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设计原则研究

2020-09-10姚庆生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游戏性学龄前儿童设计原则

摘要:阐述了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是针对儿童运动感知方面,用于辅助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能力发展的玩教具。对比其他类玩具,肢体协调玩教具具有更高的操作性,更明确的目的性和操作规则。并归纳市面上相关玩教具存在的问题,论述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设计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性、游戏性、故事性、灵活性和创意性的设计原则。以此为相关玩教具设计提供一定的方向参考,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设计原则;游戏性

肢体协调玩教具是以辅助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发展为主要功能的玩教具,相较其他玩具,具有更高的操作性和更明确的操作规则。在游戏操作的过程中,肢体协调玩具能够针对不同的方向辅助儿童平衡协调、手眼协调手脚协调能力的发展。

一、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的分类

根据辅助训练方向的不同,恶童肢体协调玩教具主要分为3类:(1)平衡肢体协调玩教具,按照平衡方向有水平方向平衡协调、垂直方向平衡协调、旋转与摆荡协调玩教具三种,通过对儿童前庭觉的刺激,强化儿童对各个方向加速度的感知,从而促进其肢体协调发展。常见的相关玩教具形式有独木触觉板,蹦床、平衡板及摇滚碗等。(2)手眼协调玩教具,基于视觉和本体觉配合训练,刺激儿童视觉感知的准确性与对手部力量和方向的调节,以此来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常见的玩教具形式为走轨类玩教具。(3)手脚协调玩教具,通过玩教具游戏中的肢体动作对遍布肌肉、肌腱及关节周围的本体觉感受器进行一定的刺激,锻炼本体觉和神经中枢的交流反馈与肢体动作调控的配合,以此辅助手脚协调的发展。常见的玩教具形式有跳跳球,袋鼠跳袋,穿梭训练玩教具等。

二、常见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国外及港台地区,国内关于儿童产品设计的开发和发展起步较晚,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品牌及具有特色的相关产品,主要还处在借鉴已有产品的阶段中,各方面表现良莠不齐。通过对国内常见肢体协调玩教具的收集整理,并从外观造型、操作使用、情感体验功能效用及安全考量这五个维度进行横向对比。结合相关文献,认为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1)外观造型缺乏创意,市面上常用常见的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大部分是以简单的几何形状组合而成的造型,无过多修饰和象征意义,对学龄前儿童的吸引力十分有限。(2)游戏形式单调,市面上常用常见的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大部分都能够对儿童的肢体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操作游戏情节设定弱,游戏过程较为机械,引导性、新鲜感不足,学龄前儿童持续注意力较弱,容易脱离游戏。(3)情感体验较差,市面上常用常见的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大部分以功能实现为主,缺乏对于学龄前儿童参与游戏锻炼的积极性、代入感、情绪变化等方面的考虑。

三、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相关设计原则

除了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基本设计原则之外,笔者通过相关玩教具的研究以及对目标人群的需求分析,尝试归纳出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的四个设计原则,包括训练动作的游戏性;游戏场景的故事性;游戏形式的灵活性以及外观形态的创意性。

(一)训练动作的游戏性

训练动作的游戏性是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设计原则中的首要原则,是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结合的体现。训练动作的游戏性决定了在满足学龄前儿童游戏需求的同时,是否能达到辅助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发展的目的。

训练动作的游戏性包括游戏目标的设立,完成目标的游戏操作步骤设定,操作步骤中训练动作的设计,训练动作与游戏场景内容的匹配程度。当训练动作与游戏场景内容匹配程度越高,那么学龄前儿童在进行游戏时对辅助肢体协调的训练动作的接受程度会相对越高,能表现出更高的参与意愿,使辅助肢体协调发展的功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游戏场景的故事性

游戏场景的故事性决定了学龄前儿童在进行游戏时的投入程度。完整的游戏故事能使整个游戏体验更加流畅,且更有代入感,能够引导学龄前儿童的想象,使其在游戏中有一定的目的性,能更好的进行并完成游戏,从而促进辅助协调发展功能的发挥。所以在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的设计中,要考虑清楚想要为儿童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游戏场景,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游戏形式的灵活性

由学龄前儿童的成长特点影响,学龄前儿童的游戏行为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注意力焦点容易发生转移,耐心程度不高,所以辅助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玩具游戏形式的灵活性十分重要。更丰富更灵活的游戏形式能够更好的提起学龄前儿童游戏的兴趣,满足学龄前儿童探索未知的需求,能够对学龄前儿童产生持续的吸引力。不同的游戏形式能对应不同的辅助协调功能方向,丰富儿童的游戏体验,同时能够相对全面的辅助其肢体协调的发展。

(四)外观形态的创意性

外观形态是产品直接的外在体现,是给予用户对产品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更偏向于具象化,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自己要做的事情,他们对颜色纯度较高的色彩更加敏感,相对具象化、形态丰富,更有创意的造型也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并且外观形态会对儿童的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与游戏场景良好搭配的玩教具形态,能更好地还原故事的场景,提升游戏中的体验感,所以在学龄前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的设计中,应该在针对他们对外观形态的偏好的同时,还要考虑与游戏场景故事的搭配,这样得出的形态外观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龄前儿童的需求。

结语

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能够在儿童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辅助其肢体协调能力的发展,但在满足这一功能需求的同时,要考虑到儿童对于玩教具和游戏的最基本需求,就是从中获取情感上的愉悦。并且要考虑到儿童在使用肢体协调玩教具进行游戏时的情绪感受,配合程度以及参与程度。所以,在进行儿童肢体协调玩教具的相关设计时,要尽量满足动作训练游戏性、游戏场景故事性、游戏形式灵活性以及外观形态创意性的设计原则。希望我国的相关玩具产业能够关注到相关问题,设计出更加符合儿童的优秀的肢体协调玩教具,为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美)唐纳德·A·诺曼著;何笑梅,欧秋杏译. 设计心理学 3 情感化设计[M].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06.

[2]宋军.儿童益智玩具设计原则之研究[J].包装工程,2007(12):241-243.

[3]李茜.基于感觉统合原理的婴幼儿触觉训练玩教具设计[J].艺术科技,2013,26(03):161.

[4]张雯.面向健康成长需求的儿童玩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24):242-247.

作者簡介:

姚庆生(1992—),男,汉:广东省汕头市,广工工业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设计学,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游戏性学龄前儿童设计原则
以“游戏性”的方式开展小学美术教学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浅析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浅谈班级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有效运用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职语文游戏性阅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