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刻而书》书评与回应的引言
2020-09-10金雯
这组文章包括康奈尔大学亚洲学系助理教授孙修暎英文著作Writing for Print: Publishing and the Making of Textual Author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中文譯名为《为刻而书:晚期中华帝国的出版与文本权威的制造》,哈佛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的三篇中文书评及作者的回应。回应用英文撰写,现已翻译成中文。这组文章是王雨(多伦多大学)、康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金雯(华东师范大学)自2006年以来组织的“与作者交谈”系列书评和对话活动之一,邀请三位国内同仁针对《为刻而书》撰写了书评,并请孙修暎教授回应,意在海外中国研究和国内研究之间创建可以远程对话和深入交流的平台。
孙修暎《为刻而书》以清初著名文人、出版商张潮和王晫的出版生涯为支点,探讨两个相关问题。第一,清初的文人在何种状态下以何种方式进入印刷文化?如果说私刻并未取代手稿,那么两者之间如何关联?这种关联对我们理解清初文人生态及其私刻文化有何启示?第二,清初的书籍审查制度与精英文人的私刻行为之间如何互动,对私刻的限制如何凸显帝制与文本流通的关联?
清初文人与书籍史和印刷文化的关系在国内外都属于比较新的话题,将这个问题与书籍审查制度相联系显示出作者的理论雄心,即将私刻文化这个与文人生态紧密捆绑的问题与清初的政治治理模式相勾连,从而探究文本流通在帝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作者认为,清初的官方书籍审查制度并不一定直接或仅仅为了铲除反清言论,更多的是因为书籍流通本身对于思想垄断来说构成威胁。著作最后一章讨论《檀几丛书》在朝鲜的流传如何受到审查制度的阻滞,似乎可以证明对于书籍在文人圈的广泛流通所引发的政治警惕在东亚地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这部著作得到我们书评人的共同认可。书评人充分肯定了这部著作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处理。他们普遍认为,通过书籍的选目、书稿的传递、书稿的确定与版式设计、刻板、征求序跋评语、修订书版,一直到刷印、装帧和分销整个过程的仔细研究,《为刻而书》呈现出一个复杂的清初江南文人生态。官场失意的文人进入私刻行业,不断扩大同人圈,出版自己与友人的诗文合集,让友人全面参与出版的全过程,并为自己的文名背书。这种运作与坊刻的商业运作有许多交叉。
我们书评人对《为刻而书》第二部分的论点略有些迟疑。这部分本来就是书中推测性和理论性更强的一部分,作者从实证跃升至一种对于清初政治和文化深层关系的论述,受到质疑很自然,也并非坏事。推测性论点是历史性研究的灵魂,即便引起争论,也对启迪学者同侪思索大有裨益。
孙教授仔细阅读了我们转发给她的书评,她对书评人的主要批评和质疑做出了翔实充分的回应。她认为,清初出版的丛书与盛清及之后由官方授权编纂的丛书有很大不同,给我们了解清初的政治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入口。她也指出,有不少证据说明清初的“文字狱”并不只是改朝换代的必然结果,相反,这些证据向我们暗示,晚期帝制下中国的治理模式与文本流通已然结下了不解的渊源。
〔作者金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