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德育育人 搞好语文教学

2020-09-10曹春梅

高考·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

曹春梅

摘 要:德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深入开展德育的重要阵地,教材内容、教学手段和能力培养中都要加强德育工作,语文课外活动和树立师表形象也是开展德育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

德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核心。在一个人各种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起价值导向作用,直接决定人的综合素质高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是所有语文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育人工作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语文课堂是德育育人的重要阵地

德能兼备是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目标,古人说:德者,才之帅也。无论从课程设置、课程特点、还是教学过程看,语文课堂都是深入贯彻德育育人的重要阵地,从某意义上说: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语文教学教育性所定。

(一)从语文教材内容及篇章设置看,德育基本内容都在教材中有充分体现,使用好这些育人教材,是语文课堂搞好德育育人重要環节之一。如冯友兰《人生的境界》从哲学角度阐述了人生意义,不同人有不同人生追求,我们应学会追求高层次人生境界,对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重国家大局、轻个人恩怨的胸怀,廉颇知错就改、勇于自责的高贵品质,都有极大启发意义。这种潜移默化、生动有效的育人方式是语文课教育性重要体现。

(二)从教学手段看,语文课堂同样可达到育人目的。1、通过感情朗读,开掘意境,达到育人目的。好文章文质兼备,借助生动优美的语言、真实情感表达思想内涵。感情朗读可把文章主题充分表达,激起共鸣,以情动人,实现思想教育目的。如《合欢树》是一篇散文佳品,作者把浓浓的慈母情表现得动人心弦。通过阅读使学生体会作者内心强烈的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在优美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到人性美。2、通过细节分析,挖掘内涵,思想教育。细节描写是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重要形式,课堂教学应重文章细节分析。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中水生嫂月下编席和夫妻话别的一系列动作,真实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青年农村妇女和参军丈夫依依不舍的深情,刻画在革命斗争中逐渐武装起来成为革命战士的转变历程。通过对主题思想的挖掘,同学们对历史、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有了更深刻理解。3、通过争辩解疑,深化理解,培养优良品德。讨论教学可使思想交流、智慧碰撞,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师生间的讨论更能深化对文章理解,在情感交流中受到教育。如学习《师说》时,同学们对“传道、授业、解惑”中“道”的理解各执一词,通过辨析争论,既使学生理解了作者指的是“孔孟儒道”,又认识到作者思想局限性和今天的时代意义。4、关注人物命运、情感,在形象感染中提高认识。语文教材的形象感染性,人物思想通过命运、情感展现出来。思想教育应以情动人,在入情入理的分析中,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认识。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在故事发展中不断受到冲击,从而被迫走上反抗道路,奋起杀贼,走上梁山。离开了情节分析,情感体验,人物精神与品格就难以打动学生,成了空洞的说教,达不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三)作文教学必须进行德育育人。作文是学生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在进行写作技能训练中加强德育,使其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吐真情,让其认识生活,追求真理,辨别是非,抒发人生理想,使作文与做人紧密结合。思想是文章内核,言为心声。好文章,从选材、确立主题,到结构成文,实际上是思想的提炼、升华、表达的过程。应培养其提炼有意义、有深度、思想进步的主题。同样,教师对作文的评析,既是交流的重要形式,也是育人重要途径。教师的思想、个性、道德品质都会通过语言传给学生,影响学生思想。

二、在语文课外活动中贯彻德育育人。

课外活动是课内学习的延伸和扩展,具开放性、自愿性、创造性等特点,更易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精神需求,对培养其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如我们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活动,可选择历史上有教育意义的名篇佳章,在引领学生感受优良传统文化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思想。如指导阅读方志敏同志的《可爱的中国》,能使学生受到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思想熏陶,增强热爱革命先烈的崇高感情。通过观摩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深入实际,了解社会,激发对伟大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课外活动让其在实践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做到寓教于乐,收到较好育人效果。

三、激发探求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语文思想教育必须由学生自我努力来配合,教师的重要责任在于激发学生探求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现实,思考人生,在道德情操上自我体验和教育,实现育人目的。如结合课内外阅读,可指导学生抄录名言警句,哲思妙语,吟咏背诵优美诗文,加强个人修养。模范、先进人物理想、情操和业绩为学生提供了效法榜样,启迪学生进行比较、对照,“以人为镜”,改善自我,追求进步。

四、注重师表形象,以师德促育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和尊重学生。只有具备高尚人格,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个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极大影响,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其榜样。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春风化雨,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德育工作足够重视,将其贯穿在语文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提高育人水平,就一定能收到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德育语文教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我的语文书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