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策略

2020-09-10张永春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张永春

摘 要:众所周知,高中时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数学科目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高中数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对学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上高中之后数学成绩一落千丈的学生屡见不鲜。而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情境教学;方法

引言:当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很多教师仍旧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学生的学习效率较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当前的重要教学创新思路。本文以此为思想,简要探讨情境教学的意义以及在高中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1.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及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开展教学情境,让学生对于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知,更利于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1]。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情境教学法就是指将所学的较为抽象的知识点,代入到一个通俗易懂、学生都较为常见的情境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点。

2.情境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2.1立足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动力,只要有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但是高中数学中的几何以及代数知识点很抽象,而且比较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等情况,学习效率较差。而情境教学法则不同,教师可以刻画学生都“喜闻乐见”的场景,来简化所学的知识点,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以北师大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第2节等差数列为例。数列我们都知道,是一组数字,而等差数列的定义就是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2]。我们常见的等差数列有:2,4,6,8,10……这个等差数列就是一组有顺序的数字,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但是一旦我们将这个数列引入相应的情境就会使其具备趣味性。我们可以把情境设置在电影院中,电影院是高中生都去过的场所,每个学生都耳熟能详、喜闻乐见。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而我们可以把2,4,6,8,10……这个等差数列看做电影院中的座椅编号。这样一来就赋予了这组等差数列一个全新的含义,非常方便学生的理解。与其类似的还有36,36.5,37,37.5,38……,我们可以把这些数字视为脚下鞋子的全国统一尺码,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把无趣的数字代入到特定的场景中,就是最典型的情境教学。

2.2情境源于实际 培养核心素养

情境教学的素材一定要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一旦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对于情境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不利于学习兴趣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举例说明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知识倒入。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利于学生对于学习信心的培养。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一章集合为例,学生刚接触高中知识,对于集合的概念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使用情境教学法会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这样进入教学引导: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集合,那什么是集合呢?集合就是指拥有同一类特质的事物放在一起,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元素,而集合就是这些元素组成的集体。生活中我们也经常把一些事物看做一个集合。用我们班来举例子,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都是一个元素。一起构成了我们一年级一班这个大家庭。我们一年级一班这个大家庭就是一个大集合[3]。集合拥有三大特性,分别是确定性、互异性以及无序性。那什么是确定性呢?还以我们一年级一班为例,我们一年级一班一共就只有这么名学生和这么多名教师。这就是确定的,我们一年级一班一共就这么多人,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多一个或者少一个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一年级一班集合。那什么是互异性呢?互异性就是说,每个元素都是与众不同的,和其他元素不一样。你的名字、生日、学习成绩等等信息,都不会和其他人完全相同。咱们班不可能有两个人,名字相同、性别相同、生日相同、学习成绩等等信息都相同。所以,这就是互异性。那什么是无序性呢?无序性就非常好理解,没有顺序,咱们班这么多同学里面谁是第一啊?谁是第二啊?有的人个子最高,有的人学习成绩最好,有的人身体最壮,有的最帅,有的最漂亮,对不对?所以没有办法说谁是第一,这也就证实了我们一年级一班这个大集合具有无序性[4]。用这样生活中通俗常见的情境去假设,更利于学生理解,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情缘源于生活,千万不要假大空。只有这种看得见,摸得到的情境,学生才会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并且从心里明白,数学是真实有用的,真的可以运用在生活中,而不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知识。这样一来,就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建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5]。

2.3使用多媒体技术 培养学习兴趣

我们不得不承认,相比于五花八门的多媒体信息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显得非常的呆板和守旧,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主要目标是育人,只要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一切方法都是好方法。我们在使用情境教学法的时候不妨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看到好看的图片,好听的音乐甚至是好玩的视频,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初步为例,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图片,通过不同的艺术造型,可以让学生对空间几何体有更明确的认知,例如,生活中常见的漏斗图片就是一个圆锥体,人民大会堂的柱子就是一个圆柱体。而其他的图形,也都是由不同的空间几何体拼接成的,借助多媒体图片,学生可以更加明确的感知到空间几何体在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能让学生明白空间几何体之间的协同关系。除了图片以外,音乐也具有加强教学效果的作用,通过一些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记忆,辅助学生理解知识,音乐可以让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愉快。在多媒体网络中有很多关于数学知识的串烧歌曲,通过郎朗上口的歌词和节奏感十足的音乐,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更有全新的认知[6]。而且多媒体技术在架设情境教学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在教师描绘场景的时候,学生只能通过自己脑补,但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使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产物,学生会更加直观的明白教师所描绘的情境。利于学生迅速理解知识,

2.4营造适宜情境 培养创新思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关的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例如,为学生搭建一个正在考试的情境,让学生自主进行习题练习等。巧用情境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并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学生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假设问题,学会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极大裨益。

3.结论

高中数学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高中数学知识多、杂、难、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掌握所学知识才是最关键的。情境教学法可以通过搭设适宜的情境,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并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思维,利于核心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何玉新.培养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9,000(005):P.51-51.

[2]林武彧.新高考情景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J].高考,2019(9):202-202.

[3]李斯东.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9,000(006):181.

[4]黃敏.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逻辑推理的培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2019.

[5]刘慧.基于核心素养的章引言课情境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8,000(012):75.

[6]杨会志.基于有效教学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以教学情境、问题提问研究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19,000(003):18-19.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