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2020-09-12冯燕芳
摘要:基于分析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分析培养的重要意义,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和吸收,确保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其次分析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实践兴趣;转变教学理念,完善课程实践;扩大教学范围,创造实践条件三种培养途径,将实践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从而真正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实践能力;培养策略;小学生
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改的提出,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学生在亲自实践过程中,才能更为深层次的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之中,去反思自身的不足,以便学生及时的改进,不断优化和提升自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学生严谨积极的学习态度,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一、 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很多学科的知识点相对复杂且抽象,会导致小学生的深刻理解与记忆。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真正实践活动中,去进一步感悟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彻底告别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还促使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和探究,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并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和吸收,实现知识的再生。
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不断开阔学生的生活视野和知识面,促使学生对未知的世界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而且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也属于在无形之中强化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潜能和潜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从而,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氛围,还确保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逐渐消除对学习的抵触心理和厌烦情绪,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
二、 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想要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实践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喜好等方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和热情,促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之中,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增强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从而,这样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激发。
另外,因为小学学科很多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时,可以从学生感兴趣且熟悉的生活入手,将具体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充分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之中,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实用性和价值,促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二)转变教学理念,完善课程实践
对于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师就要将实践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之中,从专门培养实践能力,逐渐拓展到各个学科中,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将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不断完善课程实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创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实践,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的探究。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交流技能,并且真正确保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或者,教师可以适当地减少学生的学习任务,为学生设置开放性、具有实践操作性的作业,让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去进行自主实践巩固和应用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而且,教师要彻底告别以往的单调教学形式,可以围绕具体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以项目或课题的方式,去创造性的分析和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之中,成功的突破学习的重点和難点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扩大教学范围,创造实践条件
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教师不再局限于教材的知识进行教学,而是要科学的扩大教学的范围,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形成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一些校外活动,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动植物园、博物馆等等,帮助学生更为真实的认识自然,了解社会。
同时,教师要加强家校合作共育的力度,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教学活动,为学生进一步拓宽实践的空间。比如,家长可以带领学生体验去市场买菜、去商场购物或者旅游等等,并鼓励学生能够自主解决一些常见简单的生活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将实践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之中,充分将教学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去学习。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尽可能拓宽学生的实践空间,促使学生将实践融入生活之中,从而真正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齐霞,戴宏.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J].小品文选刊,2019(4):1.
[2]赵春玲.浅谈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8(34):47.
[3]安凤.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与思维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3):235.
作者简介:
冯燕芳,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市中兴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