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工作中的九道关
2020-09-10雒仁生
摘要:本文从编辑工作的实践出发,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汇总成9个方面,包括编校错误、师徒制、选题策划、批评、出差、书店调研、作者资源等,都是在实际工作中切实会遇到并且需要妥善解决的,以期给编辑以参考和借鉴,更是抛砖引玉,和同人交流。
关键词:编辑工作;好编辑;九道關;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196-02
“欲达高峰,必忍其痛;欲予动容,必入其中;欲想成功,必有其梦;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出版行业要成为好编辑,该如何实现突破呢?现实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标准衡量,或者说硬性指标,如职业资格证、出书数量、获奖图书种类、作者资源数量、营销渠道数量、职务、职称等。作为从业十余年的编辑,笔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编辑职业道路上的九道关,与大家共勉。
一、错误关
一个合格的编辑,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还要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1]。编辑的工作量很大,虽说各个出版社或者图书公司会有不同的考核办法,但每个编辑的任务指标一定是有的,以最简单的文字量任务来说,就有年度任务、月度任务,甚至有些还有周任务和日任务;编辑的工作很细,看稿子要考虑整体体例、标题层级、语句流畅、字词准确、标点规范……必须面面俱到,而且必须全力做好、精益求精。但编辑又是一个永远不完美的活,任何一本书,当编辑复盘或者以另一个角度审看的时候,总会有很多后悔或者心痛,简单的如错别字、病句,更进一步如某个章节可以更好地分级、标题可以更优化……职业性质决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越想成为一个好编辑,那你做的书肯定会越多,犯错的概率也越大,犯错的事实也一定会越多。各种各样的书稿,各式各样的错误,即使我们不能准确掌握,也要具有发现错误的意识[2]。
虽说凡事不能绝对化,但回归到编辑工作,可以肯定:所有的编辑都犯过错。当然,有些错是允许犯的,及时改正就行,没有太大的影响,如编辑错误;有些错,影响会较大,甚至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必须力避的,如内容错误。编辑必须学会面对错误、修正错误、避免错误,让错误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垫脚石”。
二、师傅关
“师徒制”在编辑行业中是传承“工匠精神”的重要纽带[3]。编辑行业有传帮带的传统,也存在师徒制,这算是一种传承。绝大多数编辑需要一个师傅、一个领路人,熟悉这个行业、这个职业,熟悉走入大门之后你所要面对的工作、环境、挑战和前景……
有师傅的话,你可以在工作中少走很多弯路,更快地知道单位的制度、流程、人员、工作量等,可以迅速适应一个新环境;有师傅的话,你可以更快更好地上手本职工作,有适合的书稿让你练手,将你头脑中还不成熟或者碎片化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真正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本职工作;有师傅的话,他会给你安排好工作时间与内容,也会把你要对接的人与时间安排好,你可以相对从容地执行;有师傅的话,你会少犯错,因为他会帮你把关,他会给你挡错、挡大错……
但现在也有一个问题:出版社年轻人居多,比如中国发展出版社,最老的是“70后”,“80后”是主力,很容易给人一种太年轻、当不了师傅的感觉;并且很多人不愿意带人,累人又没有绩效,“义务劳动”。所以,现在找师傅得看运气,更得主动去争取才行。
三、策划关
图书源头在策划,对于编辑而言,可能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要想成为好编辑,必须做好策划这一关。一本书从策划到真正出版,这中间的环节太多,需要编辑关注的点也太多,且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都必须严格把关。从策划来说,必须保证这本书能出版且值得出版,有好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
何谓“能出版”?简单地说就是要符合出版的法律法规,不能碰“红线”,符合出版社的出版类别;而“值得出版”,说的是书的效益,即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其中,有一类可以“闭着眼”做的选题,比如名家名作,可以是既有的名作,也可以是新创作的作品,而且后者更佳;还有一类是抓热点或者热门人物,迎合市场需要,满足读者需求,这需要策划编辑有足够的判断力和警觉度,可能还要赌运气。
作者喜欢把自己的书比作孩子,其实编辑也喜欢把书比作孩子,可如果不是你策划的,你只负责编辑,可能你最多算一个“代孕妈妈”。
四、批评关
如果你有师傅,他肯定会时不时地批评你,甚至狠狠地训斥你;如果你有一个负责任的领导,工作出错了,他也会狠狠地批评你,让你知道该如何纠正错误、吸取教训;如果你有一个好朋友,你出问题了,他也会适当地批评你,还会帮你想解决的办法。可如果你犯错了,师傅不理你,领导只顾着处罚你,朋友在看你笑话……你会十分要想被批评。
在没有师傅的一段时间,笔者都是主动地去找老编辑,请求他们看笔者的稿子,找出编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求放心。当然,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批评我,甚至开现场会,但笔者认为这是好事,丢一次人,得到的比失去的多。这也算是一个规律,越是批评你的人,越是对你生气的人,越会是你真正的师傅或者朋友,因为他们把你的事看得很重,把责任看得很重。
五、出差关
编辑是一项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看稿是需要沉下心来,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但一个好编辑不能总沉浸在书稿和文字中,一定要多想、多看、多走。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编辑也需要有这样的执念。
编辑出差的机会不多,只有见作者、订货会、馆配会等,才可以“搭便车”。从笔者自身的经验来说,每次出去的收获都很多。你可以去一个新的城市,见到新的人、新的书、新的书店、新的市场,有些人会成为你的新朋友;你可以见到新的作者,收集到新的信息、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提升见解,扩大朋友圈;你可以学习新的做书方式、新的市场需求、新的营销理念,做精准调研和营销[4],让你做书的思维可以更开阔。编辑出差的机会多是自己争取的,必须全力以赴,珍惜每一次机会。
六、书店关
书店绝对是一个应该常去、久待的地方。在书店可以看书、看人、看市场,也可以学术、学新、学调研,还可以求真、求益、求朋友。现在很多书店增添了新的亮色,吸引着更多爱书、看书、懂书的人慕名前往。作為一个编辑,本身就应该多去书店,如果没有去过书店,去过一个城市的“打卡”书店,没有在书店与读者交流,就是失职。
图书市场调研是策划选题的重要组成部分[5],甚至可以说是基础,必须“走出去”,走入书店,到读者当中去,接收第一手信息。去书店的收获,有时候是潜移默化的,会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经意间慢慢提升编辑的能力和素质,将会是编辑看书之外的收获,成为宝贵的财富。
七、营销关
一本书的开始好界定,对作者来说,开始写了,可以算是,或者说写完了,也算是又一个开始;对于编辑而言,选题敲定了、合同签了,可以算是,或者说拿到齐清定的稿子了,也可以算是。但如何界定结束呢?书印完了,对于营销而言,是刚刚开始。
编辑是除了作者之外最了解书的人,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起营销的责任,应该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好好地为书的营销做些工作,既属于权利,也是义务。一本书上市之后,编辑应该写的文字很多,如编辑手记、书评、推荐软文等,还有新媒体推荐等。这些工作恐怕比编一本书都难,但又是一个编辑不能忽略的工作,而且应该是时时营销、事事营销。
八、作者关
出版以“内容为王”,内容来自作者,占有作者资源,是出版社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一个好编辑的必要条件。编辑应该努力让每一个作者都成为自己的朋友,让彼此成为出版工作的第一选择,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的良好关系。这种信任有时候超越年龄、无关经济,是在出版过程中慢慢建立的,是一次次磨合、一次次探讨、一次次修改中慢慢累积的,是在相互提醒、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中慢慢培养的。
编辑要让作者信任,最好的方式是编一本或者几本优秀的书。这里说的优秀,可以是内容质量优秀,可以是作者优秀,也可以是获奖优秀,还可以是销量优秀,具备一方面就可以让行业内的人知道你并留下印象,你和作者交流的时候,这也会是很好的话题切入点。
九、自己关
前面的八关可以是必要条件,但有一个前提条件是自己必须行动起来。既然选择了出版行业,选择了编辑这个职业,懒是要不得的,必须勤奋,而且要一直勤奋,改“要我做”为“我要做”。书稿要看,而且要看好;编辑手记要写,而且要写出感情;书评应该写,而且要写得有感染力;编辑推荐更应该写好,而且要言简意赅,吸引眼球……
新时代更要求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媒体的迭代意味着编辑也要更新思维,新媒体时代的编辑更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树立和增强读者意识,熟练掌握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拥抱新技术、
新媒体[6]。
作为在出版行业摸爬了十余年的编辑,首先,笔者十分认同这个行业,让自己更加充实;其次,这个工作做好不容易,必须有足够的内生动力和职业规划;再次,不能骄傲,也骄傲不起来,要锻炼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直面问题,及时复盘、反思;最后,永远在路上,不能停止,也停止不了,要时刻督促自己。
十、结语
编辑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当前受疫情影响,更应该让自己具备足够的实力。上面所说的九道关是每一个编辑从业者都会遇到的,其实就是编辑应该具备的九种业务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从容应对编辑工作,让自己不断进步,成为好编辑,成为行业佼佼者。
参考文献:
[1] 周雪萍.浅谈教辅编辑的基本素养[J].科技传播,2020(08):8-9.
[2] 许艳辉.简析编辑审稿过程中两类常见错误[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6-04(3).
[3] 张文胜.让“工匠精神”在编辑“师徒制”中传承[J].出版参考,2017(10):40-41.
[4] 王瑞.简谈图书订货会上的精准营销——基于编辑的视角[J].传播与版权,2018(11):136-137.
[5] 刘宇龙.论图书策划编辑市场调研工作[J].新西部,2020(10):72-73.
[6] 李学云.新媒体背景下编辑如何增强读者意识问题探究[J].记者摇篮,2019(04):23-24.
作者简介:雒仁生(1983—),男,山东青岛人,本科,文学学士,新闻学在职硕士研究生,编辑,中国发展出版社第一编辑部主任,研究方向:编辑业务提升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