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文字“草化”现状及演变研究

2020-09-12闫慧慧

文存阅刊 2020年11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考古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通过考古专家的努力探索,对于秦文字的发展状况,有了更加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但在实际情况中,仍然有许多人不了解秦文字的发展状况。进入社会发展新时期,深入探索秦文字的发展状况,既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秦文字的演变状况开始分析,重点论述秦文字的草化现状,希望以“秦文字”为切入点,让更多人可以了解中国文字的历史和文化。

关键词:秦文字;草化现状;演变状况

在历史上,秦始皇颁布了很多制度。这其中,“车同轨,书同文”的制度对我国文字发展史产生了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规范化运动”。起初,根据我国考古学家的发现,人们认为在秦代可能只有“小篆”一种文字。后来,随着考古学家的深入探索,不断有新的发现,人们认为在秦代可能不只有小篆一种文字,可能还有“隶书”的存在。了解秦文字演变状况,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思考。

一、论述秦文字演变状况

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在秦代主要有三种书体,包括小篆、大篆、隶书。“大篆”的书写特征是笔法圆滑,一般不能有弯折的情况出现,完成大篆的书写,通常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书写者的技能也有比较高的要求[1]。历史上,在秦代的生产力取得进步时,人们的生活、朝廷的政事,节奏都快了起来。这个时候,大篆的书写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节奏。随着“小篆”的出现,大篆开始逐渐退出历史。据史料记载,小篆是由当时的政府整理出来的,只在秦国范围内可以使用,而且,主要是供贵族人使用。小篆作为当时的政府官方文字,其用途主要不是为了传播文化,而是为了用在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这一点,从当前出土的秦文物可以看出来,例如:发兵虎符、记功刻石等,都有小篆的体现。由于小篆特殊的成因和作用,小篆在秦历史上并没有大规模地流通起来。相比较小篆,“隶书”的流通会更广泛一些。隶书是在我国战国时期古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在流通过程中,隶书遵循了一定的文字演变的规律[2],成为了“社会性”比较强的一种书体。隶书主要用于文案之中,例如:信函、书抄、律令等。在当前出土的大量秦文物中,《湖北云梦睡虎地简》、《湖北云梦龙岗简》是具有代表性的竹木简牍,其中的行政文书、法律制度等,都体现了秦代隶书的精妙。

二、秦文字草化现状分析

汉代的文字,一直以来也是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对比秦代的文字,人们不难发现,汉代的文字在很多方面都传承了秦代文字的精髓。具体来说,一方面,汉文字在“文字构形”上与秦文字有许多相似之处;另一方面,汉文字在“书写风格”上也与秦文字有一脉相承的精妙。相比较秦文字[3],汉文字在传承中,也有一些重要的创新。第一,关于“汉篆”。汉篆的书写比较多样化,在线条、结构上的变化会更复杂一些,对比秦篆的线条、结构,汉篆的多样化特征更加明显。除此之外,汉代篆书在具体应用时,通常会将“篆书”与“隶书”的一部分特点融合起来,形成另一种特色,这是汉代篆很大的亮点之一;第二,关于“汉隶”。汉代的隶书主要是传承秦代的隶书,与秦代的隶书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最大的区别就是,汉代的隶书更扁方、更松散,笔法比秦代隶书略丰富一些。汉代大部分隶书文字还处在变化之中,但总体来说,汉代隶书的草化方式呈“多样化”方向发展。有相关专家表示: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秦文字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篆书的总结,是隶书的起点。而汉文字在秦文字的基础上,既有传承,也有创新,为我国文字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指明方向[4]。《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汉字的书籍,也是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很早的字典之一。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原文是用小篆来书写的,书中逐一对文字进行详细解释。透过《说文解字》中的小篆书体,人们可以看出,其文字的构形基本都是传承秦文字的特征。由此可见,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无论是“汉代初期的文字”,还是“《说文解字》中的小篆书体”,都可以体现秦文字的精妙,都是秦文字在历史演变中的一种草化现象[5]。

结语

综上所述,秦文字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焚书坑儒”“书同文”的影响,小篆成为了正体,而隶书成为了通用书体,秦文字成为了全国统一的文字。自此,六国古文开始退出历史。从过去到现在,秦文字奠定了我国文字发展的主要方向,了解秦文字的发展状况,人们可以感受到我国文字发展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对于现代人了解中国文字、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參考文献:

[1] 马国云 . 文字收功革命潮———锡山秦森源的诗文创作[J]. 常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0 , 21 ( 2 ): 79-87.

[2] 谢云英 . 数字出版背景下传统出版编辑的转型问题探析[J]. 传媒论坛,2019,2(06):32-33.

[3] 何湘 . 论清代江南女性诗的风云之气[J]. 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 34 ( 1 ): 169-175.

[4] 昝景岩 . 出版社专职文字编辑职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 出版与印刷,2020(01):97-100.

作者简介:

闫慧慧,女,汉族,山东莘县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