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心理育人的价值生成与实现路径探究
2020-09-10符丹代江燕
符丹 代江燕
摘 要:心理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 “十育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点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由“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转向“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坚持“德心共育”,由问题导向转向积极心理学导向;“大思政”格局下,心理育人具有思想价值与心理价值的耦合功能、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的融合功能以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功能;新时期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应高瞻远瞩,对其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在形式上深入创新,不断丰富新时期心理育人的网络载体,并厚植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文化土壤,大力拓展心理育人的内容体系。
关键词:大思政;高校心理育人;价值生成;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3-0145-04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则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新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和新使命,也对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十育人”体系并构筑了新时代高校“大思政”格局,“心理育人”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要服从、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局,其工作应兼具心理性和教育性双重特点。
“大思政”工作格局是对多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因素通过特定活动或联系机制所形成的合力体系的整体形态描述 [1]。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 “大思政”格局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在新的“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要想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必须深化以“预防为主、筛查为辅、疏导为重、干预为补”的理念,探索和实践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五位一体”的新模式。
一、“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心理育人模式的內涵
“大思政”格局下,要建立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 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意味着高校必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心理育人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多部门联合开展心理育人。心理育人的对象是全体大学生而非仅仅局限于存在心理困惑或危机的群体;心理育人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涵盖心理素质教育,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素质提升;而心理育人的方式,在以往心理咨询的基础上也应深入拓展,在课堂教学、团体实践等多方面创新探索。因此,新时代“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心理育人模式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深耕细作: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育人的各项活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分类、分期开展针对性心理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建设全覆盖的教育教学体系,系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开展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实践活动,传播正向理念,普及心理知识,提升学生调试能力,预防其心理问题;规范咨询服务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完善预防干预体系,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科学分类,动态监测学生心理状况,靶向聚焦,精准干预;提供场地、设备等硬件设施支持以及师资建设,大力优化工作制度,为心理育人的各项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专业性和细致化的心理教育和咨询服务。
“大思政”格局的育人背景下,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育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心理育人的工作重点与原则包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由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转向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坚持“德心共育”,由问题导向转向积极心理学导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坚持建设“心理共同体”发展平台,实现多部门联动,建立“家、校、医、生”联合机制,将心理专业技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以及医生诊断等资源充分优化融合,形成心理育人合力。新时代的心理育人模式应以高校心理中心为核心,统筹建设心理育人队伍,使专职心理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学工队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高校医院、后勤等相关管理人员充分沟通融合,打破不同学科和部门之间的壁垒,明确各个育人主体的职责,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和提升心理健康素质的意识与能力,并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精准聚焦,及时预警和有效干预,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质量。
二、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心理育人的价值生成
(一)心理育人具有思想价值与心理价值的耦合功能,契合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
“心理育人”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十育人”体系之一,在提出之时已明确其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功能 [2],因此,心理育人的内涵价值首先要体现其思想教育性,在确保思想统领的前提下开展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主要围绕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价值引导。同时,心理育人注重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不仅关注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群体特征和成长规律,也强调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大学生主体地位,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心理育人耦合了思想与心理双重价值,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抓手 [3]。
(二)心理育人具有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的融合功能,契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要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强是亟待破解的短板,而心理育人的特点则在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心理育人强调情感共融,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和心灵成长,并提倡个体自由发展以及人格唤醒的榜样力量;而在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服务的过程中,心理育人注重从大学生存在的实际困惑和需求入手,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启迪,既以情感人,也以理服人,教育方式极具亲和力与针对性。不仅引导大学生内化精神实质,还注重“外化于行”,促使个人在内化于心的基础上实现社会行为的改变。
(三)心理育人具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功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新时期心理育人提出了“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其显性教育体现在:心理育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着力传播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扭转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主动培养学生适应、人际、学习等多方面心理问题调试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其隐形教育体现在:心理育人根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土壤,在思想统领的基础上,关注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培养其健全人格并推动心理成长,帮助大学生的认知迭代升级,主动地开展自我教育和管理;同时,心理育人的方式以自愿为主,不带有强制性,极大柔化了教育中的对抗情绪,与正面、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心理育人更多表现为一种吸引力,以“助人自助”的原则,启发学生领悟与超越,将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三、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心理育人的实现路径
(一)高瞻远瞩,对新时期的心理育人体系进行顶层设计
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心理育人应重视顶层设计,探索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的“五位一体”心理育人模式,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具体的理念包括: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由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转向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要坚持生命第一,将心理被动干预局面转为主动预防,提出新时期心理育人“预防为主、疏导为辅和干预为重”的原则;要坚持“德心共育”,创新“大思政”格局下心理危机干预“MDT”(多部门多学科联合)育人模式,实现心理问题“尽早预防,及时发现,有效疏导和精准干预”;更要在“大思政”格局下,进一步深入开展普及预防性的心理教育,强化积极心理学理念,不仅仅是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在心理素质教育上深耕细作,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成长的能力,提升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幸福感,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筑牢心理竞争力。
(二)形式创新,丰富新时期心理育人的网络载体
新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育人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坚持“同心同力,同向同行”的协同原则下,其育人的载体也亟待创新和丰富。
传统的心理育人主要围绕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心理咨询服务三个关键载体开展,新时期的心理育人工作则应注重多种网络载体的丰富创新:一是在课堂教学层面进行延伸,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微课堂教育,包括设计制作不同主题的心理微课视频,其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创新,也可以单独作为网络传播新载体加以推广;二是在校园文化传播方面进行延伸,充分利用公众号、微博、QQ以及其他网络平台,使线下实践活动跨越空间限制,通过线上的成长小组、读书会以及线上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三是在心理咨询服务层面的延伸,可借助微信、QQ、腾讯会议、ZOOM会议以及钉钉等多种交流平台,开展线上预约、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服务平台,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除以上三大关键载体外, 高校还应充分借助新兴型媒体和技术丰富心理育人的载体,并坚持利用既有载体与载体创新的结合, 注重不同载体之间的衔接与互动,实现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载体的时代化、普及化与特色化。
(三)内容拓展,厚植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文化土壤
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内容体系必须厚植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文化土壤,紧紧围绕“以心育德,以德促心”的目标设计 [4]。一方面,心理育人的内容应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另一方面,心理育人的内容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和心理发展规律,将心理学原理与技术运用其中,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实现心理育人目标“从问题到学生”的本质转变 [5],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回归,从“单纯的心理问题应对”转向“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和人格健康发展”,培养能真正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突出思想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心理育人的“根”,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育人的思想基础,是支撑国家、高校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内在因素,是新时期高校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育人工作必须秉承的核心价值理念,需要人们不断发掘其新的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当前,各高校处于“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应深刻认识到中国高校的心理育人并非简单照搬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模式,需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下,遵循时代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拓展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高校心理育人内容体系。
第二是突出内生张力。积极心理学是高校心理育人的“魂”。近三十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在全球异军突起,相关研究指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而应该重点关注人类的美德和优势。”高校可以借鉴西方先进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把握心理育人的方向和重点,创造性地转化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注意根植中国大地,创新性地开展符合我国时代发展特点以及文化特色的心理育人工作,在保留积极心理学理论精髓的前提下,注入新鲜的中国文化元素;变被动为主动,培育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的心理意识;完善高校心理育人的制度保障,提升心理育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价值,构建真正“以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为导向”的心理育人内容体系。
四、结语
心理育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独特价值,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充分认识心理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心理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多部门“同心同力,同向同行”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心理中心作为核心部门,要注重加强与各部门、各学科协作,实现心理育人工作从被动到主动、从定向到系统的转变,并充分彰显心理特色,不断丰富心理育人载体,构建心理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推进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兴平. 高校“大思政”格局的理论定位与实践建构[J]. 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4-108.
[2] 陳虹,潘玉腾.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9(05):86-89.
[3] 冯建军. 构建立德树人的系统化落实机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8-18.
[4] 解梦晗. 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自信根基[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7(05):84-89.
[5] 马丁·塞利格曼. 真实的幸福[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9:99-104.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