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疫情下教育信息化的迷雾等
2020-09-10
光明日报
拨开疫情下教育信息化的迷雾
《光明日报》刊载储朝晖文章
一些时候,我们只看到信息技术本身对教育有利的一面,甚至把它当成万能工具,以为它能解决教育公平以及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等各种问题;看不到它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教育带来有利的一面的同时,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产生比以往各种工具更大的伤害。而且,我们或陷入对新工具的过分追求中,而忽视了老原理,忘记了老原则,罔顾教育目的,不遵循教育规律。
另一误区是,把信息当成一个产业,用信息产业的产值产量掩盖教育本身的价值追求和效益追求。由于一些个人或机构身在产业之中,便常用追求产业增值的目标和逻辑否定或绑架教育的价值性和教育的内在逻辑,比如以“智慧课堂”来装饰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全程监控,对不同教学环节进行权力不平衡的信息采集,教育信息化的產值是上去了,但教育人本化程度却下降了。
以人为本是发展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原则,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使用需要使人得到更健全的成长,让每个人获得更多的幸福与尊严。
中国青年报
教育评价有了正确的“指挥棒”
《中国青年报》刊载叶雨婷文章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但教育功利化、短视化的问题,一直是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顶层为教育事业发展设立教育评价“指挥棒”。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认为,教育评价是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评价直接影响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影响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评价还深刻影响全社会的教育观念,进而影响家庭的教育选择,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塑造了一个时代的教育生态。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钟秉林分析称,“显然,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是对政府管理、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等全方位的评价”。他认为,在评价方式上,要基于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创新评价模式和手段,体现教育评价体系的综合性和有效性。
科技日报
科技融入校园,并非只是技术问题
《科技日报》刊载陈曦文章
今年上半年的大型在线教学试验,老师没开麦、不会播放PPT等“直播事故”屡屡发生。究其原因,还是对于新技术太陌生,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都不常用,更何况将之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师永远是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想要让新技术融入课堂,教师必须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要学习驾驭电子设备,更好服务教学。当然,智慧校园的建设并非只限于如何利用新技术,工作如何量化、成果如何评价都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合理规划。在近期的一项调查结果中,48.2%的教师希望学校能完善在线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超过六成的教师希望学校把在线教学纳入教师评价机制,在晋升、评奖时加以考虑。
所以,科技融入教育不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要完善评价体系,将利用电子设备的教学工作纳入正常考核范畴,合理评价教学成果,真正让科技成为支撑智慧校园的重要力量。
人民日报海外版
混合学习成趋势 在线教育不“下线”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刘峣文章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加速向线上转移提供了支撑。疫情期间,很多地区采用AI技术、大数据手段等信息化工具实现学习打卡、作业批阅、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等。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4230亿元,用户规模预计达3.31亿人。
在线教育的技术门槛是否会加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中国教育科学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王素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疫情期间,我国中部地区孩子每天在线学习时长高于东、西部地区。对孩子在线学习效果的满意度,中部地区学生家长也显著高于东、西部地区家长。“应当通过技术赋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在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显现集约化发展趋势之下,避免新的数字鸿沟的产生。”王素表示。
证券日报
资本受宠背后乱象亟待“清朗”
《证券日报》刊载张敏文章
近期,国家网信办持续深入推进2020“清朗”专项行动,联合教育部开展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违法违规信息和行为。在这次专项活动中,对部分典型案例进行公布,其中包括4款学习教育类App推送低俗色情和与学习无关内容。
对于目前在线教育的乱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国家去年就发布了针对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意见,对这些教育平台加以规范,但仍看到这类乱象再次出现。“按照国家的有关规范意见,实际上需要监管部门对这类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过程性监管。所谓过程性监管,就是不只是看App是否有相应的资质,还要对其经营内容进行监管,例如,经营者必须去教育部门备案,包括师资培训内容、收费等等这些信息。”
中国教育报
免考文化课这盏绿灯开得好
《中国教育报》刊载钱夙伟文章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鼓励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群体报考高职学校,可免于文化素质考试,只参加学校组织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
目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下岗职工、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体力活儿,收入普遍较低,而面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对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上高职学习和提升技能水平,尤其对于年轻劳动力,已经是迫切的愿望。但下岗职工、农民工虽大多能够通过职业技能测试,却往往被文化素质考试挡在门外,现在免于文化素质考试,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提高自己乃至改变命运的契机。同时,这也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情怀和宗旨。
更多的下岗职工、农民工通过高职深造跻身“技术蓝领”乃至变身技能大师,有助于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实现最大化,使他们能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