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舆情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2020-09-10范晓通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元化,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电子政务的推行使得网络舆情在公共决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对公共决策的正面、负面影响,提出规避其负面作用、发挥其积极影响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网络舆情;公共决策;电子政务;网络监管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6-0075-02
一、引言
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更迅捷,中国网民的数量也节节攀升。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数量高达9.04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间达30.8个小时[1]。随着微博、微信、直播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性新媒体模式的创新发展,网民对网络信息的讨论度、参与度也越来越高,更多网民加入了“网络参政”行列——网民在网络中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自由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表达诉求,而这种“网络参政”模式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公共决策。公共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了解人民群众的各项需求,数量庞大的网民群体、多元化的网民构成、迅捷的社交网络都使得公共决策的制定可以更加民主。但在虚拟开放的社交网络中信息繁杂,其中不乏一些非实名的诱导性言论,真假难辨的信息难免会影响公共决策的实施。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对公共决策的正面、负面影响,为政府根据网络舆情制定公共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二、网络舆情对公共决策的正面影响
(一)丰富决策信息来源,提高决策民主性
網民由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多种利益群体构成,匿名使得网络表达更加真实,微博、直播等多种去中间环节的互动平台使得网络舆情更及时,网民可以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参政、议政,随时随地发表意见及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网络对民意进行调查、分析、采纳,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与公众进行良性互动,可以大大提高公共决策的民主性与有效性。以往政府制定公共政策需费时费力到基层调查民意,现在只需筛选分析相关网络言论即可收集数以亿计不同阶层的网民意愿。2020年人民网进行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国两会热点调查,直接推出20个热点问题,鼓励网民通过网页或者APP等多种方式参与讨论热点问题,以收集民众的相关意见与心声,为下一步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民调依据。
(二)提高决策质量和公共决策公信力
重视网络舆情,推行电子政务,有助于消弭政府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方便政府采纳民意,且有利于政策的推行实施。政府机构将一些社会问题发布在网络上,可以得到多利益群体真实、即时的舆情信息,根据这些民意诉求制定的公共决策更加科学、准确,有利于提高决策质量,避免类似于“闯黄灯记6分”“沈阳大学生0首付购房”等“短命政策”出现,提高公共决策的公众认可度。
推行政务公开的要求提出已久,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实施效果有限。网络舆情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将政务公开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可以将国家发展情况、政府工作情况、相关公共政策公布于众,接受公众监督。另一方面,网络参政成本低廉,网民得到了话语权,有了“主人翁”的使命感,可以主动为自己发声,表达意见及主张,实时反馈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政府与民众的网络长效互动有利于提高公共决策的公信力。
三、网络舆情对公共决策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公共决策的公正性
网络看似给了每个网民相同的话语权,但其实权重较大的网民阶层具有压制性的舆论优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农村网民规模2.55亿,仅占网民整体的28.2%,10~29岁的网民占比超过40%,月收入3000元以下网民占比超过半数,专科以上学历的网民占比不到20%[1]。数字鸿沟及网民群体结构失衡现象,使得某些非普适性政策的相关网络舆情并不客观,例如,若在制定扶贫政策时做网络舆情调查,参与的网民大部分为“政策非相关性网民”,而真正能体会到、享受到扶贫政策的民众,大部分并不是网民。阶层不同,所代表的利益需求也不同。当占比较多的网民群体与其他网络群体的利益需求产生冲突时,占比数量少的网民声音就会湮灭,被动“失声”。若公共决策仅依靠网络舆情获取民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策的公正性。
(二)降低公共决策的效率
我国网民数量高达9亿,网络舆情涉及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各个方面,使得某些个人或团体在发表言论后,凭借“网络水军”的评论发酵,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引导舆论,一旦对该领域并不熟悉的普通民众思想被蒙蔽,就会被同化形成自身的舆论观点,产生广泛的公众舆情效应。在“沉默的螺旋”下,与之对立或中立的言论无法形成规模,就会出现“虚假民意”,严重影响政府决策的主导地位及公共决策的实施效率。
理想的网络舆情应是理性、真实的,而实际上网民在非实名制的虚拟网络环境中很难做到完全理性与真实,其可能会在网络中宣泄情绪,可能被别人诱导发表偏激言论,也可能为了博关注散播谣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无意义甚至虚假的网络舆情汇聚在一起,由于信息处理手段有限,公共部门在做某些决策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有价值的言论筛选出来,降低决策效率。
四、规避网络舆情对公共决策负面影响的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管
网络中谣言、诱导性舆论的传播仅靠网民的道德和自我约束是无法制止的,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势在必行。2017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网络安全综合性法律,是建设网络强国的法律支撑,是网络立法的起点[2]。关于电子商务、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媒体运营监管等多个方面的辅助性管理规章仍需不断完善。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3]。网络安全监管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监管部门需要对网络上的多个领域,针对个人及团体建立强效监管机制以肃清网络风气。除了防控网络诈骗、网站篡改等恶性网络安全事件,对网络信息的内容也需要加强监管。网络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网络媒体、社交平台,大部分平台为营利性质的平台,其运营不能仅仅依靠自我约束,外部监管不可或缺。网络监管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既可以规范网络媒体传播信息内容的合法性,也可以保障公众正常的网络参与行为不被干预,打造民主的网络环境,保证网络信息传播的公共性。
(二)加强基础建设,消除数字鸿沟
在网络覆盖率较低的地区,公众的“网络参政”意识匮乏,普通群众的诉求难以上达政府部门,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难以让广大群众知悉,双方沟通存在一定障碍,难以形成有效互动。政府应推动网络扶贫工作,深化拓展网络覆盖工程,持续推动数字化乡村建设,缩小数字鸿沟;通过远程教育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帮助西部地区及农村地区的广大群众享受到信息社会的便利;重视网络舆情,鼓励群众使用网络参政议政,并给予回应,提升网络舆情的民主性。网民群体结构失衡现象的改善,可以使政府制定决策时可参考的网络舆情更加客观,有助于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共性。
(三)推行电子政务,政务透明公开
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利于实现政务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促進公众自发性参与政治,提高公共决策的民主性。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电子政务工作飞速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线政务平台用户规模显著扩大,电子政务服务有力地支撑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大大提高了政务平台的社会认知度及大众认同度。在此基础上,政府更需培养人才队伍,优化在线政务系统,提高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持续建设发展电子政务平台,推行政务公开,接受大众监督,回应社会关切,便捷服务民众。通过网络关注民生热点,了解民主诉求,建立政务系统长效反馈机制,积极与公众进行网络互动,获取群众信任,提高政务平台的影响力,引导网民理性对待网络舆情,防止负面舆情危机爆发。
(四)发展主流媒体,扩大舆论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体形式变革,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主流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型自媒体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迅速发展,其代表自主、张扬的网络思想,以自由随意的风格冲击着沉着稳重的主流媒体。网络中加入了“更多的声音”是一件好事,但若是这些声音被别有用心的群体利用,就需要主流媒体适时引导舆论方向。相比在纸媒时代,如今主流媒体更需要放低姿态,贴近大众,倾听民声,理解民意,主动参与自媒体互动,诠释公共决策,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做好互联网纷乱信息的“过滤器”、网络偏激情绪的“缓释剂”、国民心态的“压舱石”[4]。
五、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民众的表达更加自由,言论传播更迅速,网络舆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为公共决策提供民意参考与监督,也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及实施提出了挑战。决策部门需要深入分析网络舆情的影响力,通过合理引导,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使公共决策更加民主、高效、科学、公正。
参考文献:
[1]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 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 htm,2020-04-28.
[2] 魏光禧.法治化是网络治理创新的最优模式[J].人民论坛,2017(6):100-101.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1).
[4] 张研农.人民日报的历史担当与创新追求[Z]. 2012-04-26.
作者简介:范晓通(1988—),女,吉林双辽人,武汉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