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工作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2020-09-10王硕凌久红向靓罗浩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评量医务人员学历

王硕 凌久红 向靓 罗浩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工作人员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新冠病毒肺炎流行高峰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宝山区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评分。结果共调查了613医院工作人员。其中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02±9.27)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3.40±11.94)分,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均<0.05)。女性、本科及以下学历、临床护理岗位、平时身体状态差等医务人员焦虑和抑郁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充分了解医院医护人员心理情况,关注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适时干预。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医务人员焦虑 抑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1],简称“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较长,人群普遍易感。目前,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新型冠状病毒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并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挑战,使医务人员易产生焦虑或抑郁的去情绪变化[1]。2020年2月我们对宝山区8家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了心理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研究对象  2020年2月,对宝山区8家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

1.1.2纳入标准 (1)在医院工作满1年以上;(2)调查对象自愿参加本调查并配合本研究者。

1.1.3排除标准(1)调查期间未在医院工作;(2)见习、实习或进修者;(3)不愿意配合本研究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一般情况包括医务人员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身体状况、专业技术职务、工作时间、职位等。

1.2.1.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通过SAS和SDS两个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调查[2],两个表格均包含20个项目。SAS:<50分为正常,分值越高表明表明症状越严重;SDS:<53分为正常,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2.2 调查方法 调查前调查小组人员将调查问卷发放到符合纳入标准的医务人员手中,采用当场作答当场回收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30份,回收有效问卷613份,有效率97.30%。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Data3.0软件录入问卷,采用双录入,并检查一致性。然后将数据库导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613名医护人员中,男160名(26.1%),女453名(73.9%),年龄25~67岁,平均(38.08±9.32)岁。婚姻状况:已婚484名(78.96%),未婚111名(18.11%),离异17名(2.77%),丧偶1名(0.16%);学历:高中、中专17名(2.77%),大专72名(28.06%),本科360名(58.73%),硕士58名(9.46%),博士6名(0.98%);专业岗位:护理307名(50.08%),临床149名(24.31%),医技88名(14.36%),后勤44名(7.18%),管理25名(4.08%);从事新冠一线工作:240名(39.15%);职称:暂无55名(8.97%),初级285名(46.49%),中级206名(33.61%),副高50名(8.16%),正高17名(2.77%);工龄:≤10年164名(26.75%),10-20年224名(36.54%),>20年225名(36.7%);目前身体状况:较差6名(0.98%),一般190名(31%),良好417名(68.03%);有慢性疾病:104名(16.97%);吸烟:24名(3.92%);饮酒:34名(5.55%)。

2.2医务人员SAS、SDS评分与中国常模焦虑及抑郁评分对比(表1)  医务人员SAS、SDS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7]焦虑及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不同特征医务人员焦虑抑郁评分情况(表2) 613名医务人员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02±9.27)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3.40±11.94)分。医务人员焦虑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学历、专业岗位、是否从事新冠一线工作、目前身体情况、有无慢性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婚姻、学历、专业岗位、工龄、目前身体状况、是否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焦虑抑郁心情不受年龄、职称、是否饮酒因素影响,差异无统计意义(),见表2。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在医生诊疗、护理过程中传播感染。截止至2月11日,全国已有一千多例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这使一线医务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既往研究表明,参与突发疫情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例如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或者恐惧等[3]。本研究中受访的医务人员担心家人、自己被感染,其心里负担严重。关注突发疫情下医务人员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进行疏导与关怀,有益于医务人员更好的工作与生活,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医务人员在新冠病毒流行期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焦虑与抑郁水平均高于國内成人常模。焦虑、抑郁程度女性均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作为母亲、妻子或女儿有关,面对工作与生活的多重压力,在疫情期间会出现敏感、脆弱、多虑、害怕、担忧等心里变化[4]。不同工龄的医务人员抑郁程度不同,10-20年工龄的医务人员比其他工龄的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更抑郁,这与苑杰等]研究结果一致,中年资比低年资医务人员更易抑郁,这可能因为中年资的医务人员在工作和家庭都是中流砥柱的地位,难以协调工作与家庭之前的矛盾。另外,焦虑、抑郁程度随着学历水平降低而升高,学历水平高的医务人员往往对负面情绪自我调理强、拥有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容易建立挑战困难的决心,树立度过艰难时刻的信心。在医院从事感染风险较大的岗位,尤其医技、护理岗位的医务人员,以及目前身体状况不好的医务人员焦虑与抑郁更明显,他们是感染高危人群,最易出现情绪波动。婚姻状态不好:未婚、离异、丧偶的医务人员,在特殊时期内心不安的情绪无处倾诉,心里压力无处释放,更易抑郁。新冠期间,职称、年龄、是否饮酒的这些因素对医务人员的心情无影响。NICKELL等[5]研究了2003年SARS的暴发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发现约20%的人有情绪抑制。李炎芳等研究发现,疫情期间民众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抑郁与焦虑呈高度相关,且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昌敬惠等人研究表明疫情期间的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发生率为26.60%,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1.16%[6]。

总之,在新冠疫情期间,定点收治医院的医务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女性、学历程度不高、临床护理岗位、目前身体状况不好等情况的医务人员焦虑与抑郁更明显。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及时关注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适时干预,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心里辅导平台。

参考文献

[1]严杰, 李明远, 孙爱华,等. 2019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感染性肺炎[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0, 40(01):1-6.

[2]张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群的心理影响及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09(S1):45-48.

[3]高文斌, 陈祉妍, 王一牛,等. SARS疫情期间公众心态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17(9):594-596.

[4]曾婷, 谌冬娣, 李朝波,等. 新冠肺炎医学观察场所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0(5).

[5]王征宇, 迟玉芬. 焦虑自评量表(SAS)[J]. 上海精神医学, 1984(2):73-74.

[6]王春芳, 蔡则环, 徐清. 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340 例正常人评定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6,12(5):267-268

1.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01

2.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 200940

猜你喜欢

评量医务人员学历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探索取向的幼儿园主题墙评量研究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