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地区山水景观的审美观刍议
2020-09-12晏安朱颖
晏安 朱颖
摘要:探知川西北羌族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审美观念,需从羌族的自然崇拜和对自然环境的敬畏感进行研究。经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本文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羌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山水景观审美观念為研究对象。解读羌族多神崇拜、自然崇拜对原始山水景观审美观念的影响。力求探寻到羌族人们身边山水自然环境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为今后当地的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羌族;山水景观;审美观;地域特色
羌族,自称为“日玛”“尔麦”,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祖先从甘青地区到松潘弓杠岭,再到岷山之阳——九顶山脉。阿坝州茂县、理县、汶川、黑水,绵阳北川地区成为了羌族聚居地。阿坝州作为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其拥有神秘而古老的羌族释比文化、多神自然崇拜,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异彩纷呈。[1]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羌族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形成了富有羌族个性的审美观念。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山水景观类型,且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独特的藏羌文化与神秘的宗教文化交织,产生出了独特的羌族文化。特有高原和河谷气候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羌族地区山水景观,为我们研究羌族山水景观审美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羌乡山水景观
“羌笛悠悠,越过溪水、河谷,越过高山,越过云朵”这一文学性描述,是对羌族乡村美景的真实素描。笛声、溪水、河谷、高山、云朵,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如此美景,唯有羌乡。“羌乡”已成为了文人和学者对羌族地区的专门称谓。羌乡独特的民族风情、美丽的山水景观得到采风人、学者、旅游者的青睐。
山水景观是指大自然中具有观赏性的、审美性的,天然形成的山、石、水景等原生态自然景观群组系统。它的形成是大自然几百万年地壳运动和雨水冲刷、气候变化的结果。传统羌族所居住的地理环境主要是半山和高半山区域,2008年“5·12”地震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山上居民搬迁至河谷居住。经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羌族地区主要呈现出四种不同的山水景观类型。第一种,河谷小气候型,属于河谷的冲积扇地形和局部气候形成的小气候景观环境;第二种,半山背山平台型,属于山前有平台,山后有更高的山脉呈现出来的地形环境;第三种,高半山梯田型,属于高半山坡地地形的延伸变化所产生的自然景观和生产性景观;第四种,山顶平台型,属于高冷伴随开敞空旷的自然环境景观类型。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和改造它,并在认识和改造过程中有了自身的体会和主观意志。审美观念在改造自然和劳动实践中得到确立和发展。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羌族地区经过历史的发展和地球板块运动,形成了独特而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山水景观。同时伴随自然崇拜的产生而确立了一种特征鲜明的山水景观审美观——“敬畏、适应、依靠”的审美观念。
二、敬畏——自然崇拜
羌族的宗教思想虽受佛教、道教、笨教的影响,但仍保留着原始自然的审美意识,精神文化层面依然停留在大自然多神崇拜的阶段,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象和行为都尊崇为神。各类神都有各自所需要管理的事情,加上受地域环境影响,不同神的名称、祭拜方式不同。山神和神树林是羌族祭祀和崇拜的重要自然环境神灵。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四羌族人们要准备好干粮以及牛羊,来到所要祭拜的大山中进行祭祀,杀羊烹煮、载歌载舞,而后享用和分食所带食物。羌族所尊崇的最高神是天神“木比塔”,诸神都以“白石神”为代表。山上、屋顶、田地中、石砌,随处可见大家供奉的白色石英石,是一道独特的石质景观。而羌族白石崇拜的神性特征并不是天然石块本身,而是白颜色。白石神最开始是羌族对天神或祖先神进行“人格化”的转化,白石被视为羌族中最高神的象征,它也是一切神灵的象征,这些白石被称为“阿屋尔”,象征天神、地神、山神、树神、羊神、家神、石匠神等不同的神灵[2],体现了羌族审美意识的独特性在其宗教的指向上的反映,羌族原始先民将审美意识转移到了他们所创造的神和神话的人身上。
不同民族文化对山水自然景观的认识不同,其审美方式、情感内容和感知意识都会出现差异。羌族的释比文化、神话传说、自然环境等对其赋予新的精神形象,山水景观也成为他们的重要审美对象。在羌族人生活里,审美观念和意识并不只是体现在精神上的情感愉悦,而主要是通过情感的渲染激起人们的共鸣,羌族审美理念并不重视形式的表达,而更重于在精神文化的教化作用。在大部分的羌族聚居区,都能看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山林树木的行动。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促使了这一行为的延续性。在茂县的黑虎乡到现在还有护林队群体存在,开展巡山护林活动。羌族人们认为只有在自然万物能生存的环境和前提下,人类才能生存、发展,也许这就是羌族人们在自然崇拜过程中树立的独特审美观念。
三、适应——发展利用
羌族主要聚居区位于岷、涪江流域的半山及高半山地带,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更多的是如何适应周围环境。在构造建筑、农业生产、农闲活动时能够充分利用地势、地貌、善于就地取材,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羌族一般聚族而居,通常几十、上百户聚居一寨,俗称“羌寨”。共生共存的自然审美观,借助山水的力量,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基于岷江高山河谷地带,能使用的土地较少,羌族儿女为了生存而要合理的保护和利用资源,建筑在建造时既要保护良好的耕地资源,还要结合地形条件使整个布局依山而建、因山而动,与自然山水的共存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古羌原始居民受到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影响,整个居住状态呈现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景象。建筑布局及环境组合中,整个聚落建筑景观布局自由洒脱,不拘一格,对山水地势的巧借与利用,使得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相互渗透,表现出共生共存的和谐美。地区环境带来的气候对于民居建筑及聚落景观有较大的影响,不会像现在这样用科学化的手段来满足人们对御寒、避暑等基本生活的要求,只有通过利用自身条件,去适应当地生产生活环境。羌族人民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了解,结合自身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来建造场所,依山傍水、耕牧方便且兼具安全性的审美意识。羌族的建筑景观布局大多通过碉楼为中心而展开的,并不是为了某种意识,而是因为其战备防御实用性的需求,是生存环境下群体审美意识的表现。与传统汉族山水景观建筑布局中注重平面扩展布局的群体组合及中轴对称的严谨布局方式截然不同。
四、依靠——保护生态
虽然早期羌族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是很全面,但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而且与羌族人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果人们随意破坏,就会受到大自然相应的惩罚,所以在他们的审美观念里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成为全民族的崇拜和保护的对象,达到保护生态文化的审美宗旨。在羌族原始宗教中对自然界的保护思想也在释比活动中有所体现,其根本目的在于调节人地关系,使之和谐,达到人、地和平共处、共生。这种审美意识也正是现代城市景观发展所需要注意到的。
羌族人民这种对自然界的崇敬和畏惧,建立起羌族人民良好的保护生态审美理念,在这种自然力量的发展之下,形成属于自己特有自然审美观念。其内在民族文化机制制约着羌族人民的行为,从而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在羌族人的生活中,大自然是基础的条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羌族人的自然崇拜也是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态环境的一种手段,他们利用“神的力量”来保护大自然。
五、羌族地区传统山水景观与当代景观设计理念
当代景观规划布局中蕴含着传统园林设计所运用的基础原则和规律,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羌族地区山水景观审美观念在现代城市满足人的空间、功能布局要求的需求下,借鉴传统羌族地域生态景观的山水特色。羌族地域传统生态景区的景观风俗特征给当代城市山水景观的建造提供了新的启示。羌族地区传统山水景观审美有着浓厚的文化沉淀、审美要求和景观特色。传统羌族的山水生态景观建造的理念和精神,是現代山水城市景观布局应该学习的方向之一。特便是四川阿坝州地区的城市规划设计应突出本地民族特色,不应被国际化城市景观做法所同化。在羌族聚居地的城市建设中应从传统羌族地区山水景观审美的文化来源、审美体现和特有的山水景观审美观念特点等方面来突显羌族特有的文化审美意识。
结语
羌族历史上经历了不断迁徙、多方融合,在发展中不断认识、不断累积,民族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必定有其特殊性。原始社会中宗教信仰的“神性”意识、对自然的保护观念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多样而具有民族特性的审美观念。羌族独特的山水景观造就了当地人千百年审美文化的沉淀,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取向在对自然的审美形态中得到体现,是羌族人认识世界和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是羌族人特有的审美意识反映。正是通过这种多神崇拜宗教文化、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对自己家园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审美思想,促进了羌族民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具有特色,是我们当代城市山水景观规划审美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刘虹敏.川西北传统羌族聚落景观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6.
[2]俞卓.羌族聚落景观符号在现代景观中的意向表达——北川新城旅游休闲景观设计方案的思考[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9.
[3]申秀清.简论羌族宗教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J].宗教学研究,2016(02):113-116.
[4] 孙倩.传统山水园林景观的审美特征及启示[J].城乡建设,2010(03):64-65.
[5] 吴昊.绵阳滨水景观保护性规划中对羌族文化的体现探究[D].西安: 西安美术学院, 2012.
[6] 饶建华. 羌族民俗文化中的审美意识探究[J].美术观察,2015:126.
[7]张曦,黄成龙.中国羌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193-195.
作者简介:
晏安,男,硕士,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建筑与园林景观设计。
朱颖,女,本科在读,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环境设计。
基金项目
2018年度阿坝师范学院质量工程学生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80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