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心素养下“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2020-09-10周广年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内涵高中历史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立德树人,以核心素养为依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各学段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包含时空观念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检视和分析,以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一定的时空观念素养,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内涵;路径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也明确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对近几年高考试题进行研究也发现,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内容的比例在增大(如2020年文科综合全国一卷材料题的第42题,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命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其中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是以时间顺序进行的,如果学生通史基础弱,就难以跳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正常理解历史事件。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空联系中对事物进行合理的观察、分析和思考。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以对历史事物做出更准确的理解和评价。教师加强对学生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感知历史,有利于学生将时间和空间结合,对古今历史进行对比式学习,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能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解释。通过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学习和掌握,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和不断拓宽国际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一、高中历史时空观念内涵

历史的发展是以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为依托进行的,时间和空间是历史存在的一种方式,也是历史本质呈现的一种方式,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了解和解释都不能离开时空观念的支撑。历史事件一般发生于特定的时空下,时空观念展示的是历史事件的本质。

首先,历史学科的时间观念与我们日常的物理时间观念是有所不同的,历史时间既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也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还包括历史事件的连续特性,更包括历史事件在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历史的本质是发展与变迁,为了概括这种变迁,需要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时间框架中,以帮助学生感知历史事件,达到更好的分析历史事件,以及对历史事件做出更为合理和客观的评价。

其次,历史学科下的空间与我们的日常空间概念也不相同,并不是事件发生的地点或方位,而是人类在进行社会活动时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具备社会属性的与自然环境结合的空间。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要结合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发展时空观念的实践路径

1.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一,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和效率。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时,教师可以从课堂导入入手,先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产生心灵的触动和兴趣,进而主动投入到课堂活动的学习中来。如在新航路开辟的新课讲授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前几年在网络上,2015年一位教师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辞职理由,引起了社会的轰动和广泛关注。那么大家知道吗?在世界近代十五十六世纪时,西欧国家的一些人也想去世界看看,进而开启了探险的旅程,最终开辟了新的航线(前人没有记录走过的航线)。通过从今到古的时空穿越案例的融入,将学生拉回到课本历史事件中,进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也吸引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导入也可以运用新航路开辟前的地图和新航路开辟后的地图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新航路开辟后人们认识的世界的空间范围扩大了。利用前后地图标胶的导入,不断拓宽学生的空间思维,进一步认识了新航路的开辟。通过时间和地图对比,一定程度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从而也深化了对课本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以今通古、古今结合。

2.巧妙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好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热情的燃料,能为学生与知识之间搭建桥梁,能将学生引入到知识的深入探索中。如教师在为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时,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当时西欧人为什么要寻找黄金?教师在为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为学生展示史料:15世纪后,西欧各国的经济日益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对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资产阶级也需要黄金进行资本扩充,进而保证上层社会的人士能享受奢华的生活。那么西歐人到哪里寻找黄金呢?(教师为学生展示史料:据说,东方某国的宫殿的屋顶都是用黄金铸造的,地面也是用黄金铺设的。而且通过对《马可·波罗行纪》的分析,发现,东方确实是一个黄金遍地的地方(但也要与学生说明这是小说里夸张的描述,真实情况并不是遍地黄金)。然而当时是否有传统商路去东方寻找黄金呢?教师为学生展示史料: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了周边的区域,进而控制了经商要道,并对经过要道的商品征收重税。这也造成了为什么不走旧航路,而要新开辟航路来东方。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通过层层追问,特别是时间和空间的对比和迁移,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了学生具有一定的时空观念素养,可谓一举两得。同时也把新航路的开辟放在了当时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讲授,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必然发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3.借助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新课标要求历史教学要创新教学方式,有效利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学习模式,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和思路,以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如在教授开辟新航路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在课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角色扮演任务,并要求学生查找与自己扮演角色相关的资料(哪个国家的人,被哪个国家支持,为什么当时他要去航海?什么时候出发,到哪里等),比如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航海家和探险家。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或网上信息认识和理解了这几位航海家出航的时间先后顺序和他们各自航线所到的地点以及他们的一些突出事例。通过角色扮演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归纳,目的是使学生在多方了解自己扮演角色的内涵的基础上在课堂上为其他同学呈现新航路开辟的先后时间和空间的经过,并且在表演和阐述过程中通过地图的展示,不断深化了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时间和空间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4.创新科学记忆法,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有大量基础知识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教师要创新记忆方法,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使学生以某一问题为中心进行相关历史知识的拓展,进而有效记忆历史知识。如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进行关联事件的拓展,一层一层的深究下去,把所学知识进行线索化。如利用联想的记忆方法等,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效率。为了让学生记住为新航路开辟做出贡献的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教师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如对麦哲伦的记忆是将“伦”与“轮”谐音,车轮是圆形的,在麦子成熟的时节,哲学家麦哲伦通过航海进行首次环球航行。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记忆历史知识,既能让学生记得牢记得久,也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5.运用时间轴和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时空观与时序思维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时序脉络,培养学生的时空观的历史核心素养。通过在时间轴上构建时间和空间的顺序,把所学的知识在时间轴上呈现出来,让学生逐步明白特定的历史事件是和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掌握了所学知识的时序性和空间特性。特别通过时间轴构建,对比中外历史的的发展,把零散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化和深刻化。利用地图增强学生的空间意识的培养。特别在讲到新航轮开辟过程中的四条航线时,利用地图呈现四条航线的发现过程,既加强了学生对四条航线的先后时序和航线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地图中展现了四条航线所到之处,让学生对地理的空间方位和范围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地图展示加强了学生的时空观意识的培养。还有在讲完新航路开辟的时候,可以利用时间轴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总结。从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为新航路开辟奠定物质基础,并且当时远航航行的条件也逐步具备了;1487年迪亚士到达风暴角(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497年达伽马穿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及同伴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联系加强(利用新航路开辟前后的地图对比得出世界的范围和联系扩大了)和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和16--18世纪的对外殖民扩张;然后在通过对比同时期中国正处于明清时期,当时的的政策是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通过时间轴、地图和中外对比,不断加深了对新航路开辟开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的知识的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认识到当时明清时期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的发展相对缓慢,进而上升到我们的家国情怀中去,要发展必须要不断的开放,积极主动的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去。通过时间轴、地图和中外对比,也加深了学生对时空观念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素养。

總之,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时空观念能帮助学生勾勒出历史事件的发展框架,将历史发展规律展示给学生。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能使学生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历史事件的审视和评价。教师可以借助导入环节的设计、问题的设置、角色扮演、科学记忆方法、运用时间轴和地图等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以使学生构建时空联系,进而发展综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缓缓.浅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9(3):92-95.

[2]周文峰.浅析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8(28):14-15.

[3]许志锋.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9(5):22-23.

[4]李萍.巧用时间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J].中学历史教学2017(12):60-62

作者简介:周广年 ,1983年1月,男,汉族, 广东省广州市,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历史学和历史教育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内涵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镜头中的组诗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