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多平面重建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分析
2020-09-11崔明利
崔明利
(新乡同盟医院 影像科,河南 新乡 453800)
胆石性肠梗阻是指胆结石通过十二指肠壶腹进入十二指肠而引起的肠道梗阻,是肠梗阻的一种罕见病因[1]。临床症状为阵发性腹部绞痛,且伴有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若未及时诊断治疗,严重可引起肠穿孔、肠坏死等。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将结石去除、解除梗阻为目的[2]。影像学检查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X线作为临床诊断该疾病常见的辅助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等优势,但因该病起病隐匿,X线检查准确率较低[3]。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技术在临床各疾病诊断中应用逐渐广泛,具有高分辨率、扫描速度快等特点,通过三维重建以及图像后处理的特有技术,在明确诊断的同时,还能够明确结石形状、位置、大小等,使肠梗阻诊断率显著提升,对肠梗阻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4]。基于此,本研究对31例胆石性肠梗阻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胆石性肠梗阻采用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新乡同盟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影像学检查的31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57~79岁,平均(67.31±7.39)岁。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确诊为胆石性肠梗阻;②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③家属及患者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曾有胆系手术史;②不符合相关疾病标准;③无法耐受相关影像学检查。
1.3 方法影像学检查:对所有患者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且实施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其中4例行MRI检查。
1.3.1X线检查 采用RAD SPEED M630A DR(日本岛津)机,参考患者具体情况及体型为其设置合适曝光条件,患者均检查X线站立后前位,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加照仰卧位。
1.3.2MSCT多平面重建 采取2~5 mm横轴位对患者进行腹部扫描,范围自患者膈肌顶部至耻骨联合下缘进行扫描。扫描参数:120 kV,90 mA,进床速度12 mm,螺旋准直0.64 mm×0.062 5 mm,螺距7 mm。扫描完成将原始数据进行重组,重组层厚度为1.0 mm,层距1.0 mm,随后将重组数据传至AW4.3工作站行MPR,层厚2.0 mm,层距1.0 mm。MRI扫描参数:SE T1WI TR 500 ms,TE 9 ms,层距1 mm,层厚8 mm;FSPGR T1WI抑脂TR 150 ms,TE 3 ms,层距1 mm,层厚8 mm;FSE T2WI抑脂TR 6 666 ms,TE 93 ms,层距1 mm。层厚8 mm;SSFSE MRCP TR 4 000 ms,TE 1 096 ms,层厚60 mm;FOV 38~42 cm,矩阵256×224。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结果31例患者中完全性肠梗阻13例,不完全肠梗阻18例。
2.2 X线检出结果31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完全性肠梗阻10例(76.92%),不完全性肠梗阻14例(77.78%)。见表1。
表1 X线检查结果
2.3 MSCT联合MRI检查结果MSCT联合MRI检查结果,完全性肠梗阻12例(92.31%),不完全性肠梗阻17例(94.44%)。见表2。
表2 MSCT联合MRI检查结果
2.4 X线、MSCT联合MRI诊断效能MSCT联合MR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92.31%、94.44%、93.55%)与X线(76.92%、77.78%、77.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X线、MSCT联合MRI诊断效能
2.5 MSCT与MRI扫描表现完全性肠梗阻显示,梗阻点以下肠管塌陷,梗阻端上肠管积气、扩张;所有患者均可见胆囊已变形,且胆囊窝结构较为紊乱;胆囊积气29例,胆道积气27例,检查结果明确为胆囊十二指肠瘘29例,瘘口直径为0.7~2.2 cm。31例患者均检查出胆囊结石,异位胆囊结石34个,其中3例患者为多发结石,空肠7个,回肠21个,十二指肠球部2个,胃内4个;原位结石3个;4例行MRI检查冠状位患者T1WI抑脂能够清楚显示十二指肠与胆囊间瘘口存在,检查结果其中1例显示为多发结石,位于十二指肠球部与胆囊部位。
2.6 X线与MSCT平面重建检查对比两种方式对肠梗阻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于胆道积气、阳性结石、胆囊积气及胆囊-肠瘘口结构关系的定性检出率均较X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X线与MSCT平面重建检查对比[n(%)]
3 讨论
胆石性肠梗阻是胆石症中特殊类型之一,虽发病率较低,但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导致胆石性肠梗阻发生原因是巨大胆石进入肠道,引起胆囊结石反复发作慢性炎症,使胆囊与邻近胃肠道发生粘连,外加结石长期堵塞于该处,使粘连处发生穿孔、缺血坏死等现象,形成瘘口[5-6]。胆囊结石经瘘口进入肠道后,蠕动至生理或病理狭窄处停留而发生梗阻。相关报道指出,常见发生梗阻部位为回肠,其次为十二指肠、空肠,少见胃及结肠[7],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
关于胆石性肠梗阻治疗方案的制定,主要依据胆结石的大小、形状、部位以及是否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手术为胆石性肠梗阻临床最佳治疗手段,但早期胆石性肠梗阻症状表现无特异性,诊断较为困难,诊断延误往往会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期,病死率将进一步提升。因此,胆石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对手术治疗尤为重要。临床常采用X线、B超、CT、MRI等影像学进行诊断。X线虽是临床诊断肠梗阻的首选方式,但其对梗阻的定性、定位存在诊断缺陷,诊断胆石性肠梗阻价值较低;B超虽能够显示异位结石及胆囊变形,但分辨率较低,无法显示瘘口[8-9];MSCT分辨率较高,扫描速度快,通过2~5 mm横轴位对患者进行腹部扫描,对病变实现多角度观察,能够更加直观地显示出梗阻部位的形状,还能够显示出胆囊空虚,胆囊窝结构紊乱,胆系是否有残留结石,腹腔积液等,可快速定性诊断出胆石性肠梗阻,为治疗赢取时间,可作为该疾病首选检查方式;MRI成像较慢,对于急腹症患者不建议作为首选方式,但其多方位、多角度成像能够提供影像学更加详细的信息,可以作为补充性检查手段[10-11]。在本次研究结果中,两种方式对肠梗阻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对于胆道积气、阳性结石、胆囊积气及胆囊-肠瘘口结构关系的定性检出率均较X线高,表明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于胆石性肠梗阻疾病诊断更加明确,其图像能够清楚将异位结石位置、大小、形状、数目、梗阻周围等显示出来,与吴白龙等[12]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快速诊断胆石性肠梗阻,可为临床治疗方式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