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2020-09-10汪昆仑

高考·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态度高中物理培养策略

汪昆仑

摘 要:高中科学学科以实驗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综合能力。但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常以教师示范操作,学生观察为主,整个过程缺少学生参与,不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知识,长期以往还会消磨学生学习兴趣。对此,本文则从多方面分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策略,望给予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科学态度;培养策略

实验更是学生了解知识是形成过程的主要方式。但目前高中实验教学过于单一沉闷,学生参与兴趣薄弱,最重要脱离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当前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即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从而深入理解所学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1.注重课堂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打破以往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平等师生互动,教师应改变传统高高在上的姿态,积极走进学生群体当中与其互动,耐心聆听学生疑惑,双方共同进步和学习。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同样需要注重互动技巧,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和学生沟通交流,摆脱以往权威者身份,因为高效的物理实验课堂不是以权威者身份对学生发布命令,则是以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则为学生讲笑话或做游戏,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单一与枯燥,还能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扮演教师讲解知识,而教师则扮演学生负责聆听。例如教师教师开展小组实验,恰巧有一小组缺少一名学生,教师则作为学生参与其中,一方面能监督学生在实验过程的行动,避免发生意料之外,也能借此拉近与学生距离。上述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从而十分愿意配合教师设置的一切教学活动,也能与教师形成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以“单摆”实验教学为例,该章节在于研究单摆周期,教师就可基于此开展实验教学活动并亲自参与到情境当中,促使学生切实感悟和体验物理实验过程,并积极探索科学规律,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教师在具体实验教学过程中先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选取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实验器材,之后与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实验。在具体实验过程中通过寻找不同小球对相同长度摆长运动周期能让学生明确单摆周期运动周期与小球质量毫无联系。从上述实验中,可让学生明确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并非单纯从物理教材获取知识,更让学生明确对待未知事物需科学地实验经验与探索态度,只有仅事实检验的事物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思维品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开展:首先渗透物理观念;所谓物理观念即基于物理学角度形成和运动、物质、能量、相互作用等有关的基本认识,促使学生在头脑中提炼物理概念和规律。以“探究平抛运动规律”实验为例,教师在设计实验首要环节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方案,目的在于详细观察物体在做平抛运动时轨迹。虽然高中生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曲线运动,然而却是在学习直线运动知识后首次学习和掌握曲线运动知识,因而学生在设计物理实验方案时可重点强调物体做平抛运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平抛运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后首次分析生活中常见运动,更是物理知识中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关键组成。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设置“水平与竖直向上的小球运动对比实验”能让学生树立正确“运动观”,最重要能运用运动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实验中还能发现做平抛运动实验研究时不单单可以将实验对象设为小球或人,甚至细小的流水也可作为实验对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其次实验探究;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展开合理猜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论证以及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最后进行合理反思。该环节由学生自主探究和师生共同探究组成,在学生自主探究时可让学生运用现有资源设计实验方案,并合理分析平抛运动轨迹,学生在自主思考后与其他学生相互讨论得出以下实验方案:即运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矿泉水瓶子装入部分水后在瓶盖上扎出一个小孔,同时在矿泉水瓶子下端侧面扎出一个小孔,此时松开瓶盖水直接喷出,其中水流顺着瓶子做平抛运动,借助该实验观察水流平抛运动轨迹。学生在研究平抛运动时有效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随即物理教师引领学生共同探究分析平抛运动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打破以往被动聆听或作为观察者角色参与学习情况,则是转为实验探究主体,对所学物理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3.开展实验即时评价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即时评价是评价方式之一,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活跃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当中,一定程度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为独立且平等的个体,正因如此需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此过程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学情以及运用的学习方式、个性等,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如果一味地否定、批判学生的观点,较易打击学生学习物理自信心,更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因而需要足够尊重学生,即使学生的想法过于异想天开也要耐心听完并给予肯定,因为学生对问题的争论或产生的奇特思想都极有可能成为教学资源。然而上述方式也不意味着教师全程夸赞学生发言,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和发言,也要巧妙地是指出学生存在的错误并引领其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其二教师应以一颗真诚、宽容的心态和学生沟通交流,因为对话的意义在于师生和平相处与相互理解,二者在即时评价中坚持的真理都不是绝对的,教师应降低姿态与学生对话,指导学生自由且大胆地表达观点和想法,并借此挖掘学生内在潜力,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和学习困难。与此同时高中物理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由且开放对话环境,更是保证即时评价效果的关键所在。但对话环境需要师生共同打造,其中物理教师发挥组织、指导作用,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需善用激励性语言,因为高中生面临高考,身心较为疲惫,物质环境相比,其内心更渴望和谐、愉悦、安全的心理环境,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保护学生自尊心,委婉指出学生错误并提出改进,增强学生成就感。

4.结语

总之,物理是一门知识性与科学性兼具的学科,教师在全新的教育形式下应积极创新物理理念和教学方式。实验作为物理教学关键组成部分,更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学情和实验特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为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观”[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00(030):58-59.

[2]王添华.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升科学探究能力[J].高考,2018(29).

[3]杨丽丽.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000(010):228.

猜你喜欢

科学态度高中物理培养策略
涵育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学科育人实践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科学态度与责任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