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专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新探索

2020-09-10杨忠强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后勤管理

杨忠强

摘要:大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专院校的后勤管理对校园环境建设、教学设施维护、校舍环境的建设、校园安全的保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当前教学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对后勤管理与服务模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后勤;管理;服务模式

一、大专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概述

(一)大专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的具体内容

大专院校后勤管理服务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对于学校物质资源的管理、对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的办公环境的建设、对师生住宿环境的管理、对校园整体环境的维护等。可以说,后勤管理与服务所涉及到的是全校师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加强大专院校的后勤管理服务水平是创建优质校园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

(二)大专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原则

大专院校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最重要的就是要牢牢把握住以下三个基本的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后勤管理与服务面对的主要对象就是全校的教师与学生,所有的工作内容也是紧紧围绕着服务主体而建立的,所以就要求在创新发展大专院校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时,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所有的创新内容都要与教师和学生切实相关,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立足于他们对于后勤管理服务的要求与建议,从而制定出于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创新计划和措施。

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对于大专院校后勤建设,绝不可以只着眼于一时的需求,应该将眼光放在更长远的未来发展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长久的规划方案。对于后勤工作的建设并非一两天就可以完成,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工作,所以在进行创新发展时,要结合学校未来的发展计划,从而进行与学校整体发展相对应的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创新战略的制定。

二、开展创新大专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一)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保障

各个学校除了教学环节之外还会定期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对于大专院校来说,这类学校的学生都是以专攻职业技能为主要的学习目的,所以大专院校会经常开展各项技能竞赛,以产生对学生进行激励的目的。为保证学校的各项活动的顺利举办,就需要后勤部门对整个活动的场地、道具、设备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统计,并且积极做好前期准备的各项工作,还要在活动结束之后进行场地的恢复等工作。

(二)是衡量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要素之一

一个学校的后勤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该学校的综合管理的水平,尤其是在当前各大院校积极开展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环境中,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水平逐渐成为了衡量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后勤管理所涉及到的内容涵盖了学校硬件环境、软件资源等各个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是由学校的经济实力以及教学理念等共同决定的,从学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就能够看出学校领导对于师生校园生活的重视程度,而從后勤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也能够看出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全面性。

(三)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大专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方面的体现,主要就表现在对于校舍的规范管理上。校舍管理是大专院校后勤管理的重点内容,因为大专院校的学生真正能够在课堂上的时间只能够占整个校园生活的三分之一,其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校舍的环境当中度过。严格规范的校舍管理能够塑造学生的集体意识,对于学生言行的管理也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实现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当前大专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人力资源的支持

在传统的观念里,对于后勤管理人员的普遍认知就是学历不高,没有十分可观的前途发展空间,这就使得许多大专院校毕业的管理人才对于大专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提不起兴趣,甚至避而远之。这就使得能够在后勤岗位工作的人员的极度短缺,有些岗位只能聘用短期合同工或者返聘退休的教师职工来进行后勤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管理的手段传统化

目前来看,许多大专院校的后勤管理手段依旧较为单一,仍然采用传统的形式化的管理模式,这与现代化发展的创新要求是严重不相符的,也不利于进行更好的后勤管理与服务。

四、创新大专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几点对策

(一)更新后勤管理与服务观念,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创新大专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模式,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要在思想意识层面进行??新,并且加大力度进行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大专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要想进行创新发展,就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才的投入。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后勤管理人员的身份定位更加明确,对其工作性质的重要程度有更为准确的认识,学校也应适当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待遇水平,为吸纳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二)完善管理制度

创新大专院校的后勤管理模式,融入具有时代化气息的管理气息,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的制度,为创造更良好的校园后勤环境提供条件。学校应将后勤管理工作的考核纳入到学习管理工作的日常考核范围之内,对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促进作用,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机制,为提高后勤管理的整体水平创造有利的环境。

(三)规范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大专院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是后勤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应以校园局域网为平台,构建专门的后勤管理网络体系,搭建后勤服务平台,利用技术手段融合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提升后勤管理服务的效率,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校园学习生活后勤保障。也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大专院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内容较多,各个方面所能够运用的管理服务的方式也都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大专院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创新管理思维,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来进行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工作。当前的大专院校后勤管理服务在意识形态、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结构上都存在着较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这些方面进行发展和创新,从而提高我国大专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后勤管理
信息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优化路径分析
ViolationsoftheTraditionalBioethicsinNeverLetMeGo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On American Individualism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后勤装备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