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学习:数学教学的应然追求

2020-09-12孙晓冬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数学教学

孙晓冬

摘  要:主动学习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其核心要素就是学生能够以自我为中心,把数学学习当成自己的任务,看成一种快乐的体验之旅,从而积极投入知识形成探究之中,使得“我要学”成为主旋律。教师要发掘兴趣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要推动质疑辩论,助力学生主动学习;也要科学引导设置,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最终让主动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导意识。

关键词:主动学习;数学教学;目标追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对数学学习充满渴望,保持最为旺盛的精力,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要求,改进学习策略,努力地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让学习活动变成一种积极的体验之旅,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习活力,引发理想的创新学习动力,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智慧、更加有效。

一、发掘兴趣因素,激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强劲的学习原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深究文本的趣味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促进孩子们对数学学习的加倍投入,使得学习更主动,活动更顺利;另一方面还得挖掘学生对学习数学感兴趣的因素,营造具有人文情怀的数学课堂和数学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投入度,使得主动探究、主动学习成为必然。

如,在四年级“升和毫升的认识”教学中,为激发孩子们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就得善于挖掘与这部分内容相应的趣味性的资源,努力创设与升和毫升有关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学习、思考等,使得学习活动顺利推进,也使得学习更加有效。结合知识内容巧预设。面对升和毫升的学习,教师就得重视对这方面有价值的因素的挖掘,并以此预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使得原本简单的知识变得有故事、有趣味,使得原本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等,从而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力,让学习研究更深入、更有效。

比如,在“升和毫升”教学之初,教师就可以利用一则小故事来激发学习活力,促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张三喝酒的本领可比李四高多了。然而,在昨天的酒席中,他们都喝了1杯酒,张三却烂醉如泥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故事激发了思考活力,有学生认为,张三昨天心情不好;也有学生认为,张三的身体不好;还有学生认为,是不是张三的杯子特别大呢?

不同的思考,拓展了学习的视角,让学生有了更细致地研究的动力。经过分析,学生一致认为杯子的问题最大,再结合课件显示,原来张三的酒杯是很大的,而李四的酒杯则是很小的。原因找到了,也为学生们进一步研究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提供了动力,产生了帮助。

契合教材,精心设计。故事为学习提供了助力,但它仅是激活,而不是学习的深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还得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多层级探究,在不同的比较中实现学习的深入,促进升和毫升学习的有效建构。引导学生观察手中的纸杯和玻璃杯,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因为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学生很轻松地说出:这个玻璃杯比纸杯大多了。经过量水试验,这个结论也得到确认。学习研究活动使得容器容量有大有小的感知得到强化。引导学生探究两个容量相近的玻璃杯的容积大小。“刚才的两个杯子差异非常明显,那这两个杯子的容量,哪个大些呢?”问题会激发思考,也会促使学生把前后的学习联系起来,他们明白实验是能够验证的,故而在不同的实验操作中,学生感悟到杯子容量的大小。教师应紧紧抓住这样的一个学习操作:把A、B两个杯子盛满水,分别倒入同一种小玻璃杯中,发现A是3杯只多一点点,而B比3杯多得多,快4杯了,所以能够直接比较出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同样,这种方法的比较更加直观、清晰,也为引入容积的单位提供思维启迪。

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探究中,学生知道研究升和毫升的重要性,进而使后续的学习研究热情高涨,最终让整个学习活动实效倍增,充满无尽的活力。

二、推动质疑辩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维

质疑问难是主动学习的典型标志。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地营造质疑问难、辩论释疑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地探索着、充满活力地探究着。同时,教师还得善假于物,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给予他们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让合作探究、实验操作等有机会,更有舞台,从而让他们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势,面对问题,有说不完的话,有源源不断的新疑问。

如,在四年级“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就得灵活地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等资源,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同时,还要利用学习质疑、学习辩论等机会,促进学生对问题研究感悟的深入,使得整个探究学习活动更加扎实,更有实效。

引入问题,促进自主探究。在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教材中设计下面这道思考题,其用意不言而喻,即为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除法算理的基础上学会更深入地思考、更有理性地分析,從而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一个大西瓜,需要2只小猴一起抬。2只小猴要把西瓜从离家300米远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思考题的出现,会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诱使学生去分析、去思考。

展示学习,引发质疑辨析。当学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后,他们会发表不同的见解。有学生说:300÷3=100(米)。话音刚落,就招来一片质疑声。“题目中不是还有2这个数吗?怎么没有用到呢?”这个问题看似很肤浅,但是学生们已经意识到这种解题思路意味着没有吃透习题,未能很准确地契合习题中的数量关系。同时,这个质疑,也促使学生有机地联系到“2只小猴”,学会更全面地把握问题中的信息,理解问题的本质。于是,就有学生把2用到解题之中,300÷3÷2=50(米)。这样的解答,也立刻招来了反对声:1只小猴子50米,3只小猴子才150米,而习题中却要求抬回300米外的家啊!质疑让学生意识到解决思路的先天不足,从而促使学生们更加投入地研究,而不是猜想了。此时,有很多学生采用简单地画图或写关系式的方式去分析、思考。“因为2只小猴是一起抬的,所以我们小组把300米平均分成3段,每一段是100米,第一段是A、B2只小猴抬,第二段是B、C2只小猴抬,第三段是C、A2只小猴抬,这样就公平了,每只小猴子都需要抬2次,也就是200米。算式就是300÷3×2=200(米)。”

质疑使学习呈现一种白热化的状态,质疑更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得以强化,让整个学习活动充满活力,这样最后的学习研究也就更加有智慧、有实效。

三、拓宽实践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

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也是他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武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习观察指导与引领,努力通过有效观察,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基本架构,感悟数学概念的本质等,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让他们在观察中得到最有效的帮助,促进有效学习的打造。

如,在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习题情景图的观察与解读,以便让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中较好地感知习题中的数学学习信息,感悟对应的数量关系等,促使问题研究向纵深推进,使得习题思考和研究有新进展,学习实效性大幅度提升。

引导观察,领悟图意。如教材“想想做做”中的第二题,如果教师不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恐怕就会有很多学生难以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观察要求当成问题研究的第一要务去对待,指导学生整体观察情景图,努力寻找有效的数学信息。在观察中,要力求让学生回避果树、果园等无关信息的采集,把观察的重点聚焦到问题上来,以问题为源点,有效观察,有效思考。

用活成果,促进学习。在第一步观察学习的基础之上,学生明白了这个习题的要点:每筐苹果20千克,4只小动物一共运走多少千克?为此,教师还得根据这段话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在对这段话进行深度解读,对情景图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后,学生们不难发现:4只小猴,每只小猴一辆车,车上不是1筐苹果,而是2筐。这是该问题的重点,也是观察的关键点,当学生看到这点、用好这点,问题的解决就水到渠成了。

从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细致观察,学生是能够发现更有价值的数学信息的,也会探寻数量之间的本质联系,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思考更加活跃,使学习事半功倍。

教师要切实成为孩子们数学学习的引领者,通过搭建观察、比较、争辩、思考等平台,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活力,提增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从而助推学习的深度发展,促进真正有效学习的发生。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数学教学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教与学做到合一
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