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工科引领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0-09-10王晶
摘要:促进国民经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各高校重视“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新工科”人才应具备创新创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推动“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模式的构建并优化:弹性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的模式;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创新创业;弹性教育;课内和课外结合;校企结合
专家预测,五年后的2025年我国各行各业人才紧缺,单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将由2020年的今天缺口750万人上升到950万人。人才培养瓶颈对我国未来综合国力的提升形成了巨大的阻碍。基于现状,响应“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新发展政策,教育部和高校就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多次深入研讨。2017 年2 月,在复旦大学召开一场关于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专家们深入探讨,并在会上达成了十点“新工科”建设意见共识,坊间称为“复旦共识”。自此“新工科”开始走入公众的视线,并瞬间成为热门词 【1】。与传统工科相比,“新工科”在关注传统产业和老专业的升级转型的基础上,更注重信息通讯、电子控制、软件设计等新技术下的新产业和新专业的建设,回归到以实践、设计及综合为核心的本质上。
促进国民经济,推动社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需要各高校重视“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新工科”人才应具备创新创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推动“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模式的构建并优化。《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各高校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和建设,力争取得明显的成效,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2】。
“新工科”引领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弹性教育教学培养人才模式的构建
现在大多高校对学生学习时间、学习形式、学习结果的评判,还是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这种陈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工科”引领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弹性时间。对大学生来说,大学期间较任何时期有更多的属于自己充分分配的空间和时间。灵活的弹性时间是指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或固定的学习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导师根据学生个人特征设计灵活的学习时间或实践时间的方式,是一种学习形式的重新设计。对于有创新创业规划的学生更需要将时间安排与学生个人需求、爱好相结合,给他们弹性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自主权,花更多的时间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到企业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源,设计创新创业方案,建立可行性模型,并进行分析及实验。弹性时间,使有能力的学生更能大展身手。当然有创新创业愿望甚至始于行动的工科大学生,弹性时间又有另外一層意义,那就是如何使时间变得富有弹性。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去赢得更多弹性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创新创业项目,这就需要指导大学生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做事效率。
弹性学分。首先确保在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明确所占学分,肯定其必修环节的重要性。为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还需要采用弹性学分制。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参加比赛,只要参加比赛都可以得到基础学分。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还可以加学分,替代与比赛项目相近课程的部分理论的学分。例如,在“电竞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其获奖证书或获奖成绩等同于“电子技术”课程的学分。大力支持大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创业项目。能申报项目的学生,说明已具备了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更理应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甚至包括允许一些初见成效的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提前毕业以及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学分制的灵活弹性,为学有余力并想在创新创业征途中大展身手的学生提供了更快的学习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优化。
弹性教材。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漪先生认为:教材“应不应该有弹性,不是凭主观臆断,而是应从我国地域广阔,学校、教师、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的实际出发来考虑。有弹性,更适合国情,更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3】教师应立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技能教育,结合中国国情、专业学术特色,以及地方国民经济发展特色、工农产业发展规模、老百姓生活需求等特点,编写与之配套的创新创业教材,为培养“新工科”引领下创新创业人才体系提供必需的支撑教材。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这种差异在创新创业中会充分表现出来的,这时就需要教师针对个体差异,尤其是参加比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制定具有学生个性差异的个性教案,给学生开启创新创业之门的金钥匙,帮助学生解决在创新创业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正确地引导学生走出瓶颈,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
二、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构建
当前有关部门并没有统一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范围、内容和形式,各高校在“新工科”引领下,积极探索,出现许多教学结构,然而全新的专业知识课内教学与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有识之士的认可。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人就以为只有课外实践才能做到,其实不然,一味地否定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能提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课堂教育是让大学生掌握知识、探究知识的必需教育途径,同时又是一种有深度有高度的课堂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课内学习应以创新为导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模式。
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是课外实践操作教学。工科大学生有广泛的知识交流圈,为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与要求,有序地组织和开展多样的实践课。实践课上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是传授者,传授相关专业知识的;是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向创新创业之路;是指导者,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如何解决问题;还应是参与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实践课较其他课堂教学而言在时间和空间上还是相对开放的弹性教学课,自然环境、生活领域都可以延伸为主阵地。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最终成为栋梁之才。因此,在工科大学全部教学环节中课外实践应是中心环节。
实践课的学习是比较灵活多样的学习,调查、访问、考察是实践,专业探究、服务操作是实践,参与一线劳动、提供技术能力也是实践。除此之外大量非指定领域里的班团队活动、校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展示和学科竞赛、科技大赛等也是实践活动,它们共同之处在于更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悟。实践课让学生更多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塑造创新创业品质,树立全新的就业创业理念,加快学生由被动的甚至不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变为主动的自觉的并积极参与的步伐。实践课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更好地学习与掌握书本上没有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工作后需要培养的特性,更早制定出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位规划。
“新工科”人才是多元化人才,是集信息、科技应用和管理等能力于一身的人才。一般工科类高校都有自己的学术特色,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上既要重视技能技术训练的操作性,还要更多的要倾向于实践能力的拓展,扶持在校大学生开展优秀创新创业项目。
三、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的构建
“新工科”引领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目的是培养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实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4.5】,这样的人才才会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地方经济和民生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学校和企业合作是在校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课堂。企业追求创新,需要源动力。高校应主动积极与企业沟通联系,为广大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资金、场所等充足的社会资源,是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升学生认知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高校应诚邀多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参与,从产业、学术、科研等方面综合需求,和企业联合制订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新工科”引领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修订,达到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行业、企业需求,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目的【6】。
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最终会实现学校、企业、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利双赢。高校为企业支持必要人力资源和科研资源,当然最大的资源是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人才優势使企业保持和提升持续竞争力。企业为工科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研究设备、实践环境,提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机会。在校大学生的实践既为企业节省了成本,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以致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企业的认可,声誉大增。教师参与学生实践的全过程,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典型的教学案例,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在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实现创新思维的产品化,提升创新能力,养成职业素养,为就业增加了砝码。反过来,企业把节省的成本作为奖学金和科研资金提供给高校,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高校和企业的有机结合是一个良性的双赢循环。
对于已具备良好创新创业素质和创新创业基础的,在各自感兴趣的领域已取得一些成果,并创建创新型小微企业的大学生,学校应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宣传,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吸引企业资本,提供先进设备,帮助学生解决创建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社会经济的创造力和活力。
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行为机制的形成,还要有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与制度,这样双方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才能理念统一、目标一致、合作和谐。
创造新事物就是创新,它是持续优化事物的基本属性。在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和计算科学等诸方面科学领域研究中,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目前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各高校正摸着石头过河,有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积极转变观念,构建并完善在“新工科”引领下的教育体系,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佚名“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
[2]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于漪语文教育论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408
[4]赵岩,韩芳芳,朱均超等 基于项目实践的工科培养模式研究 [J]. 中国轻工教育, 2016(4):66-69.
[5]张凯,刘旭“工程师负责制项目教学”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实践与研究 [J].科技信息,2011(36):454.
[6]张占东,姚利花“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 教育现代化, 2018,5(8):31-32
作者简介:
王晶(1982—),女,江苏盐城人,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2017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7SJBFDY788)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