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基层社区的行为干预及防控效果研究

2020-09-10张国华

康颐 2020年1期
关键词:饮食血糖糖尿病

【摘要】目的:科学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基层社区干预以及预防方面的实际成效。方法:为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指向性,研究過程中,选择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8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行为干预以及相应的防控举措,对照组进行一般饮食控制。结果:观察组280例中,取得显效率64.29%,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290例中取得显效率44.83%,总有效率68.97%,两个组别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基层社区的行为干预及防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基层社区;行为干预;防控效果

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病,糖尿病造成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出现糖类、蛋白质异常,对患者正常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妨害。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机能仍旧存在,可以发挥出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胰岛素的分泌量仍旧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代谢需求。在现阶段2型糖尿病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控制患者血糖的方式,防控并发症的发生,为达到这一目的,往往采取运动与饮食辅助治疗的方式,保证患者的身体机能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同时做好相关血糖监测工作。

1 研究资料

1.1入选标准  病例入选标准:患者有2型糖尿病史6个月以上;未用短效胰岛素及中、长效胰岛素,至少半月以上;患者的体重较轻,在纳入研究活动后,患者已经停服相关口服类药物三十天以上;患者年龄≥25岁,且≤75岁;糖化血红蛋白(GHbA1C)<12%;空腹血糖(FBG)≥7.0mmol/Lt ≤13mmol/L。

1.2病例选择  选择的2型糖尿病患者5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0例,其中观察组男140例,女130例;对照组男145例,女125例。观察组、对照组年龄分别为(49.89士12.39)岁和(53.34±10.38)岁;病程分别为(4.07±1.1)年和(3.76±51.56)年;空腹血糖分别为(12.27士2.17)mmo1/L和(12.73±3.31)mmo1/L。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选择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调查问卷,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等相关集体参数进行详细的记录。2型糖尿病初发年龄、血糖峰值、家族史等。临床资料记录:记录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及诱发因素、季节及昼夜血压变化规律、现服用药物控制情况;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在临床中的相关生命体征等进行评估分析,在相关设备的支持下,系统记录患者的血流变、血糖以及尿糖等情况参数,并将相关身体参数进行汇总,并对两个组别患者,相同的身体机能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以此保证研究活动的有效性。

2 行为干预

2.1 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周期性地开展糖尿病知识宣传工作,及时告知患者运动的重要性,并且控制患者运动的强度,将患者的心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运动超负荷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同时控制患者运动频率,通常情况下,将患者的运动频率保持在每周三次,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持续性检测。同时在运动过程中,要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2饮食定时定量  在患者饮食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身高、体重等信息,对患者一天内饮食摄入量进行计算,为后续饮食控制提供了数据参考。通常情况下,男性每天的热量获取要高于女性患者五个百分点,但是不同患者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定时定量供应的方式,既保证患者正常的饮食摄入需求,又能够避免过度的糖分摄入,避免病情的日益严重,为后续糖尿病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2.3在整个饮食控制环节,工作人员可以做好糖类、脂肪以及蛋白质摄入比例的控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根据相关医疗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来看,在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环节,糖类物质摄入量应当保持在人体热量总摄入量的60%左右,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当保持在15%,将其作为基础数据,根据患者身体状态的不同,对相关数据进行适当的增加,以达到科学控制饮食的目的。

3 结果

3.1疗效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疗效标准[2]。显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mmol/L(130mg/L),餐后2h血糖<8.3mmol/L(150mg/d1)。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尿糖(十)。有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8.3 mmol/L(150mg/d1),餐后2h血糖<10.0mmol/L(180 mg/d1)。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以上,尿糖(++)。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血糖下降未达上述标准。

3.2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x2)检验。

3.3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见表1

3.4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观察   见表2

3.5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观察   见表3

3.6安全性评价及注意事项

3.6.1安全性评价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未发现副作用及并发症、合并症。说明养阴生津汤无毒副作用,安全范围大。在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控制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景。

3.6.2注意事项  由于2型糖尿病为慢性病,治疗的时间长,因此,我们还应注意对所选的病例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及远期疗效观察,以及对患者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与发展影响的程度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4.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的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累及多个器管,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均较低,科学防治知识尚未普及,疾病的管理水平与卫生服务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面对严峻的挑战,我国政府一直予以高度关注。但至今未能找到更满意的治疗方法,阻滞其发生和发展,成为世界性医学难题,我们针对这一慢性病症的发病特点,设立了本研究内容,2型糖尿病基层社区的行为干预及防控措施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传峰,李立明.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进展,2001,4(4):25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第1辑,1993:48.

[3]马学毅,贾军宏,尹土量.静脉及皮下连续输注式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天津医药,1999,(2):78-80.

[4]翁建平,李延兵.短期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0-15.

作者简介: 张国华,女 ,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社区防空工作,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财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

猜你喜欢

饮食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春节饮食有“三要”
糖尿病知识问答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