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

2020-09-10刘彦忠

高考·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培养人文精神高中历史

刘彦忠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强化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立足于精神文明的层面结合学科知识让学生能够审视自身作为“人”而存在的自我价值。当下社会中由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的安全事故甚至是社会性事件时有发生,而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找寻到自我价值,拥有强大的内心。历史学科中所教授的知识都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历史学科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学生培养

引言:传统的教学之中,更加注重于纸面的成绩分数,对学生的精神关怀较少,但当下社会之中受到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普遍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精神世界所受到的干扰也较多,如何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就成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历史学科本身的属性就决定了历史教学能够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历史老师应该积极探索人文精神培养和历史教学的融合。

1.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1.1能够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历史学科之中承载了中国传统道德意识观念之中的精华部分,历史教材是非常优秀的历史学家与历史教育工作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和物力所共同编写而成。在编写过程中对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道德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了包括孔孟仁爱之心、五四爱国精神等诸多值得传承的道德意识,这些积极的道德意识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道德意识实际上包含了三部分内容,一方面是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贡献意识,一方面是个体之间的友好互处意识,还有一方面是个体追求更好自我的意识。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中的“新文化运动”能够体现个人为了民族和国家的贡献与自我牺牲意识、高二历史必修三里“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部分内容中“爱人者人恒爱之”能够体现个体之间友好互处意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能够体现人体对自我的追求等等。总体而言,高中历史教材为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资源。

1.2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整体之中的一部分,历史责任感需要每个个体都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民族以及对国家的历史发展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历史责任感体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体现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觉悟。

通过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可以发现个体的生活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到14年抗战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为抗战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还能够借由对甲午海战、火烧圆明园以及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的学习来感知到中华民族经历的百年屈辱,激发起学生“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学习丰富自我进而更好地参与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之中。

2.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面临的困境

2.1没有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到教学目标的高度

一些教师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正确的认知,没有从学生个体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人文精神的教学。首先老师需要将教学目标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随后老师需要根据新的教学目标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目标只围绕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度人文精舍培养的不够重视导致了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实际效果较差。

2.2人文精神的培养脱离教材内容

高中历史教材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但是许多老师将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材内容割裂。利用教材内容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一方面需要老师对高中历史教材十分熟悉,深入分析教材之中的内容,找到教材之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又需要老师积极探索敢于实践,能够针对历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相关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更注重于对教材中的考试重点内容进行教学,而对教材中包含了人文精神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高中历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

3.1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为人文精神培养提供有利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前提,人文精神的培养其实是老师和学生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让人文精神的培养工作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结合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发现,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自我的价值,因此在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上因材施教,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此外,老师在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应该和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不能粗暴否定学生的观点。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这本教材中第四单元第十课的内容是《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事件,一位学生曾经看过1959年版的电影《林则徐》,对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有许多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课堂上非常乐于和同学老师进行观点的分享。在学生分享时我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认该学生的观点,而是基于该学生分享的内容向学生展示了当时中国人吸食鸦片的一些图片,鸦片贸易所造成的巨额白银由中国流入英国的数据,以及当时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史料,让全班同学结合该学生的分享和我所展示的客观史料,一起来讨论研究鸦片对中国的危害。

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共同探究,一方面是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也让学生更加能够从唯物辩证的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能够更加切身的感受到历史之中人文精神,在这次探究中学生们发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广为人知的诗竟然是林则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被投降派诬陷革职之后所写,更加折服于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爱国气节。

3.2优化课堂环节,将时事与教学相结合

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老师将时事与教学相结合,利用当下的热点话题开展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将人文个精神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提高自身在生活实践之中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优化人文精神培养教学的工作效果。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消除我国的全面贫困,还意味着民主制度的发展,文化自信的提高,社会性事业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总体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彰显了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回顾历史,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一直竞逐不息的理想追求。早在百家争鸣的时期孟子就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的仁政学说,在西方智者学派也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肯定个体的重要性,彰显了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历史的轨迹之中隐藏着世界人类社会不断追求自我的精神脉络,这种人文精神在当下的体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而在过往的历史之中,我们可以在东西方思想家们的学说里、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抗争里、在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艺术里、在西方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里都能找到。让学生从时事的角度出发回顾历史,感受人类社会人文精神的延续,对历史、对社会、对自我都有更深的感悟。

结束语: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长远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将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人文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应该保持共同进步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将历史事件与时事热点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对时事有更深的认识,能够站在人文精神的角度去思考当下正在发生的事件。

参考文献

[1]王小荣.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神州,2020,(10):165.

[2]石双双.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文理导航,2019,(28):52-52.

[3]杨月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育思路[J].考试周刊,2019,(64):145.

[4]崔衛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000(016):56.

猜你喜欢

学生培养人文精神高中历史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等数学教学研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