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

2020-09-10谢瑞蕊

高考·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培养策略内涵

谢瑞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核心素养是现代人才建设的最新需求,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目前尤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教学的主要导向。在高中阶段进行生物教学时,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并对其进行有效培养,本文分别从教育理念,学生探究意识,探究性教学,课堂评价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内涵;培养策略

引言: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活动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是学生通过生物学习、在解决真实情景中的生物学问题时而逐步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对其加强重视,积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确保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解决各种生物学问题。为了进一步明确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及其培养策略,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一、改进生物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生命观念

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教育理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作为生物课堂的评价者和实施者,教师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决定性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程改革效果[1]。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对学生生物核心素质进行有效培养,专业水准和核心教育理念是工作开展的关键性因素。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核心素养框架的搭建,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具体内容。生物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需要进一步明确生物核心素养的理念,意义及其具体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合理丰富自身教育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在具体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程度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持续研究,确保能够科学引导高中生物改革,保证学生能够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等。

二、强化学生探究意识,保障学生理性思维

在具体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科学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在高中课程内,生物课程对相关知识的介绍和讲解相对简单,大部分知识点还需要进行深入探究。而且在生物教材内存在部分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问题本质,同时,剖析问题答案,对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有效提问、创设生活情境、模型与构建、演绎与推理、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帮助锻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有意识的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在分析具体问题时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搜寻相关资料,从而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时引导学生提出质疑:萨克斯的实验一定设计合理吗?如果不合理,如何完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强化学生探究意识。再比如学习《DNA分子的结构》时学生初次接触,觉得很抽象,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图形,利用瓶盖、铁丝、硬纸片构建物理模型,学生不但兴趣浓厚还培养了其理性思维。探究意识的有效培养可以更高程度的体现课堂教学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科学思维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更為有效的培养。

三、加强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提升学生自主能力和主体地位,具体包括合作探究和独立自主探究。科学有效的独立自主探究教学能够确保学生具有更高的自我发展素养,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探究解决各种生物学问题。基于此,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物学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并对其进行有效交流,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多探究空间,确保能够更为充分的锻炼学生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探究,让学生自己和面,发面,比较加了酵母菌和不加的区别,从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小组合作设计实验,互相交流和完善实验,提出质疑,课本中的实验装置是否完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最后小组合作实施实验并表达交流得出结论。课后让学生学以致用,利用细胞呼吸原理自制果酒,酸奶,并且在课堂上交流分享。这样的探究式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不仅使学生更为深入的剖析具体问题,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满足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最新需求。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时,实验能力也是学生发展的一项基本素养,通过科学的实验揭示生物学规律。就我国目前教学状况而言,高中生物实验大多是由教师演示,学生需要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然后对其相关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但仍然希望有条件让学生分组做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不但能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进行训练,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学生具有更强的实验推导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需要确保有效减少理论教学,避免过多理论教学限制学生思想。

四、优化课堂评价,强化学生社会责任

通常情况下,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程度的终身型,内隐性,情景性和动态性,因此,其评价工作具有较大难度,教师必须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转化,实施外显型评价,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制定自评,同桌对评,小组互评打分表等多种形式形成表现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例如,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时,没有统一评价标准,很难确保客观评价学生环境保护素养。在进行具体评价作业时,教师可以利用问卷调查明确学生环境保护态度和意识,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对其环保意识程度进行科学评价。同时,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评价维度,确保能够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开展更为客观的外显性评价,进而使其能够有效结合本地资源进行科学实践,对生活中存在的生物学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总之,通过改进生物教育理念,强化学生探究意识,加强探究式教学,优化课堂评价能够确保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进一步明确核心素养内涵,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更为有效的培养,保障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对推进我国人才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瑛璐.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2):55-56.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培养策略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