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对95后实习护生认知水平的影响

2020-09-10周玉静李小华钟伟志蓝雪霏陈芳刘秋怡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15期
关键词:满意率常规护士

周玉静 李小华 钟伟志 蓝雪霏 陈芳 刘秋怡

【摘要】目的:研讨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对95后实习护生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60名95后实习护生,根据实习护生名单排序单双号将60名实习护生分为不同小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临床带教;试验组:加强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干预;观察不同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对实习护生认知水平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实习护生认知水平高于比常规组,(P<0.05)。试验组教学满意率96.67%高于常规组教学满意率63.33%,(P<0.05)。结论:针对95后实习护生开展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可增强实习护生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对护理工作有更高的认知,进而提升自身护理技能。

【关键词】有效行为;95后实习护生;认知水平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5-0-02

临床护理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临床工作负荷量大,存在护理风险,需針对不同疾病、不同性格患者开展护理干预,一旦有护理环节出现差错,不仅影响护患之间的信任感,更会降低治疗效果吗,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实习对护生日后成为一名专业的护士有着积极作用,而实习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与掌握情况与临床带教老师又有紧密联系。95后实习护生作为最新一批进入医疗行业的人员,其临床护理工作技巧,对护理风险认知度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护理临床带教老师不仅要增强95后实习护生的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还应树立其正确的职业观念与信心,提高对护理内容的认知水平,这对推动护理发展有着积极作用[1]。因此,本文分析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针对95后实习护生认知水平方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7~2019.7我院60名95后实习护生,根据实习护生名单排序单双号将60名实习护生分为不同小组。常规组30例:男4名,女26名,平均年龄(20.52±1.05)岁;试验组30例:男5名,女25名,平均年龄(20..53±1.06)岁;两组实习护生在资料方面相比较,差距小(P>0.05)。选入标准:①1995后出生;②专科以上学历;③知情同意;剔除标准:①非护理专业;②非全日制护理专科。甄选2018.7~2019.7我院护理临床带教老师10名,男3名,女7名,平均年龄(35.87±1.65)岁,职称:护师5名,主管护师5名。纳入标准:①临床工作时间超过4年;②有护士执业证与护士资格证;③临床带教工作时间超过2年。剔除标准:①正处于病假、产假或者其他因素不在岗位者。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临床带教;即教师根据制定的带教计划,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讲解理论知识,应用教师示范、学生操作等方式讲解动手能力与实践知识。试验组:加强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干预,具体行为如下:(1)实习护生入院后,先引导其熟悉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并对医院的环境进行了解;(2)采取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法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先讲解护理规章制度、医疗法规常识以及护理风险以及处理措施等内容,让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有进一步的了解。带教老师整理典型病例,制定相关问题,比如:如何判定患者意识严重程度?何时可以开展康复训练?血糖正常值以及计算食物总热量方案等,带教老师引导实习护生的思路,每6名实习护生为一个小组,先自行通过查阅文献、教科书等,再将查阅的资料进行汇总与讨论,下节小讲课或大讲课时将各组总结的结果让组长进行阐述,带教老师鼓励实习护生踊跃发言,护生之间进行充分讨论,最后带教老师进行点评与指导。(3)采取角色扮演法进行实践教学。带教老师针对典型病例边开展护理操作,边讲解相关注意事宜,让实习护生做好记录,每组自行安排扮演角色,实习护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带教老师进行指导,纠正其错误护理行为。(4)病房观察:当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内容充分了解与掌握后,带领实习护生到病房观察,指导实习护生与患者沟通保持耐心、细心,选择白话的方式沟通,对于脾气暴躁患者适当进行安抚,对于焦虑、烦躁患者进行适当的鼓励与心理疏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积极回答与帮助实习护生所遇到的问题与难题,并关怀实习护生的生活。

1.3观察指标 自制调查表,通过医疗法规常识、护理规章制度、护理风险防范与处理以及护理综合能力对95后实习护生的认知能力开展评价,每一项100分,所得分数值越高,代表其认知水平越高。同时,对实习护生发放调查表,让其对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分为90~100分为满意、60~89分为中立,低于60分为不满意,教学满意率=满意(%)+中立(%)。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用软件SPSS25.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行(_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行“n(%)”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组间95后实习护生认知水平评分 试验组实习护生认知水平高于比常规组,比对,有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比较组间教学满意率评价 试验组教学满意率96.67%高于常规组63.33%,比对,有差异,(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90年后的人通常是独生子女,一直生活在校园中,从学习步入社会,需要转换认知角色,从被人照顾转换到照顾人,一时之间无法接受临床高强度工作,需要给予适当的缓冲时间。而护士的工作岗位很神圣、关键,一点点疏忽马虎都来不了,需要极强的责任心。而实习是其从学生转变为一名护士的关键转折点[2]。但,在实习阶段,多数实习护生对职业感到彷徨,尤其是初次接触临床患者时,内心易出现害怕、紧张等情绪,而且临床护理工作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护理技能[3]。这就需要带教老师灵活把握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多讲危害性,在不能犯错的地方还无法避免出错这就要求带教老师注意力高度集中,发现错误不是粗暴的批评,多讲危害和后果,把问题讲透,把原理讲清,预留时间给予她们反思的机会,任何人只有在错误中成长,但有了前人的经验还要重复犯错就不应该了。同事这些错误也是宝贵的经验,应把带教工作中的错误进行积累,通过查找各种错误原因来分析避免错误,通过技术手段避免错误发生。根据笔者经验,大部分错误都是责任心不强、对原理不清,简化某些流程造成的。因此通过宣讲以前实习错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需要带教老师和带教组长长期积累。所以,针对实习护生安排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对其进行教育与辅导,进而提高其护理工作的认知水平,对其日后开展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4]。

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实习护生快速转变角色,更有助于其保持正确的职业习惯,了解护理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法规长时间等。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所达到的教学质量同带教老师有着紧密联系,在整个授课期间,带教老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实习护生学习思路,调动学习氛围,增强实习护生学习兴趣[5]。在带教期间,先让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与医院环境各方面有所了解,有利于拉近彼此距离,尽快消除陌生感,这为日后调动实习护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重要。PBL在教学过程中,实习护生为主题,问题为基础,经典案例为导向,带教老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充分调动实习护生的思维,提高其查找文献能力,锻炼其主动性与语言表达能力,让课堂处于积极、相互尊重,又充满竞争的学习氛围。角色扮演由带教老师构思剧情,并亲自进行操作,让实习护生学习与记录,再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体验。角色扮演法开展实践操作,带教老师先进行实践操作,此时实习护生心理处于好奇,紧张状态,而初次动手操作不仅利于其护理技能更加熟练,还可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实习护生有满足感与自豪感。一名实习护生扮演患者,表情痛苦,其他作为护士对其进行指导与安慰,其中一名实习护生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等。每组所想表达的想法与形式不同,可扮演温柔的护士、严厉的护士以及态度恶劣的护士等,患者也可扮演为老人、儿童、挑三拣四类型或者通情达理的患者等。最后,通过带教老师的点评,让每个人明白自身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方案。角色扮演可为实习护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增强其主动学习积极性,全面的了解护士与患者的感受。小组讨论的方式还可增强其团队意识以及思维能力,从而扩宽知识面。病房观察,让患者观察与感受临床真实情况,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与辅助下,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有效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充分结合,进一步提升自我技能,这对其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结果中加强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干预实习护生认知水平高于实施常规护理临床带教;加强护理临床带教教学满意率96.67%高于实施常规护理临床带教63.33%,可发现: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干预可提升实习护生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更深入的了解医疗法规常识与护理规章制度,从而增强自我护理综合能力。此外,带教老师毫无保留的授课与指导,带教内容丰富,课堂学习氛围良好,可有效提升实习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保持正确的职业习惯,这对其日后临床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有着积极影响。为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时间,带教老师会严格要求,实习护生一定要有较强的自律性,多学习,有不懂之处及时询问。此外,带教老师在教学中严谨,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实习护生多加关怀,给予生活的照顾与指导,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获得实习护生的高度满意。

综上所述,护理临床带教有效行为对95后实习护生的认知水平有着积极影响,不仅增强自我护理能力,还可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为实习护生日后到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乔继华, 董树婉, 马莉.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对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 17(01): 78-81.

[2] 董树婉, 乔继华. 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认知差异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05): 177-181.

[3] 王亚娟, 李炎, 张楠楠. 临床带教护士有效带教行為与“95后”本科实习护生护理风险认知的相关性[J]. 全科护理, 2019, 17(26): 3308-3310.

[4] 马娅萍. 不同实习阶段护生的心理特点及临床带教方法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20): 30-30.

[5] 陈绮美, 张玲, 曾华志. 实习护生对临床带教现状的满意度调查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53): 167-167.

猜你喜欢

满意率常规护士
常规之外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寻找护士哥哥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破常规 获巧解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