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物治疗管理为核心的药学门诊的构建与应用
2020-09-10胡必伟
胡必伟
【摘要】目的:介绍某院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学门诊的工作流程与成果,分析优点与不足,为其他药学门诊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介绍该院MTM药学门诊的建立过程、开设目的、服务人群、服务模式、团队构建、管理模式和学术交流方面的经验。统计门诊开设以来的就诊、复诊人次。统计分析前300例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情况、用药情况、药物治疗相关问题、药学服务内容和咨询问题种类。结果:该院MTM门诊共接诊425人次。37.4%的患者同时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疾病,44%的患者用药数量为6~10种。药师共发现237名患者存在478个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平均每人2.02个问题。有135名患者主动咨询了问题。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建立MTM药学门诊,参与患者慢病药物治疗管理,创新药学服务模式,促进药师角色转型。
【关键词】药物治疗管理;药学门诊;构建;应用
1 MTM药学门诊的建立
1.1开设目的
通过参与患者慢病用药管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收集意见与建议,提高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认知和认可度;通过对患者用药信息的收集与重整,减少用药相关损害和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减轻医保部门和患者疾病治疗的经济负担;重点培养青年药师的专科化业务实践技能;将药师门诊服务模式与管理制度标准化,为今后开展更多的专科药学门诊奠定基础。
1.2服务人群
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
1.3管理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门诊药学服务的管理,规范服务流程,我科撰写了《精准用药门诊(即MTM药学门诊)工作规范》,明确每1位出诊药师的职责和行为规范,将门诊服务标准化。
2 我院MTM药学门诊的优点与启示
2.1药学门诊的处方精简工作
本文数据统计显示,老年患者是主要的就诊人群,超过1/3的患者同时有3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就诊于多个科室,药物数量有增无减,超过1/2的患者使用5种以上药物,提示患者出现潜在不恰当用药的风险较高,费用增加也可能使患者依从性变差。因此药学门诊为患者提供处方精简、药物重整的服务是十分有必要的,《药学门诊试行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药学门诊应开展药师主导的“处方精简”工作。我们在就诊过程中也提供了此服务,例如患者同时服用了几种心血管类的中成药,功效相似甚至成分相同,建议患者仅留下1种。有不少患者自行购买保健品,与药物有重复的作用,一般推荐患者服用药物即可,因藥物质量标准更高,费用相对较低。
2.2药学门诊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根据MRPs的统计,患者的依从性问题是常见的。药师在了解患者不依从行为时,应多维度进行询问,进一步探究具体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很多病人只知道自己吃了某一种病的药,却不能准确地说出药的名称、用法、剂量,甚至记不清药的种类,把降压药误认为降血糖药,就是病人不懂药计划。药房可以为患者解释治疗方案,提供详细的用药信息。也有一些病人没有按时、按剂量服药。他们可能会因为认为病情是好是坏而停止服药,或者忘记服药。对于主观性停药的患者,药师应详细说明与患者一起服药的利弊,以缓解患者的后顾之忧;对于忘记服药的患者,药师应采取一些小措施提高依从性,如设置闹钟、家属提醒等,等。药师为病人制定的用药清单,应按药品类别分类整理,注明用药用途、剂量、时间和疗程。患者可以每天按清单用药,也可以在就医时向其他医务人员提供用药信息。
2.3建立药房门诊管理机构
我院来访药师有权进行检查和考核。当患者需要检测血药浓度、药物基因或一些临床检查检查时,门诊药师可以帮助开具检查单,患者无需到医生处开具检查单。该权限为我院药品门诊尤其是抗凝门诊提供了方便,吸引了很多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只需监测凝血指标和剂量调整的患者。
3 我院MTM药房门诊的不足与优化
3.1知晓率低
如前所述,大多数患者对医院药师的印象仍停留在药师的位置,对药房门诊服务了解甚少。目前,我院MTM药房门诊病人的主要来源是医生推荐。也有临床药师团队要求随访病人到药房门诊治疗,而自行前来的病人数量很少。为了宣传药房门诊,我们还采取了多种措施:在本院和本科室推送微信公众号信息;媒体报道;在药房电视屏幕上播放宣传视频;在病区发放药房门诊卡。
3.2复发率低
目前我科MTM门诊是药师独立就诊的综合性门诊。与抗凝门诊相比,具有病人来源广、疾病多、回访率低的特点。主要有两个原因需要考虑:一是患者对药师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药师只需要一项服务。二是患者来源分散,没有有效机制督促随访。因此,笔者认为今后MTM药房门诊可以进一步专业化甚至单一化,与临床药师参与的治疗团队紧密结合,将要复诊的患者引入药房门诊,参与药物治疗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处方权制度的构建。
结论
综上所述,患有慢性病、用药疗程长、用药种类多、依从性不佳的患者比较需要药师MTM服务。我院MTM药学门诊的建立,为药师角色转型提供了新的平台。药师通过药学门诊的形式参与患者慢病管理,提供专业药学服务,促进合理用药。但药学门诊的服务模式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借鉴国内外经验,不断优化,持续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燕好,廖世雄,李楚云,陈美玲.药学门诊案例分析及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9,17(06):1-3.
[2]殷晓芹,吉顺莉,张春燕,王静,朱秋燕,陈伯华.慢病药学门诊的规范化工作模式探索及实例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11):1416-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