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0-09-10王海花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

王海花

摘 要:生物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是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课程,在课上不仅要紧跟教师的思维,记好相应的重点知识,课下也应当花时间来巩固和复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学习水平。高中生物与初中的生物是具有衔接性的,初中生物是一些对自然了解的基本知识,高中是对这些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所以高中生更需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前言:随着高考的改革,“3+2”模式的开展,学生在选择学习科目时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感兴趣的科目。教师需要抓住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一些简单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尽快的掌握知识重点。而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更有利于高中生物教师将较难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化知识。

一、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的开展,是随着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发展带来的,这个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讲课方式,通过生活化的事物引出教学知识点。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是将原来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尽量讲解为学生能容易理解的生活化常识,毕竟生物课本中的教学素材都来源于生活,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去发现生活中蕴藏的知识,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教师想要更好地做到将生物教学生活化,那么在讲解知识并且举例的过程中,尽量采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比较容易理解的事物,这样相对能让学生尽快的掌握知识,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将生物教学生活化。

二、实现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课堂采用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选择生物的高中学生来讲,生物属于理科思维类科目,需要学生相对具备一点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和难以理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采用一些学生更容易理解的讲课方式,尽量将知识生活化。例如在学习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在开始讲课之前,可以先进行提问,比如:“平常我们看到的菊花,为什么有那么多种颜色?明明品种是一样的,为什么开花之后会有大小差异?”或者说“我们平常吃的玉米,为什么有些是是甜玉米?有些是糯玉米?甜玉米一般都是黄色为主?糯玉米是米色为主?”先通过询问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随后教师在带出这节课讲的知识点,通过几个提问,引出生物中关于杂交这一理论知识。在讲解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再通过书中孟德尔的经典案例讲解,让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再试着抽几个学生回答开课前的几个问题。比如花瓣上的花粉通过风的传播,和同种植物但为另一种颜色的花瓣,然后形成了不同的生长基因,最终經过发芽开花,呈现出一种新型的颜色,这也正可以表现出植物的高度、种子的形状、花瓣的颜色都是经过不同植物的组合杂交生长,最终呈现的都是很新颖的事物。课堂讲解中学生适当的将人们生活中关注的事情进行有效的联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高中生物这门课程的重大作用。

(二)将课本知识生活化,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学好高中生物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生物的大多素材来源于生活,教师想要更好的呈现生活化教学课堂,就需要在讲解理论知识时,适当采用生活化常识作为开课前提。例如在学习高中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喜欢的天气是什么样的,晴天还是阴天?那么在晴天时,太阳散发的能量被称为什么?为什么大自然中的绿色植物都在晴天时生长繁殖速度会更快一些?通过一些列的问题引出教学课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生活化问题去思考。随后教师再根据书本中为学生总结出来光合作用的原理,学生通过书中的理论可以学习到专业的生物知识。而光合作用这个知识点是非常接近生活化的,毕竟绿色植物主要需要的光能来源于我们日常接触的太阳,绿色植物需要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正如人也需要适当的晒太阳是一样的道理,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优化,最终释放出人们生存需要的氧气。这种抽象的原理可能学生不能尽快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植物想象成人,如果一个人常年处于不见天日的空间里,不仅可能会导致整个人没有精神,也会产生很多疾病,氧气也会越来越稀少,最终难以生存;然而当处于一个向阳的空间时,人适当的感受阳光带来的温暖,可以给人体进行适当的补钙,还可以放松人们的心情。通过将知识转换成生活的基本常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相对的提升了整堂课的课堂质量,更好的让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

(三)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生物这门课程比较生活化,学生在课上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也需要主动地去观察生活中类似的生物原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六章第三节《细胞的衰老》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在课前讲解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三片树叶,一片是绿色有生机的,一片是枯黄的,一片是完全风干的,教师在课前让学生拿出自己寻找的树叶,可以问学生让他们找这三种不同叶子的用处是什么,适当抽一些学生回答,学生大多都会想到可以看出这三片树叶不通的特征,或者用于观察他们的生物迹象,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首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毕竟每个学生的想法都是对的,教师随后再引出本堂课的知识点,正是学习细胞的衰老,让学生明白教师安排课前任务的作用。教师按照书本中的例子和理论知识给学会讲解完细胞衰老的特征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常见植物的衰老过程,如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兴趣的,教师可以适当的让学生采摘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植物标本,然后去实验室中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励学生去观察生活,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更好的将生物教学课堂生活化。

结束语:高中生物这门课程本身就与生活中的事物息息相关,教师想要将生物教学生活化也是相对较容易。生活化教学地方式有利于学会快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中事物的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回归到生活本身。总之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还原于生活,不仅有助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相对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荟萃,闫香慧,李艳红.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的应用——以“免疫调节”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83-84.

[2] 刘辉.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79-180.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生活化教学高中生物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