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医院DR摄影在诊断中老年颈椎病时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09-10李艾芹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椎间隙征象颈椎病

李艾芹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医院DR摄影在诊断中老年颈椎病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45例中老年颈椎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中没有颈椎病史的45例中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DR摄影技术对患者的颈椎部位进行摄影,观察照片上图像的异常X线征象。结果:两组患者颈椎异常X线征象对比分析结果为观察组各项检测结果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医院中采用DR摄影对中老年颈椎病患者进行诊断可以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全方位反映出多种异常X线征象,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0引言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柱外科类疾病,其又被称作颈椎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颈肩部不适、头痛头晕、上肢疼痛、麻木、记忆力减退等,常出现在颈部有外部创伤、睡眠姿势不正确以及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群中,该疾病同时还伴随着多种并发症如视力障碍、瘫痪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为严重的影响[1]。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还会为患者及其家属的未来生活带来诸多负担。当前临床常采用DR摄影对患者的颈椎病情况进行诊断,其具有噪音小、成像快、图像清晰等优势,可以较好的呈现异常X线征象,为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真实、全面的客观影像支撑。本次研究对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本院所收治的45例中老年頸椎病患者和45例没有颈椎病史的中老年人实施DR摄影观察,分析其临床诊断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本社区医院就诊治疗的45例中老年颈椎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进行就诊的45例没有颈椎病史的中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7.8±6.7)岁;对照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8.4±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使用上海联影UDR770i摄影仪器对两组患者进行DR摄片,其中所设置的摄影体位为颈椎正侧位,正位参数为70KV、100mA、250ms和SID100cm,侧位参数为70KV、100mA、250ms、SID100cm。专业医生进行仪器操作进行正常的摄片诊断。

1.3评价标准

经仪器摄片之后,对照片图像进行专业处理,由医生对图像进行检查分析,主要观察患者的生理曲度改变、项韧带钙化、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以及钩椎关节骨赘形成、椎体成角移位等情况是否存在异常X线征象。

1.4统计学软件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达,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达,用X²进行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颈椎DR正侧位图像经对比观察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中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的有32例,占比71.11%;项韧带钙化有20例,占比44.45%;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有41例,占比91.11%;椎间隙变窄有34例,占比75.56%;钩椎关节骨赘形成有29例,占比64.44%;椎体成角移位有40例,占比88.89%。而对照组中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的有20例,占比44.44%;项韧带钙化有4例,占比8.89%;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有21例,占比46.67%;椎间隙变窄有18例,占比40.00%;钩椎关节骨赘形成有7例,占比15.56%;椎体成角移位有16例,占比35.56%。经对比,观察组的异常X线征象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颈椎病指的是患者正常脊椎形态受到颈椎间盘和其附属结构退行结构的影响而致使脊髓、神经、血管等出现不适继而引发的多种症状。目前的所有病因研究中认为导致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慢性劳损,如睡眠姿势不正确、长期低头工作等,以及外部创伤如头颈部部位受伤等,颈部炎症、先天性畸形颈椎等也会引发颈椎病的出现,同时也常伴有一些并发症如视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吞咽障碍以及瘫痪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及时治疗,以防止其发展为更严重的症状[2]。近些年,人们对颈椎病治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区医院中也积极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临床诊断效率,其中DR摄影就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医疗仪器,其运行噪音较小、成像效率高、操作便捷,能够更全面快速的获得照片以供医生进行病情诊断。本研究中采用DR摄影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结果显示在异常X线征象反映中,可以较好的显示患者的生理曲度改变、项韧带钙化、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以及钩椎关节骨赘形成、椎体成角移位等情况,可以更精准的为医生的颈椎病临床诊断提供资料参考[3]。

综上所述,在社区医院中使用DR摄影对中老年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可以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所成图像清晰度更高,更好的反映出异常X线征象,对于医生的病情诊断发挥着有利作用,可以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和临床诊断准确率,对于患者诊断后的治疗方式选择、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社区医院颈椎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闯.多排螺旋CT与数字X线摄影诊断颈椎病的效果比较[J].中国疗养医学,2019,28(11):1179-1180.

[2]梁硕.颈椎六位DR摄影诊断中老年颈椎病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164-165.

[3]王艳,田荣华.颈椎病患者数字X线摄影检查的影像学结果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08):843-844.

猜你喜欢

椎间隙征象颈椎病
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改良CT测量法在评估腰椎椎间隙高度中的应用分析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