猴子掰好玉米,扛着往前走。看看小猴子,“扛”是怎样的动作?(生做动作。)
师:扛着玉米的小猴子是怎么样的心情呢?为什么不是拿着呢?(生3:他的心情是高兴的。)
师:不错,有高兴。还有没有呢?你看老师扛玉米的动作。(生4:我知道了!他还很得意,有一种得意洋洋的感觉。)
师:哇!我喜欢你的得意洋洋!你能不能用这个感觉把这句话读一读?(生4读。)
师:掰了大玉米,扛着走,他不只是高兴,还很得意呢!现在大家又拥有了另一把朗读金钥匙“品课文,有感情地读”(板贴)。
师:原来短短的这一行字,朗读起来竟有这么大的学问。朗读好课文的三把金钥匙你们都拿到了吗?
当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低段的课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性:重复性。在详细指导朗读后,可以做到由扶到放,让学生自己去朗读。以下为学生经过指导后,使用符号,作出的朗读标记。
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最真的一件事!”,王荣生教授说。朗读指导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是一种还原语文教学的不二选择。“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抓住这三把钥匙:长句子停顿读;关键词重音读;品课文有感情读,还学生朗读空间,让学生坚守语文本位,打好语文基础,积累语文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与文本对话,有阅读生成。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刘泽华.语文教学要重视读[J].文学教育,2006.
[3]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4]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