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2020-09-10段学勤曾肃英李莉莎

中外医学导报·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合格率医院感染护理质量

段学勤 曾肃英 李莉莎

【摘要】目的: 探究规范化护理管理方式应用于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患者(n=122例)为实验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1例,其中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规范化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护理质量及其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室内空气合格率、毒灭菌物品合格率、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分别为96.72%、98.36%及95.08%,与常规组的83.61%、81.97%、80.33%比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可显著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合格率,大大提升护理质量,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患者满意度良好。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控制;合格率;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1-0091-01

医院感染是患者在医院中引发的感染,是临床上面对的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医院感染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如治疗中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激素等。研究表明,30%~50%的医院感染和护理操作不恰当有关,若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影响患者预后,还可导致严重的医护纠纷,故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22例为实验对象,旨在探讨规范化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的防控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22例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患者为实验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61例,男32例,女29例;年龄18~50岁,平均(31.25±6.57)岁;常规组61例,男31例,女30例;年龄19~52岁,平均(31.31±6.4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对医院感染加以预防和控制,包括日常治疗等工作。观察组行规范化护理管理,具体管理方法如下:①规范病房管理:病房内环境要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标准,按时进行消毒,通风,以实现空气交换,院内要定期组织培训,使得医护人员掌握感染相关知识,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保证进入病房人员的清洁消毒,病房内的仪器也要及时进行消毒,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分泌物及排泄物管理,及时清理呕吐物等,将外露部分严格消毒;②规范护理行为: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规范操作,对患者使用的各项设备如呼吸机等要保持导管牢固,避免接触,以免对患者造成感染,严格遵循卫生操作流程,配备洗手设施,在治疗前后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方法进行洗手或消毒;③规范护理操作:患者若易受到侵入性感染的威胁,那么护理人员需进行严密地观察和护理;④规范护理管理:护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年老、体质弱、易感染的患者外出,若必须外出要采取对应的防护举措,如给其戴口罩等。指导患者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卫生监察,以免发生感染现象。

1.3观察指标

①医院感染率:包括室内空气、毒灭菌物品及其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②护理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质量评分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理想。③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方法

本文全部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护理质量以 (±s)表示,采用t检验,医院感染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采用χ检验,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室内空气合格率、毒灭菌物品合格率、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医院是人员较密集的场所,去往医院就诊的患者可能存在各种感染性疾病,他们可将病原体带入医院,故医院内的空气中可能存在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导致院内处处存在感染的风险,这对于本身抵抗力差的患者来说更易引发医院感染。醫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因此做好护理管理工作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关键所在。

规范化护理可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范化操作与管理,如加强病房管理、护理行为、患者管理等规范性操作,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同时院内会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有助于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护理质量,故规范性护理管理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室内空气合格率、毒灭菌物品合格率、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了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综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可显著提高医院感染合格率,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侯晓燕.探讨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228-229.

[2]蔡金玲.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 37(24):3422-3425.

[3]黄雪梅. 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中的作用[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2018(12):105-105.

猜你喜欢

合格率医院感染护理质量
根因分析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合格率
提升眼科机械清洗合格率的护理方法及成效探究
2017年“国抽“建筑装饰材料产品合格率92.2%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阿明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