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海茶文化研学旅行项目开发探讨

2020-09-11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威海茶艺茶园

马 健

(威海职业学院,山东威海 264210)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1]。

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是最具中国元素的一张世界文化名片。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利用茶,最早栽培种植茶树,饮用茶叶浸泡的茶水,形成饮茶时尚,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的茶文化。茶文化旅游是将茶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相结合并综合开发的新项目,是以得到茶业物质享受和茶文化精神享受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能够串联起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产业,对于旅游者而言也具有参与性强、体验感强的特点,而成为一种体验型旅游产品,日益受到关注和欢迎。

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茶文化,兼顾农耕文化、礼仪文化和传统工艺传承,并且具有参与性强、体验感强的特点,有利于吸引学生的研学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非常适合作为研学项目,必将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

1 威海茶文化研学旅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1.1 资源条件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当今世界广泛流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从亚洲、欧洲、美洲,到非洲、大洋洲,逐渐风靡世界,茶被认为是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在外交场合,习近平主席也多次与外国领导人一同“茶叙”,共话友好未来。从2009年开始,每年4月在中国茶叶学会等组织的发动下,全国各地都会共邀茶杯,陆续举办一系列茶文化活动庆祝“全民饮茶日”。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国际茶日”,时间为每年5月21日,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茶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威海是我国较北的茶叶产区,种茶历史悠久,始于元初、兴于20世纪60-70年代“南茶北引”。根据相关史志的记载,800多年前威海历史上曾经有过茶树的栽培种植,但以后间断了种植。建国后,1966年南茶北移时期起再次栽植茶树,是胶东半岛最早进行南茶北移的地区。独特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是生产优质绿茶的最佳区域之一。威海由于纬度高,昼夜温差大,生态条件独特,导致茶叶的休眠期长,生长缓慢,从而使茶叶的叶片肥大,有利于氮素代谢和蛋白质、氨基酸等物质的合成积累,加工出的绿茶与其他地区生产的茶叶相比,具有耐冲泡、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杀口力强的特点,近年来深受欢迎。2019年威海茶叶总产量478.39吨,茶叶产业已经成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引擎。规划到2020年,全市茶叶产量突破1000吨,总产值3亿元以上,茶产业将培育成特色农业的新型支柱产业。[2]天然优良的茶园环境和具有“叶片厚、色泽深、香气郁、耐冲泡”的独特品质的茶叶产品,为研学旅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威海茶业发展中,“南茶北引”凝聚着历届领导、科技工作者、茶农的心血和汗水,展现了山东人民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和大无畏精神;新时期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中,茶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新机遇;茶叶种植、采摘、制作的艰辛过程和精湛工艺;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的茶道,为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总之,在威海发展茶文化研学旅行有着得天独厚的客观资源优势。

1.2 客源条件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中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3];2014年8月21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4]。研学旅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根据《威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字,2019年末威海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11所,在校学生104865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1所,在校学生15845人;共有中小学207所,在校学生24.5万多人。[5]

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适合学习茶叶相关知识和泡茶、品茶技巧,适当饮茶,近几年少儿茶艺的兴起也充分说明了这点。茶园所在地也都是山水秀美之地,本身就是很好的旅游景区。家乡的青山绿水,健康的茶饮,“南茶北引”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新时代茶人不忘初心、振兴乡村的实干精神,不断提高威海茶叶知名度和美誉度“工匠精神”;“以茶代酒”、“客来敬茶”的茶礼;“廉美和敬”的茶德,都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所以,在威海推动茶文化研学旅行具有广泛的客源基础。综上所述,威海的茶文化研学旅行具备资源和客源的优势。

2 威海茶文化研学旅学路线设计

目前,威海有威茗茶叶、爱母茶园、极北茶园、不老夼茶园和无极山生态园等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茶叶采摘制作体验”茶园旅游项目。但是综合的茶文化旅游产品还不成熟,更缺乏针对研学旅行开发的项目。

笔者根据威海的实际情况,选择有一定种植历史的茶园,以坚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为指导,以茶文化为媒介,传承弘扬创新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设计了一条威海茶文化研学旅学路线,以供相关部门和企业参考。

2.1 主要客源

在校中小学生、及其大学生和其他旅游爱好者。

2.2 设计目的

本研学旅行线路立足于威海现有的茶园旅游资源,寓教于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劳动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既学习到茶叶知识、礼仪规范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又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

2.3 设计特点

①紧紧把握住研学的教育性,寓教于旅,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②将趣味性、体验性溶于各个环节,提高了学生的研学兴趣;

③时间安排合理,松弛有度,相对活动量较大的采茶之后是较为休闲的茶艺表演环节,午饭后是参观制茶和泡茶、品茶环节。

④沿途风景秀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微妙结合。

⑤根据年龄特点调整具体内容,注重安全。

2.4 主要路线

研学时间:每年的5月初—9月中旬

行程天数:1天

线路:学校——茶园——茶艺室——茶园餐厅——制茶车间——茶艺室——学校

2.5 行程安排

7:00-8:30 8:30-10:30 10:30-11:30活 动11:30-12:30 12:30-13:00 13:00-14:30 14:30-16:00 16:00-17:30费用注意事项学校集合,乘车前往茶园。沿途讲解中国的茶文化起源和威海的种茶历史,使学生了解茶为国饮的背景和威海与茶的渊源,感受“南茶北引”的艰苦创业和“不忘初心、振兴乡村”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根据沿途的风光,讲解相应的地理气候知识。途中提醒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到达茶园,进行茶叶采摘。由茶园主人讲解茶园基本情况和创业故事,讲解茶叶的植物特征和生长要求,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示范采茶动作,说明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带队老师协助分发采茶工具,检查低年级学生的防虫防晒情况,进行采茶实践活动。采摘后集中处理,分拣合格茶青,根据学生年龄情况帮助茶园主人将茶青送到制茶车间。到达茶艺室,扩充茶叶知识,观看茶艺表演,初步品尝茶汤。由茶园主人或者茶艺师进行茶叶基本知识讲解,让学生辨识基本茶类,为学生进行绿茶或者红茶的茶艺表演,根据学生年龄情况品尝不同浓度的茶汤。在茶园的餐厅午餐。合理安排餐位就餐。午餐以茶园当地农副产品为主,营养合理,并且有用茶叶为原料制作的菜品,如茶叶炒鸡蛋、茶叶馅饺子等。自由活动半小时。提醒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在庭院或者室内活动,可组织做些与茶文化有关的智力游戏等轻体力活动,如有关“茶“的飞花令接龙等。到达茶叶车间,观看茶叶制作流程,体验炒茶或者分拣茶叶等活动。由茶园主人或者制茶师介绍茶叶制作过程,根据季节观看绿茶或者红茶制作流程。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由制茶工人指导中学生和大学生体验手工炒茶,小学生体验毛茶分类环节。到达茶艺室,学习合理泡茶和科学饮茶。根据学生年龄情况,由茶园主人或者茶艺师教学生绿茶或者红茶的冲泡技法,常用的茶事礼仪,讲解茶的保健功效、如何科学饮茶,并组织学生品茶,学习茶叶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此段时间将学生采摘或参与制作的茶叶分小包装封好,包装上最好印有研学旅行的相应标志。从茶园返回学校。将学生采摘或参与制作的小包装茶叶分给学生们。回顾研学过程,组织学生交流研学的收获。1.学校至茶园的交通车费、午餐费;2.茶叶采摘、制作、品尝费用成本、茶艺表演和茶园导游讲解费用;3.意外保险。1.茶文化研学旅行受季节的限制,应安排在每年的5月初-9月中旬;2.茶园一般在山坡上,学生出发前应提醒穿着合适的鞋袜和衣服,做好防晒和防虫等准备工作,备好常用安全防范用具。3.小学生不建议参与炒茶的体验环节,饮茶要饮淡茶。

2.6 线路分析

本研学旅行线路立足于威海现有的茶园旅游资源,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涉及了采茶、制茶、泡茶和品茶各个环节,学生既学习到茶叶的识别、种植、制作、质量鉴别知识、礼仪规范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又能自己动手采茶、泡茶、品茶茶汤。在青山绿水中对自己的家乡更为了解,也更为热爱。

整个行程为1天,运动量适中,安全性也较高。非常适合研学旅行,所以此条线路的设计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 结束语

茶自人类发现以来早已淡化了最初的饮食意义,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种茶、采茶、制茶、饮茶及相关的习俗、理念已成为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茶历史悠久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具有博大精深而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尤其现阶段,有几千万人从事茶业,几亿人日常生活离不了喝茶,茶早已成为举国之饮,茶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影响甚深。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茶文化研学旅行使茶文化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教学性融于各个环节,让学生在采茶、制茶、泡茶、品茶和观赏茶艺中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中国。笔者认为茶文化研学旅行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方面相关人士应该大力推行。

猜你喜欢

威海茶艺茶园
《威海港口》
茶园飘香
威海达明新材料科技有限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校园茶艺飘香
茶园观色
试析茶艺表演中舞蹈元素的文化表达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近期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