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抒情本位中的时空观念浅析文
2016-01-04曾平凡
曾平凡
【摘要】柳永作为北宋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词人之一,也是唐宋词史上一位具有转折意义的词人。本文主要针对柳永词抒情本位中的时空观念进行分析。
【关键词】柳永词;抒情本位;时空观念
词到柳永才有了婉转和铺叙的形式,具备了享誉四方的特点,词的言情作用被大大拓展了。以抒情为创作本体的定位使柳永充分展现了才华,令他的词作品达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唱柳词”的传播效果。
一、柳永词作的抒情本位意识
对于柳永词作品的抒情,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说:“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清人沈雄在《古今词话》中引用了蔡伯世的评价:“子野词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词。情词相称者,少游一人而已。”很明显,这是在比较之下发出的感慨,但是我们确实无法否定柳词在言情方面的造诣。比如他的经典之作《八声甘州》:
对潇潇、幕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顺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这一词上阕写的是景,并且景中有情。用秋景描写愁是柳永的习惯用法,而且情已用景抒发出来。下阕对所说之情进行描叙,用思乡之情引出漂泊孤旅,然后塑造出一位多情的女子在“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韦庄《菩萨蛮》)。整篇看来,这首词以抒情为本位,营造气氛、选取意象中彰显出词人的编排。但是,词人情感的真实性容易被质疑。柳永的抒情本位有着主题先行的安排,他的部分创作有写家意味,感情不一定完全来自内心,仅是在语言技法上的言说方式。如此看来,柳永对女性带有赏玩性的描写一方面是由于自身一厢情愿的审美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在官能效果上站在他者立场上的一种反映。他的词多被下层士人和市民欢迎,因此,以俗调俗语写俗情的定位是无法避免的。
二、抒情本位中的时空观念
以抒情为本位进行创作时,运用时空观念的交错是柳词的突出特点。伴随着时间的切换以及空间的变化将情感一次次推向高潮。比如他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幕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应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时间是秋天,围绕“秋”意象柳永展开了自己的抒情节奏。先写分别。喝酒无心,时间紧迫。两情相悦,一别之后便难得相见。在这“清秋节”,“执手”对“泪眼”。等到酒醒,人已经远去,纵使有春暖花开,也已经没有赏花人。知音难以寻觅,是何等的深情。当前和此后成为时间对情感的注脚。情感被灌输在空间中的每一个角落,之后,“晓风残月”中仅存有一颗孤独寂寞的心。
但是,若仅仅突显出时间中的离别和相见,短暂和长久,不能将情感表现到极至。柳永便在在时间流程中运用了空间位置的转换,来将情感写深写尽。他的《夜半乐》便是代表作: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诸。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全词先写的是景,用当前的景衬托出当时的情,大肆渲染游子的孤独之情。从“扁舟”、“怒涛”写起,写到“烟村”、“霜树”、“败荷”、“衰杨”,已显落寞。用“浣沙游女”承上启下,此女容易让作者联想起彼女,因此,感情渐渐加深,完成了空间的思维转换。围绕时空观念,作者在辗转铺叙中完成了抒情表达。对两首词分析之后,可以看到柳永在进行时空观念的交叉描写时习惯使用两种表现手法:一是用时间作为主线,随着时间的流动进行空间位置的转换;二是运用空间位置的转换突出主人公对时间流逝的感伤与无奈。
我们在分析柳永站在个人立场上进行抒情时,也不得不将他放在同时代文人共同的人生理念下。我们便会发现,柳永与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范仲淹等相比,在精神层面上,似乎缺乏一些时代的气息。柳永的词在艺术层面上的高超技巧并不能掩饰他精神层面的趋俗倾向,因此,用“俗语俗调写俗情”展现出来的仍是他真实且直白的一面。总之,柳永的词用抒情作位为中心,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时空观念,的确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眼光。
【参考文献】
[1] 吕改梅. 论柳永词的创作主体介入与情感流向[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S1).
[2] 肖 芃, 赵 华. 从传播形态看柳永词作的通俗性与娱乐性[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6(03).
[3] 于淑杰. 柳永词的艺术风格浅谈[J].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